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国规定紧急避险限度要件的立法形式主要有轻于说、法益均衡说和必要程度说。我国刑法采用"必要程度说",但刑法理论采纳了"轻于说",认为损害等于或大于所要保护的利益时,正当合法的有益行为转化为违法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成立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文认为当避险造成的损害等于其所避免的损害时,成立特殊紧急避险,并且承认其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论避险过当     
论避险过当刘明祥避险过当是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避险行为的必要限度是对他人合法利益造成的损害既要轻于所避免的损害,又要是避险所必需的。避险过当在客观上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本来有造成较小损害的避险方法却采取了造成较...  相似文献   

3.
周旭  陈言 《法人》2004,(8):112-113
日本经济出现了一些好的兆头,但中小企业所处的状况依然很严酷。日本政府正在准备立法,希望通过法律形式使中小企业资金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纪亮 《法人》2006,(2):12-13
高价油拯救了小排量汽车。解除“限小”政策对中国汽车产业可谓影响深远,其目的远不是“抑大扬小”四个字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5.
紧急避险的目的在于通过给予行为人一种自力救济的权利,而保护正在遭受某种损害或者正在受到某种损害危险的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本文试对紧急避险的概念、性质以及限度条件进行阐述,并分析中国目前的紧急避险制度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紧急避险的目的在于通过给予行为人一种自力救济的权利,而保护正在遭受某种损害或者正在受到某种损害危险的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本文试对紧急避险的概念、性质以及限度条件进行阐述,并分析中国目前的紧急避险制度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刑法明确了紧急避险是一种正当化事由,因而第三人无法对紧急避险人实施正当防卫,但第三人如何应对己身的合法利益损害需要探讨。对于无行为能力人制造的危险,相对人应采取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还是其他举措来避免危险依赖于对无行为能力人行为属性的认定。紧急避险中的危险在特定情形下来源于避险人自招,面对自招的危险,避险人能否实施紧急避险需要区别过失与故意两种不同罪过。  相似文献   

8.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刑法》在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之后,紧接着在第21条规定了紧急避险.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我本来不该说这些,但一想起这些年的坎坷遭遇,就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经历说出来,警醒世人,让大家从中吸取或领悟点什么。 这些年来,经历的事太多太多,心爱的两个妻子先后离我而去,我从百万富翁沦为乞丐。这其间有我自身的原因,同时我那个贪婪的家族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紧急避险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同等利益按照避险过当追究刑事责任。笔者认为认定避险过当时不应该采用道德期待标准,而应该考虑到行为人的真正的主观恶性,防止追究刑事责任的扩大化,保护行为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1.
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急避险是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其之所以被允许,是因为没有引起成立犯罪程度的法益侵害.这是判断行为是否成立紧急避险的出发点.从此立场出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生命的紧急避险,从犯罪的本质是值得刑罚处罚程度的法益侵害的角度来看,未尝不可,只是在其适用上,必须严格限定;对自招危险的紧急避险,原则上不予允许,行为人具有忍受义务;只有所遭受的侵害超出了应当忍受的限度时,才能允许.  相似文献   

12.
正架设防洪避险灯本是为民利民的公益事,不想却成了村民李永强一家的心头刺。围绕这盏灯,李永强与村临展开博弈。为了这个(防洪避险)灯,我前前后找了不下10次,找过副镇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甚至还给市、区两级政府的服务热线打了20多次电话,只是想解决(防  相似文献   

13.
信力建 《法人》2014,(5):13-13
最近一周以来,沪指几乎单边下挫。截至25日收盘,沪指收于2036.52点,市场人气低迷,投资者信心匮乏。面对极度脆弱的大盘,不少投资者将其归咎于管理层毫无顾忌和毫无节制的批量预披露。密集的、略带轰炸式的预披露让市场承压。  相似文献   

14.
论紧急避险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明祥 《法学研究》1997,(4):93-100
论紧急避险的性质刘明祥紧急避险不是犯罪行为,不受刑事处罚,这在各国刑法中早就有明文规定。但是,不认为是犯罪、不给予刑事处罚的理论根据何在?关于这一问题,由于学者们对紧急避险的性质认识不一,回答也各不相同。笔者拟在比较中外各种理论学说的基础上,谈一点...  相似文献   

15.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迫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其他较小的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该行为的实质是以牺牲较小利益来保全较大利益,故民法学界一般是否认紧急避险的民事赔偿责任的。  相似文献   

16.
谢飞 《法制与社会》2014,(10):24-25
紧急避险本质是紧急避险制度的核心。本文先简要说明了紧急避险的沿革。中外刑法理论上都有许多不同学说,但多少都存在某种不足。原则上,紧急避险本质是基于社会整体利益均衡的要求;特殊情形下,是基于人的趋利避害本能的考虑。  相似文献   

17.
高格 《法学研究》1985,(3):42-48
紧急避险是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之一种,作为刑法制度同正当防卫一样,在我国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为了正确贯彻实施刑法,处理好这方面的案件,对紧急避险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的股市,一改去年单边上涨的形势,出现了不断震荡调整的局面.特别是5月30日印花税调高的政策一经公布,股市便连续5个交易日放量暴跌,上证指数下跌接近1000点,跌幅高达11.61%,此次股市震荡可谓惊心动魄,让新入市的股民和基民品尝到了股市充满风险的别样滋味.而许多一心想赚大钱入市不久的新基民,也被弄得晕头转向,是否赎回基金成了他们最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学者对紧急避险下的定义,然后评析了几种主要的观点,笔者基本上赞同三要件说,在该说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紧急避险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刑事法律中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在民事法律中作为免除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这项法律制度在不同的部门法中有其不同的法律价值追求,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不同。刑事法律中,紧急避险追求的是秩序价值;民事法律中追求的是自由价值。但本文认为,在法律的价值目标体系中,正义这一法律价值目标应该是法律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正如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