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体行为心理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行为心理具有无意识的盲从性、趋同一致性和崇尚权威人物等非理性特征。但因为群体行为心理是建立在个体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个体存在着对自身利益的关怀,表现为群体自力救济心理、匿名心理、从众"搭便车"心理,这些心理都是基于付出最少而收益最多的理性判断。了解群体行为心理对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性贿赂犯罪的惩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贿赂"使得行贿人对受贿人的"关照"从物质层面上升到感官、精神层面,在"体贴入微"的同时更具隐蔽性;"性贿赂"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具有比财物贿赂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贿赂犯罪的一种新形式."性贿赂"呈愈演愈烈之势,道德的调整已不足以抑制其危害,惩治性贿赂犯罪不违背刑法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3.
《时代潮》2001,(10)
2000年12月6日,在"2000年江苏省刑法学研讨会"上,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金卫东递交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性贿赂罪"。定性"性贿赂罪",金卫东认为需有三种理由:1、在某些情况下,"性贿赂"也可以达到财物贿赂达不到的目的;2、在一定程度上,就其诱惑力而言,"性贿赂"的社会危害和持续性,有时甚至超过财物贿赂;3、"性贿赂"一旦既遂,具有多次为行贿者谋取不正当利益、多次危害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羊群效应     
有则幽默讲:一位石油大亨去天堂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座无虚席,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天堂里只剩下那位后来者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这个故事说明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这就是“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内,领先者(领头羊)一旦有所行动,整个羊群就会跟风模仿,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  相似文献   

5.
"性贿赂"问题的讨论存在一些误区,其社会危害被人为放大。"性贿赂"可以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解决,入刑是刑法依赖的体现,会产生认定、查证和量刑上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难题,不利于贿赂犯罪体系的协调,必要性和可行性不大。  相似文献   

6.
从众行为的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从众行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和较为一致的行为方式,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执行及社会文化的延续。但是不分析实际情况一味地盲从有时会给社会或个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从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众行为具有正负效应。人们应当减少盲目从众,遇事要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时代潮》2001,(10)
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全国检察机关在办理受贿犯罪大案的同时,严肃查办了一些大肆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的行贿犯罪案件,包括一批有全国影响的大案。赵登举副检察长还特别提到目前人们关注的"性贿赂"问题。他说,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的部级干部大案中,几乎每人都有情妇。所谓"性贿赂",用法律专家的解释,即用不正当的性关系,达到行贿者和受贿  相似文献   

8.
新教材把人们的消费心理分为四类: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如何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这四种消费心理呢?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人们经济生活一些共性的追求,是人们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的相似的心理特点。从消费者来说,春节到了,许多人要购买年货;冬季到了,许多人要置办棉衣;节假日到了,许多人要安排旅游;学生求学  相似文献   

9.
目前,"性贿赂"行为伴随财物犯罪而普遍存在,其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鉴于"性贿赂"的特殊性和司法实践的不可操作性,"性贿赂"还不宜纳入刑法范畴.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当理性地去看待,不能盲目的把一个本应由道德调整的社会行为让法律过度介入,否则将有悖于现代法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网民的从众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大学生网民的从众心理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网民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具体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减少大学生网民从众心理消极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是当前和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民生事业发展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在此背景下的民生心态乃至社会心态存在一些突出特征,并直接影响到民生发展,如依赖心理致使民生发展过度依赖政府主导,盲从心理导致非持续性发展,畏难心理导致"半城市化"发展状态。这些心态特征具体成因不一,对推动民生发展有较强心理和实际作用。因此,在下一发展阶段,要在继续全面推进各项民生工作的基础上,一方面注重主动满足、解决公众较为突出的民生需求,完善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健全公众民生利益需求的表达机制,畅通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推动建立积极、健康、乐观的民生心态,建立民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些大学生就业喜欢"随大流",而忽视了自身的实际特点和就业需求。对此,要提升主体性就业指导的精准性:针对学生内在的认知偏差进行科学指导;针对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从众心理给予精准指导;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严重就业依赖症给予专门指导,有效激发大学生就业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乔·B·斯蒂文斯说:"尽管每个人都能获益于整体的形式或存在,但他们不会为推进共同利益而行动。"[1]从理性经济人"趋利避害"对利益的角逐来说,单个地方在解决区域性公共问题时,一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感到"没有必要""搭便车"的从众心理导致"公共池塘悲剧"现象屡见不鲜。曾经碧波荡漾的汉江母亲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各种污染物的侵袭,正变得浑  相似文献   

14.
熹微 《创造》2014,(12):16-17
正如果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那么2015年就是经济改革发力的一年。2014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中国经济仍然面临明显下行压力下,会议将2015年的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定调为"稳中求进",但也强调"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性。8个"更加注重"揭示发展新取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关于"性贿赂"是否应该入罪的争论被广泛关注,表明腐败新动向给当前反腐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贿赂方式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从过去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为隐蔽性较强的性贿赂、信息贿赂、业绩贿赂、感情贿赂等非物质化贿赂。在一定程度上,非物质贿赂的腐蚀性,远非特定数额的财物所能企及,其社会危害性和持续性,甚至超过了财物贿赂。  相似文献   

16.
高校班级的建立为大学生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原初化的框架,而随着大学生个体在班级内持续地学习和生活,班级群体就具有了"血脉",相对稳定的班级群体心理随之形成。以群体心理学为视角来审视大学生班级群体状况会发现主要存在三种镜像,群体压力以及偏向从众所产生的心理状况、社会助长以及社会惰化引发的心理问题、模仿以及暗示对心理的影响。为此,在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构建中可以采取增强大学生班级群体的凝聚力和健全大学生班级群体的行为规范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     
《当代广西》2015,(2):9
<正>这是城里人来乡下跳迪斯科呢。——《人民日报》刊文批判部分干部下基层的表现让群众侧目甚至反感。如有的女干部"踩着高跟鞋、撑着遮阳伞、包着紧身裙,踏上石坎路左支右绌",乡亲们连连摇头中国人是人情社会,但这种传统文化和礼尚往来在现实生活中慢慢变味了,大量人情交往中请客送礼,甚至是金钱贿赂、性贿赂,多与提升提拔有关,对官场"四风"、权力滥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社会交往才能慢慢健康向上。——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相似文献   

18.
在此次抗击"非典"的开始阶段,出现了哄抬物价、抢购、从众等等轻度的心理恐慌.应该如何看待恐慌的出现,如何看待这种恐慌呢?我认为,这既不能归因为群众集体心理的"无知"或非理性,也不能归因为党和政府驾驭突发性复杂局面的能力的高与低.  相似文献   

19.
应设立“性贿赂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贿赂犯罪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它和其他贿赂罪一样 ,其实质是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但是 ,传统的贿赂犯罪的内涵、外延已无法涵盖今天包括性贿赂犯罪在内的众多贿赂形式。为加强对性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 ,应借鉴国外合理的立法模式 ,对性贿赂犯罪进行立法 ,界定性贿赂犯罪的手段及形式 ,认定性贿赂犯罪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网络造星"现象甚嚣尘上,各种偶像"爆热",呈现出一场集潮流化、视觉化、娱乐跨界与自造IP的"名人大观"。网红偶像迎合了观众的娱乐化倾向,然而,在承认其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要冷静分析、慎重对待偶像"暴热"背后存在的"俗"品味、"恶"偏好、盲目跟风无内涵、随波从众不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