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连波 《德国研究》2022,(5):25-47+113-114
冷战后,欧盟试图在其边缘建立包括能源生产国、过境国和消费国在内的能源大市场,实现“区域能源自给”。欧盟将俄罗斯视为“待帮助的改革对象”,致力于能源治理“规范性权力”的东扩。其间,欧盟对俄能源战略面临着安全化启动困境(安全化或非安全化),但非安全化占据上风。随着“规范性权力”东扩受阻,欧盟将俄罗斯确认为“存在性威胁”。在互动中,欧盟对俄能源战略出现明显的安全化互动困境(精英与大众、施动者与指涉对象),2022年俄乌冲突则加剧了这种困境。欧盟为此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对俄能源替代甚至脱钩战略,对俄能源战略安全化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盟对俄能源安全的实现,欧盟仍面临安全化的结果困境(安全的常态化或不安全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郑华  张成新 《德国研究》2021,36(3):46-61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使科技在外交中的地位上升,科技外交受到各国重视.科技外交是科技与外交的结合,旨在促进科技发展、实现外交政策目标.欧盟在全球科技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二战以来欧盟科技外交的发展进程的考察,剖析欧盟科技外交的战略目标及手段,探讨欧盟科技外交的实践特色.研究发现,欧盟正在形成较为完整的科技外交战...  相似文献   

3.
李恒阳 《美国研究》2020,34(4):94-114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前沿性、战略性技术,正在推动人类社会从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迈向智能时代,实现社会生活形态的重大变革。作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领导者,美国将智能技术的发展视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奥巴马到特朗普,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战略文件和行政命令来指导人工智能的发展。美国人工智能战略的重点包括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公私合作研发,推动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和强化国际合作。应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竞争、促进经济繁荣和保障国家安全,是美国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因。当前,美国的人工智能战略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政府与私营企业的合作存在障碍、科技人才短缺,以及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导致安全困境。鉴于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抛弃冷战思维并加强国际合作,美国智能技术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与欧盟安全与防务政策取得的丰硕的实践成果相比,对该政策机制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直到近年来才出现繁荣的迹象。本文对欧盟安全与防务政策理论研究中的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视角——"欧洲化"和政治社会学进行评介:首先从欧盟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欧洲化"研究与一般"欧洲化"研究的区别、分析框架、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介绍"欧洲化"视角;其次从欧盟安全与防务场域及其发生学、防务超越民族国家三个方面介绍政治社会学视角;最后讨论在欧盟安全与防务政策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不同于传统一体化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龙春生  袁征 《美国研究》2023,(4):47-72+6
自特朗普政府伊始,美国回归大国竞争战略,将中国视作美国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不同于以往的大国竞争格局,中美战略竞争主要集中在经济、科技、数字基建等“低政治”领域,特别是科技领域正在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主战场。美国为了在科技竞争中占据全面优势,其对华科技战略采取了“内部自强”和“外部制衡”的双重选项。这一战略在充分发挥美国科技制度、资源和环境优势下,将政府、思想库、新闻媒体、私营企业、科研机构、盟友伙伴等各方力量协同起来,综合运用立法、行政、司法、社会动员、外交等手段。但美国对华科技战略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在很大程度上将受到国内外因素的掣肘。美国对华科技战略将维护美国全球科技领先地位与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等同起来,着力凸显科技的安全属性,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呈现出一种“泛安全化”的发展趋势,而这种趋势将给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国家安全带来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6.
王振玲 《东南亚研究》2022,(6):96-113+156
近年来,随着国际格局的急剧变化,欧盟开始经历战略觉醒,对外战略发生明显转变,强调战略自主并宣示参与地缘政治竞争。在这一背景下,欧盟的东亚安全政策在延续以往特征的同时出现新动向:第一,继续强调价值观等规范性目标和有效的多边主义手段,呈现“有原则”的安全行为体特征。第二,提出承担“海上安全提供者”的责任,在加强安全政策的务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鼓励成员国加大参与南海等地区的“航行自由行动”,加强海军外交和海军部署,为其海上安全行为体身份提供一定程度的硬实力保障。第三,宣示第三方立场,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为提升自身影响力谋求战略空间。中国需要警惕欧盟战略和政策转向带来的周边环境变化,加大与欧盟的接触和合作,争取其在具体政策领域保持相对中立的立场而不会完全倒向美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国际社会影响力,实现“新安全战略”,应对“美国优先”、英国“脱欧”等危机和挑战,欧盟强化战略自主并培育安全力量建设。随着印太地区地缘战略重要性的增强,欧盟及其成员国不断加强与印太的联系,力求成为该地区新的战略参与者。欧版“印太战略”,以日欧贸易协定为蓝本,优先发展对日关系,联合介入印太,通过与印太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探索在这一地区建立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强调经济与安全并重发展;法英在欧盟介入印太过程中充当先遣队。它以维护自由与开放、繁荣和稳定的印太秩序为切入点,使欧盟成为这一地区解决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利益攸关方,谋求与中美在印太地区实现战略平衡。  相似文献   

