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拉斯作为电动汽车的杰出代表,其从动力源到外形设计到操控感,对于消费者而言都充满着新鲜和时尚的诱惑,但是绝大多数汽车购买者囿于充电桩普及性及电池安全性问题还是“爱在心头口难开”,事实上这些问题也深深地困扰着特斯拉汽车公司及整个电动汽车行业.  相似文献   

2.
特拉斯作为电动汽车的杰出代表,其从动力源到外形设计到操控感,对于消费者而言都充满着新鲜和时尚的诱惑,但是绝大多数汽车购买者囿于充电桩普及性及电池安全性问题还是“爱在心头口难开”,事实上这些问题也深深地困扰着特斯拉汽车公司及整个电动汽车行业。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特斯拉电动汽车在2014年最受媒体关注的,无疑是其CEO马斯克在公司官网博客上的这篇文章《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我们所有的专利都属于您!在这个专利为王的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产生危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在其各种活动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航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之一。〔1〕早在《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前,航空业就致力于减少航空排放,并且在过去的40年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由于航空活动本身所  相似文献   

4.
新书     
《法律与生活》2010,(16):3-3
《被世界遗忘的天才:特斯拉回忆录》 作者:[美]尼古拉·特斯拉王晓佳/译定价:18.00元出版:2010年6月尼古拉.特斯拉被视为“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人”,  相似文献   

5.
阿碧 《检察风云》2010,(9):12-14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隆重揭幕.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世博会展出。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中展示的低碳创意也会让生活更美好。世博科技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低碳排放”,包括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零排放”,以及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此外,园区还将实现生态和谐和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运营的便捷高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6.
2013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位来自浙江东阳的80后“土豪”耗资250多万元人民币在上海购下了中国大陆售出的第一辆Tesla Model S,一时之间,Tesla(特斯拉)豪华电动车以及背后的美国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声名大噪,风头一时无两。  相似文献   

7.
《法制与经济》2009,(19):30-32
“林文正到家时,已是满身大汗。他是一名退休工程师,住在一幢没有电梯的住宅楼的五层,而他所在的城市南京被认为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到了夏季就闷热难耐。但林文正仍然只把家里的空调温度设定在26摄氏度。”英国《金融时报》不久前一篇有关中国人二氧化碳排放的文章中这样介绍一家普通中国人的“排放生活”。  相似文献   

8.
新书     
《法律与生活》2010,(17):3-3
尼古拉·特斯拉被视为“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人”,是电气时代的真正先知!特斯拉的生活经历在很大程度上不为世人所知,这本自传将填补这一历史“黑洞”。  相似文献   

9.
马存利 《中外法学》2008,(4):630-639
<正>一、案情和背景200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等12个州、3个城市和一些环保组织向美国联邦环保局(EPA)提起诉讼,声称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美国联邦环保局应当按照《清洁空气法》第202(a)(1)条之规定,制定规章,对新车排放二氧化碳和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双碳”工作的指示精神自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这一“双碳”目标以来,我国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与行动来积极履行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形成了以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之所以在大多数发达小国成为大气污染物质,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负有减排二氧化碳的国际义务,须把减排机制纳入国内立法;版图狭小,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有限,把减排机制纳入国内立法符合自身利益;可以利用现有的大气污染监管机制对二氧化碳进行管理。这些国家大多不认真履行国际援助的义务,相反地,却集体对中国施加减排压力,要求把二氧化碳作为污染物质对待。按照中国立法对污染物质的定义框架,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质。一旦二氧化碳在立法上被作为污染物质,西方发达国家就会要求我国的环境立法建立排放标准和超标排放处罚制度,这将不利于我国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没有减排二氧化碳的国际义务,加上版图大、抗气候变化的能力强,因此,不能轻易迁就这些国家的过分要求。但这不等于我国不采取实质性行动,我国可继续通过强化激励性的政策措施来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2.
《商务与法律》2006,(6):41-42
欧盟委员会于2006年12月20日通过一项新的条例草案,建议将民航运输业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机制,以利于欧盟总体减排目标的实现。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机制规定,欧盟各企业每年从其所在成员国政府获得一定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如果排放量超出配额,企业须为超额部分缴纳每吨40欧元的罚金;如果排放量低于配额,那么没用完的配额可以卖给其他企业。但长期以来,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民航业一直未被纳入该机制管辖范围。根据欧委会的新条例草案,这一交易机制将从2011年起适用于在欧盟内各航线运营的国内国际民航班机的二氧化碳排放,从2012年起适用于所有在欧盟机场起降的国内国际民航班机的二氧化碳排放,排放配额交易价格等同于为其他企业设定的现有标准,且对欧盟和非欧盟民航运营商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13.
罗婷 《中国律师》2009,(2):76-77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如果要使210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超过550ppm的水平,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必须在2040年前后开始大幅度削减。如果要使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到450ppm的水平,从现在起全球二氧化碳就不能有显著增长,并且在2020年前后就要开始削减全球排放总量。目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据预计,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2010年-2020年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4.
论欺诈消费者行为及增加赔偿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确立了惩罚性民事赔偿责任。适用该条规定时,正确理解其中的“欺诈行为”、“消费者”及“增加赔偿”等术语至关重要。“欺诈行为”应是故意而为之,在认定时应适用过错(故意)推定原则。“消费者”应限定为生活消费,但经营者不能证明购买者非“为生活需要”的,应认定其为生活消费者。该条中关于“增加赔偿”的规定用语含糊,应增加尊重当事人的约定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项艺 《检察风云》2024,(5):64-65
<正>外出吃饭前先打开大众点评查看饭店评价、买电子产品前先上网搜索性能对比、下单护肤品前要先听听博主们的“功课”……小到日常消费,大到买车购房,越来越多的选择让消费者们眼花缭乱,各类“测评”成了“流量密码”。据202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消费者们对“第三方测评”的了解程度较高,近八成的中青年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作品。  相似文献   

16.
电信行业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市场垄断地位决定了电信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和侵害.电信消费过程中常见的“差别待遇”、“捆绑销售”、“陷阱消费”、“电信骚扰”等正日益严重地侵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与此同时,电信消费者的维权却举步维艰.因而我们必须检讨与电信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并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张宏羽 《检察风云》2023,(11):66-67
<正>“我们在银行内部有关系!”“放心,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不法贷款中介以银行名义向消费者进行电话营销或发送短信,利用一些人希望“低息”、急需资金的心态,诱导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这仅仅是金融“黑中介”的冰山一角。记者在上海召开的“加强银行保险领域行政司法协作完善金融市场法治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有中介在金融领域违法违规活动中推波助澜,部分已形成“专业化”“公司化”运作模式,并与其他犯罪相互交织。金融“黑中介”乱象值得高度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6月27日,在北京特斯拉亦庄新车交付中心,内蒙古车主于先生挥起安全锤砸向一辆崭新的特斯拉MODELS型汽车。于先生为该车花了100多万元。2013年10月,他就交付了定金。本以为自己可以成为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一批车主,但在2014年4月特斯拉中国首秀时被告知,他并不在首批提车者之列。  相似文献   

19.
也谈知假买假索赔的“王海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向市民征求意见的《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不予“知假打假”者消费者待遇。本文从“王海”现象深入其核心,从法律方面阐述支持“知假打假”的合理性,为立法活动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提起低碳,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尽管这次会议最终未能如愿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让人感到遗憾,但中国政府高调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却震惊世界。这一方面表现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大国负责任的态度,另一方面显示出中国发展新能源等低碳经济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