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正在创建中的多边投资保证机构是一个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倡导的、以保护外国私人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为宗旨的国际组织。1985年10月,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决定将包含有设立多边投资保证机构的国际公约向该行149个成员国和瑞士开放签字。目前已有数十个国家在公约上签字,另外有若干国家已批准了公约,但此公约尚未生效。外国私人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及其保护,长期以来是引人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各国对  相似文献   

2.
正80年前的1934年,瑞士制定了西方第一部银行法——《银行保密法》。这部法律中为储户设置的"绝对保密"制度吸引着各国政要、商界巨子和演艺明星把大把大把的钱存在瑞士各家银行,客户名单中包括萨达姆、卡扎菲和乌克兰前总统克托·亚努科维奇。换句话说,瑞士银行业保密制度屡屡与政客腐败、恐怖分子和政治独裁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3.
岚皋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省纪委五次全会及省联社2015年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中心任务、强化执纪监督",在农商银行总行党委的领导下,该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4.
结束有罪不罚是国际法刑事化的重要前提,因而西方学者大力主张消除有罪不罚,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为此做出诸多努力。然而,作为西方学者反对有罪不罚理论基础的自然权利说和社会契约论,实际上经不起历史的验证和逻辑的推敲。由于人权是社会可供资源与人的内在需求的契合,社会资源的掌控者可以在适当时选择对社会整体更有利的战略;而且,为根除有罪不罚现象而推行完全负责的机制存在诸多障碍;最后,从国际刑法追求价值的变迁以及宽恕伦理上,也可以看到有罪不罚的合理因素。所以,在当前的国际社会环境下,有罪不罚现象有其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前期,瑞士实行严格的银行保密法律。根据1934年11月8日通过的《关于银行和储蓄银行的瑞士联邦法》,当客户不同意披露身份时,银行就不能向监管者和执法官员提供相关信息。如果违背了保密关系,则要承担民事赔偿。《瑞士刑法典》也规定只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客户身份信息。不正当的披露行为可能会被处以监禁和罚款。在这一阶段,反洗钱立法中关于披露客户信息的本质和要求是明显与瑞士银行法和刑法的法律原则相冲突的。瑞士银行业所奉行的严格为顾客保守金融秘密原则加上全面周到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引子1995年对世界金融界来说,真可谓“黑色之年”,不堪回首。1995年2月26日,已有233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因其所属新加坡分行期货交易负责人尼克·利森擅自大量买进日经指数的“买入”期货和日本利率的“卖出”期货,不到2个月,亏损13.9亿美元,宣布破产。9月26日,总部设在大阪的日本大和银行行长藤田森宣布,由于驻美国纽约分行雇员井口俊英从1984年开始在帐外买卖美国债券,使该行蒙受了约11亿美元的巨额损失。11月初,美国吊销了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营业  相似文献   

7.
姜森 《检察风云》2023,(24):70-72
<正>据俄罗斯《军事历史》杂志报道,二战中,纳粹德国曾秘密发动金融战,除了利用中立国瑞士的银行系统洗钱,还逼迫“造假专家”伪造了价值60亿美元的假钞。由于“造假专家”消极怠工,纳粹最终没能用这些假钞扰乱英美金融市场。柏林“造假之王”1933年,纳粹党取得德国政权,亚尔马·沙赫特被希德勒任命为德意志帝国银行负责人,次年又被任命为纳粹德国的财政部长。他为希特勒立下汗马功劳,第三帝国实现所谓“经济复苏”,他可以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检察风云》2004,(22):24-25
十六年来,凭借对“建设一流银行、打造百年兴业”理想的不懈追求,兴业银行白手起家,奋力拼搏,稳健经营,厚积薄发,迅速由一家区域性银行成长为举足轻重的全国性银行,跻身全球银行300强,书写了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 杰出的价值创造者以现代投资学的标准衡量,兴业银行不仅是一家成功的企业,更是一个杰出的价值创造者。这种“价值创造”首先体现在兴业银行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上。截止2004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到2942亿元,年均增长37%;各项存款余额2312亿元,年均增长56%;各项贷款余额1937亿元,年均增长37%;连续十六年盈利,…  相似文献   

9.
[基本案情] 1999年,某银行办事处主任某甲,为了完成本单位储蓄任务,多次找到市某国有开发公司财务科长某乙,请求将其单位闲置款存入该行,某乙同意,于1999年8月在该行开户将单位款2000余万元存入该行至今。1999年10月,某乙丈夫李某因做生意缺乏资金,但无法贷款,某乙便找到某甲,让其帮忙,某甲出于感谢,通过非正当途径,挪用本单位公款50万元,借给某乙使用,并约定按照银行同期利率计息,借期6个月。还款期至,某乙带本息共计54万余元,用于还款,某甲出于对吸储的感谢,为了本单位的业务,表示只收本金,利息不收。某乙归还50万元本金后将4万余元利息款带回。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因美国次贷危机一直动荡不安,而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热罗姆·凯维埃尔的违规交易案则让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今年1月24日,法国兴业银行首席执行官丹尼尔·波顿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外披露,该行的一名交易员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从事交易,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造成巨额亏损,导致该行损失48.3亿欧元。后来,银行管理层对此事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该行这名叫热  相似文献   

