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智慧生活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3,(20):61-61
用知识生活不如用智慧生活。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生活得很幸福。相反,许多有知识的人,往往生活得很痛苦。因为他们懂得太多的“知识”。智慧生活,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谁,为了什么,怎样去做和说,以什么心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整天去厌烦和抱怨命运。  相似文献   

2.
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科学地应对健康危机,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长城保险集团做了一个调查,这个调查发现了很多健康的误区:有运动的,有心理的,有美容的,有保健养生的误区,另外还有生活压力和生活方式的误区等等。  相似文献   

3.
李光 《今日广西》2010,(15):38-40
低碳生活是指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特点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中的低碳食物则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人的健康。但是,低碳食物有两种概念,一种是指粮食产品生产过程的低能耗和二气化碳排放量低,二是指含碳水化合物少的食物。这两种食物的相同点都有利于人的健康,但却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06,(2):20-24
节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解决大多数人的温饱并使之过上富裕的生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奋斗目标。在当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提高,多数人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第十课《陶冶高雅情趣》不同于其他的几课,它并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某方面的知识,它是从精神生活的角度,从人的情感与兴趣的角度,从人们生活中每天接触的人和事中,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思考。教育和引导学生要懂得,不同的人对生活是有不同的品味的,生活是有情趣的,生活的情趣有高雅和庸俗的区别。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开发智力和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庸俗的生活情趣损害身心健康,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少年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丰富文化生活,识别和抵…  相似文献   

6.
这样的性格在生活当中是有好处的。他们会乐观地面对生活,最起码在生活的艰辛面前是不会退却的。  相似文献   

7.
花香满径     
巴克莱 《今日广西》2007,(21):70-71
幸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永远不再工作。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这时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事做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8.
谈谈党员的生活情趣黄爱民生活情趣,是指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志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情趣,只不过有的高雅纯朴、求真尚美,有的低级庸俗、腐朽沉沦。有的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洋溢着进步精神的生活情趣;有的人奉行“人为财死,鸟为食...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政策及天然气利用政策.将有计划地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同时,发改委和财政部研究,准备择机开征燃油税.天然气、石油属等资源性产品涨价,应当是发改委为了中国经济长远发展考虑的一顶既定政策。但问题在于。发改委对天然气涨价是“计划”.对开征燃油税是“择机”。“计划”一定要发生,但“择机”何时会发生?资源性产品涨价,长期来说,虽然对中国经济有利,但在短期内,则毫无疑问对普通民众的生活不利,尤其是会很大程度地增加弱势群体的生活成本。而开征燃油税,则是对民众的生活有好处的。为什么对普通民众生活有不利影响的政策总是会先执行,而对普通民众生活有好处的政策总是要延后执行.甚至一拖再拖呢?原因恐怕在于.民众是没有决策权的,是沉默的羔羊.而燃油税问题则涉及部门利益,是难摆平的。  相似文献   

10.
民之三理     
追求:是梦想,是动力,是目标。人生只要有了追求,生活才有滋味,才会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1.
赖建辉 《当代广西》2009,(16):47-47
“生活指导老师”是现今学校教育改革衍生的一个新词。农村创办寄宿制小学,一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有了新的分工,有的留在教学岗位上,有的则安排专门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有了生活指导老师。今年已经接近退休年龄的黎明星,就是柳州市鹿寨县江口乡寄宿制小学的一名生活指导老师。  相似文献   

12.
离开菲律宾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有时觉得在这个美丽的千岛之国所度过的半年时光恍如大梦一场。但是,当我每一次想起,总会有一双眼睛闪入我的记忆,仿佛是一个固执的提醒,提醒我那段生活的真实,提醒我用心去铭记那段生活,用心去体会那段生活。  相似文献   

13.
姬建民 《前进》2006,(11):56-56
这段时间,我心中一直有些惴惴不安,主要是为前不久有家卫视台为两个穷富孩子互换生活节目的事。说的是两个孩子,一个来自城里,生活富裕,却不思上进;一个来自农村,生活贫困,却渴望学习。他们互换7天身份,据说是为了给孩子带来“震撼”。  相似文献   

14.
人的实践创造了并不断地在创造着人的生活世界,也只有在人的生活廿界里,实践活动才能合乎人有意义的生存。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离开了人的生活世界,实践只能称之为活动,因为并不是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只有合乎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才能成为实践活动。因此,也只有在生活世界的视域内理解实践,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实践的内涵和精髓。  相似文献   

15.
节日是生活的高潮。竹子的节是一个一个的高耸之处,用“节”来表示生活的高潮.亦可以体认到汉字的文化魅力。如果说民俗是一种生活美.那么.节日民俗就是生活美的集中展现。节日活动.往往关系到民俗的各个方面,既有生活或生产等物质民俗也有信仰、游艺等精神民俗.当然.更有组织制度民俗的种种表现。节日的文化结构是多面的、立体的.  相似文献   

16.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达尔文在其进化论中提出的观点。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心理与行为。环境变了,人的心理与行为也必然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否则就无所适从。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由于生活经验尚浅,学习大有变化,有的就开始处于茫然的状态,不知怎么生活、学习和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文化生活里面,有没有科学精神,这是个值得打个问号的问题,在中国文化现象里面,是不是都具有科学精神?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生活、衣食住行要不要科学精神来进行指导?所以关于科学精神,现在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是科学没有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生活环境无障碍生活环境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基本环境,包括起居、移动、排泄、洗浴、穿衣、进餐等活动。而生活环境无障碍,指残疾人能够自理生活。ICF活动[注]和参与关于生活自理活动有这样的描述,自己清洗身体,护理皮肤等身体各部,控制二便,穿脱衣裤及鞋袜,使用餐具及进餐,用杯子或用吸管喝水,照顾个人健康以确保身体舒适,控制饮食等。  相似文献   

19.
低碳,已不再是新鲜的名词,它慢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后哥本哈根”时代,我们将怎样融入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又离我们有多远?  相似文献   

20.
王建武 《前进》2012,(1):38-40
关于文物的价值,专家学者已经有很多论述,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感触,应该说在全社会已形成相当程度的共识,即:文物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从理论上讲,论断没错。但社会在发展,生活在翻新,对文物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这样一个问题,似乎也有了再探讨的必要。因为,文物是人类文明在传承中积淀的精华,是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