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刘晨晔 《学习论坛》2006,22(6):35-37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不同社会主体生活时间分配的维度,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关系做了定量分析,区分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自由时间和工作日等五个概念。它们依其本质属性可以分为两组,即劳动时间组和自由时间组,其中,剩余劳动时间名列双榜:从工人方面看,它属于劳动时间范畴;从资本家方面看,它又转化为自由时间范畴。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资本论》及马克思第二个伟大发现的二重内在逻辑根基,以及马克思思想体系隐喻的由劳动到休闲的内在逻辑转换通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本体论上把社会主义本质分为历史本质和价值本质,与之相适应,从认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评价分为历史评价和价值评价.同时揭示了社会主义二重本质及评价之间的逻辑同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还原于经济伦理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一理论视点对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既警惕右,特别是防止"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时代观是马克思判断时代逻辑、分析时代问题、阐明时代走向的特定理论,具有充分体现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的三重维度:把握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维度;确定和分析时代迫切问题的方法维度;资产阶级时代走向无产阶级时代的价值维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性的成就和变革生动地诠释着马克思时代观的发展:创造性地将新时代历史方位与当今时代主题特征统筹于中国与世界互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地分析并解答了当今时代之谜;坚定地捍卫着马克思时代观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4.
在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发扬了德国哲学批判的传统,并以"人的问题"为内在逻辑线索实现了对宗教、政治以及哲学这三重批判。因此,深刻认识马克思的三重批判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脉路及评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历史地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物二买或一物数卖已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从而引发的关于二重买卖或多重买卖的纠纷时而有之。我国法律没有对二重买卖作出明确而系统的规定,由此产生的争议颇多。本文从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两种物权变动模式探究二重买卖制度的设计差异,通过对二重买卖合同效力以及二重买卖的救济手段的分析,进而对两种物权变动模式进行逻辑判断与选择。  相似文献   

6.
王荣 《求实》2016,(5):4-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资本逻辑为对象,对资本逻辑展开批判。这一思想对于"全球资本化"的当今时代而言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呈现存在、本质与历史的内在结构。资本逻辑的存在批判以"商品拜物教"为核心范畴揭示人受物统治的社会现实。资本逻辑的本质批判通过对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透过资本逻辑营造的自由与平等的假象使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一览无余。资本逻辑的历史批判从社会历史进程中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整体,表明资本逻辑有其产生的前提,也存在其消亡的界点。在对这三重视域的梳理与明证中,展现了《资本论》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困境的观照,也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历史的特殊阶段,只具有暂时性,而不具有永恒性。  相似文献   

7.
二重力量的提起传统观点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也就是说,它是人的劳动的力量。马克思说过:在生产劳动活动中,人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①由此我想到:劳动具有二重作用,难道作为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或劳动的力量的生产力就没有二重力量吗?难  相似文献   

8.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相融合,从历史、主体、空间三个维度开展了对社会结构历史演变的考察。从历史维度看,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历史生成;从主体维度看,马克思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中劳动与资本的根本对立,以及经济关系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关系;从空间维度看,马克思综合考察了时间与空间的三对关系,揭示了资本利用空间巩固自身统治的内在机制。从历史、主体、空间三个维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有利于丰富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马克思思想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也是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目标。马克思的自由观着重涉及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自由与自然必然性、自由与社会必然性以及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的历史的逻辑的统一,这凸显了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维度,即双向的限定维度、纵向的历史维度及交互同一维度。  相似文献   

10.
自由是西方思想史的永恒主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自由的追问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然而,这些特征都可以从古希腊思想中找到理论源头。古希腊哲学家对自由的追寻大体遵循着两重路向:"唯知识论"的自由路向和"反知识论"的自由路向,这也是后来西方传统哲学追寻与考察自由的主要逻辑运思。马克思作为西方思想家的一员,其自由观必然受到古希腊的影响,他在实践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以人的感性活动为支点,以现实的社会历史性为规定,对自由范畴进行了重新厘定,实现了对以古希腊为起点的传统形而上学自由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来被看作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但是,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的结果”的逻辑结构与句法意义的分析和对马克思前后思想的比较研究上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句话的逻辑平台是认识论,出发点是唯物主义,表达的是马克思的反映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国家理论中的国家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受历史规律的支配,是历史性的要求;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和国家的全部历史;只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才能够以社会的名义占有全部的生产资料,以此来消灭阶级,使国家失去阶级统治的性质而自行消亡。  相似文献   

13.
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我国特有的、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社会结构。在形成之初,这种社会结构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其弊端日益显现,而且这种弊端所带来的矛盾已经激化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彻底改变这种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思想贯穿于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整个思想进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分析与对全球化进程的分析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研究相对应的是他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形式的预测,这一预测分为马克思早年的“共同胜利论”和晚年的“跨越论”两个阶段。马克思这两个阶段的理论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跨越论”是“共同胜利论”的逻辑结果,而其内在的逻辑动因则是全球化。  相似文献   

15.
存在许多种保守主义概念定义.对我们来说,有价值的是深入一种政治信念因素背后的努力,以及这一见解,即一种最具逻辑一致性的保守主义的出现,是德国19世纪上半叶的最有影响的思想历史事件.当我们在这里强调保守主义与德国精神之间的紧密联系时,便会发现隐含在它之中的历史哲学含义:它在本然而不是应然、在有机集体联合(民族)而不是与之对立的机械社会或自由人联合的基础上寻求理解和解释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它从过去寻求对历史时间的经验表达.在现代文明原则面前,注意德国保守主义的式微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之间的关系,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断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原则需要在更好地揭示并捍卫现代文明原则的基础上来阐明.  相似文献   

16.
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在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 ,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不再适用于社会和国家的分析 ,或认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种两分法事实上是一种错误的模式 ,并提出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这是一种误解。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 ,无论政治的经济功能怎样增强 ,但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地位仍是可以确定的 ,上层建筑总会保持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精神生产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精神生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把马克思的哲学归结为社会存在本体论,但他理解的社会存在和马克思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他从历史性和过程性两方面来界定社会存在。他所说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研究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方法,二是指实践可以揭示一切社会存在,它是社会存在中本体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毛泽东人学思想当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人的本质理论是毛泽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构成,是毛泽东阶级分析法的理论前提。毛泽东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对中共党史及新中国史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唯物史观的两个前提(出发点),即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历史前提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逻辑前提是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前提是逻辑前提的前提和基础,逻辑前提是历史前提的提炼和升华.二是辩证的、具体的统一,决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提出并阐述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的辩证统一是唯物史观超越一切旧历史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