11.
一是有罪推定的心理。长期以来,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后都判有罪。久而久之,部分办案人员心中自觉不自觉地产生犯罪嫌疑人必然有罪的思维方式,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往往带着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观点进行审查,具体表现为只愿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不愿收集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证据;只采信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不愿采信犯罪嫌疑人的无罪辩解。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日内瓦、卢梭和手表,瑞士这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国家更让人熟悉的,似乎是其富人"避税天堂"的名号。不过,也许"天堂"正在消失。2013年1月3日,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韦格林银行因帮助100多位美国富人逃避税收12亿美元,遭遇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法院578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后,宣布永久终止运作。这不仅给瑞士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也使瑞士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0月,法国巴黎刑事法庭对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SA,以下简称"法兴银行")交易员"热罗姆·科维尔(Jérme Kerviel,1977-)作出了有罪宣判,认定他"滥用信任"、"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和"侵入信息数据系统"三项罪名成立,判处5年监禁、缓刑2年,并赔偿法兴银行49亿欧元的损失,终生不得再从事金融领域的工作。2008年,法兴银行爆出丑闻,  相似文献   

14.
简要案情彭某某自1991年5月始,应中国建设银行A县支行聘请,在该行从事炊事员工作连续12年,但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3年4月,因银行系统压缩人员,该行遂将彭某某解聘。彭某某申请劳动仲裁。2003年5月,A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彭某某与A县建没银行之间所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并下达调解书。由于调解书第2条约定的“由被诉方为申诉人彭某某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手续,按照保险政策规定的比例缴纳截止到2003年4月30日的养老保险费”没有明确起始时间,双方就此条再次发生争议。2003年7月,A县仲裁委员会就此项争议再次下达裁决书,确定…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2月的一日,某公司出具一张以某银行为收款人面额100万元的转帐支票,收款帐户却是某开发部在该银行的委托贷款户,用途为“委贷”。转帐支票上的记载事项有三点矛盾:(一)收款人与开户行皆是某银行;(二)收款人的户名与收款人的帐号不符;(三)所写用途“委贷”而收款人是某银行,形成付款人某公司与收款人某银行发生借贷关系。次日,某银行将该转帐支票的100万元划入开发部在该行的委托贷款帐户,并按某公司意思为其扣还此前开发部未清偿的贷款75万元,同时扣除此前该银行为开发部垫付的利息9万余元,将剩余的15万余元分两次转入开发部在该行的结算帐户。某公司在出具上述转帐支票后的十多天,委托某银行将100万元贷给某企业,办理了《委托贷款协议书》,因某银行未盖章,委托协议未成立。一年多后,某公司因100万元不能追回,就以开发部的主管具有法人资格的某大学“三产”工程部、某银行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偿还100万元。这起巨额经济纠纷定何种案由,探究中有四种意见:  相似文献   

16.
阎彦明 《检察风云》2014,(15):54-56
瑞士银行业坚守的"三百年规则"终于松动瑞士银行业素以"坚守客户信息"著称于世,其客户保密制度是在长达数百年的历程中逐渐完善起来并长期恪守的。此次瑞士加盟该国际宣言,意味着其坚守数百年的银行业运营规则终于有所松动。瑞士银行业为客户信息进行保密的做法,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初,银行机构为保护新教徒安全所建立起的一种非正式的内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石剑 《检察风云》2002,(14):22-23
在黑龙江省金融界,提起甘世光几乎无人不晓:从银行的普通职员、会计处副处长、处长,到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他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顶峰。然而,由于利欲熏心,短短3年时间,他伙同其下属该行金融工会副主任冯文赋挪用银行巨款2000余万元。今年2月,甘世光和冯文赋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无期徒刑,成为黑龙江省爆炸性新闻。  相似文献   

18.
晓鸣  过虹 《检察风云》2000,(7):42-43
1997年6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任丘市支行在核对账目时发现银行的微机程序被人改动(?)账凭(?)账卡的差额达1500万元之巨(?)犯罪嫌疑人系该行会计杨淑华(?)杨已与其夫李晓路仓皇出逃。  相似文献   

19.
徇私枉法罪中“有罪的人”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法》第399条第一款规定了徇私枉法罪,即: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如何正确认定与查处徇私枉法罪(简称“枉法罪”),尤其是如何正确理解条文中“关于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的情况,认识上分歧明显、争论激烈。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有罪的人”;各种…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法人》2014,(6):8-11
正财经大势瑞士告别几百年银行保密传统在5月6日举行的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这是一次决定性的举措,象征着瑞士将告别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一直以来,瑞士银行业坚守保密原则,一度使得全球打击逃税工作面临瓶颈。数据显示,瑞士的财富管理行业总共管理着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