8.
纳土纳问题涉及领土主权问题,本身就属于安全问题,是建立在"中国威胁论"上的再安全化产物.纳土纳问题衍生出的涉及专属经济区重叠问题原本与安全无关,但经过炒作,也被"安全化"了.自佐科上任以来,中印尼在纳土纳问题上冲突不断,并在2016年达到顶峰.为了在短时间内增加军费、增强兵力和武器部署,印尼将纳土纳海改成"北纳土纳海",获得了民众和军方的支持.佐科政府通过将纳土纳问题"再安全化",达成了短期内的既定目标,但长期来看,把再安全化作为常规政治处理方法,将不利于纳土纳问题的解决,有"泛安全化"的倾向.同时,由于纳土纳问题再安全化的特殊属性,"去安全化"缺乏动力支持.佐科连任后,即使中印尼的经贸合作,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纳土纳问题也将会继续存在,并会不时地爆发低烈度的冲突与争端,为两国关系蒙上阴影,并对"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际格局的急剧变化,欧盟开始经历战略觉醒,对外战略发生明显转变,强调战略自主并宣示参与地缘政治竞争。在这一背景下,欧盟的东亚安全政策在延续以往特征的同时出现新动向:第一,继续强调价值观等规范性目标和有效的多边主义手段,呈现“有原则”的安全行为体特征。第二,提出承担“海上安全提供者”的责任,在加强安全政策的务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鼓励成员国加大参与南海等地区的“航行自由行动”,加强海军外交和海军部署,为其海上安全行为体身份提供一定程度的硬实力保障。第三,宣示第三方立场,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为提升自身影响力谋求战略空间。中国需要警惕欧盟战略和政策转向带来的周边环境变化,加大与欧盟的接触和合作,争取其在具体政策领域保持相对中立的立场而不会完全倒向美国。  相似文献   

10.
欧盟扩大过程中的安全政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欧盟扩大过程中的安全政策问题,认为欧盟的安全架构可以为其内部,甚至是世界的安全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菲 《欧洲研究》2016,(4):79-99,6
从《欧盟综合海洋政策》的出台到《欧盟海洋安全战略》的实施来看,欧盟海洋安全治理的演进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欧盟特色。近些年,作为长期被忽视的海上力量,欧盟开始在海洋安全治理领域不断发力。它积极探索能够有效应对安全挑战多元化的新型海洋安全治理模式,将分散隔离、职能重叠的治理单元转变为整合集成、协调统一的综合治理框架。欧盟海洋安全治理的开拓性尝试对全球海洋大国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法国对发展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立场1.发展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法国安全战略的核心要素冷战的结束导致法国在国际政治棋盘上的重要性下降。一方面,冷战后美国咄咄逼人  相似文献   

13.
14.
严骁骁 《德国研究》2015,(2):71-85,142
本文分析欧盟独立安全与防务力量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支持其发展的政治制度和主要组成机构的演变,讨论欧盟武装力量的特点和局限性。笔者认为,就欧盟安全与防务力量目前的功能来看,其大体上完成了欧盟在危机管理、维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任务,但是在应对地缘政治危机时,其作用往往趋于边缘化,北约仍旧是维持欧洲安全的核心机制。而且,由于跨大西洋关系的影响、"新旧欧洲"之间的战略分歧,以及欧盟身份定位的不确定性,使得进一步推动欧盟安全与防务力量建设困难重重,其未来发展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15.
16.
试论欧洲安全战略文化的差异与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迎红 《德国研究》2008,23(2):34-40
本文通过对欧洲传统安全战略的四种模式:中立模式、依附模式、力量模式和干预模式的分析,提出在这四种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了欧洲传统的四种安全文化:中立文化、依附文化、力量文化和干预文化,分析了这四种文化对欧盟形成共同安全战略文化的影响,总结了欧盟安全战略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2023年美国拜登政府加快了“印太经济框架”谈判,亚太地区经济秩序发展方向之争趋向激烈。随着地区权力结构的变化,亚太地区经济关系的战略意蕴日益复杂,大国如何利用经济合作影响战略关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贸易协定的战略效应不仅包括其对合作者之间的“战略稳定效应”,还包括对非参与者的“战略外部性”,它们受到经济合作深度的调节,构成了“功能化”和“安全化”两个基本路径。近十年来,中国支持东盟引领地区经济合作,贸易协定的“战略稳定效应”推动着经济合作的功能化演进,美国则基于地缘利益考虑而利用贸易协定的“战略外部性”,刺激地区经济合作不断趋向安全化,亚太地区形成了“功能化”与“安全化”并行的双向演进格局。  相似文献   

18.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洲联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是其对外关系政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关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和平与安全这些根本利益 ,所以一直备受关注。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由于其突出和鲜明的政治意义 ,常见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之中 ,相关的法律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本文从国际法 (特别是条约法 )和欧盟法 (特别是缔约权 )的角度 ,对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历史发展、相关《欧洲联盟条约》和《欧盟制宪条约》的法律规定以及相关缔约实践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察 ,以期丰富这一领域的法律研究。  相似文献   

19.
波兰的欧盟政策与入盟谈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欧剧变后 ,波兰的欧洲政策经历了从回归欧洲的模糊的政治口号到加入欧盟的明确的欧洲战略的演变。波兰与欧盟的入盟谈判过程 ,不仅是欧盟以自身共同体的制度和方式塑造和规制波兰的过程 ,同时也是波兰为自身利益讨价还价的过程。波兰的经验表明 ,在入盟谈判中 ,候选国的谈判战略在谈判过程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