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苗 《检察风云》2022,(22):40-41
<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中小学“双减”也为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了空间。然而由于父母对家庭教育理解不准确、家庭教育知识不足等原因,在家庭教育中仍普遍存在父母不重视、  相似文献   

2.
成韵 《检察风云》2012,(2):76-77
最近一段时期,媒体上热传“虎妈”、“狼爸”式的家庭教育,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迷惑。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之道。那么作为家长,如何从源头上认识家庭教育牵涉的众多元素,以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更为科学合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便是《检察风云》2012年“家有儿女”系列文章想告诉读者的。  相似文献   

3.
<正> 当前,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重新犯罪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引起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如“两劳”、“一少”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问题未及时解决,社会及家庭的歧视和偏见,本身恶习尚未完全根除,一遇合适时机,便会旧病复发,走上重新犯罪道路。其中,家庭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仅就家庭教育的具体原则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则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培养的最初形式,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在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学校和社会的正面教育效果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关键取决于家庭  相似文献   

4.
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雷先生的教育言论(《傅雷家书》)和教育实践所体现的家庭教育观集中于他对家庭教育的目的、作用、任务、原则以及方式的主张。他认为:家庭教育旨在“鼓励孩子培养自己”成为“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人才,“以便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家庭是子女成长的重要后天环境;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让子女“学做人”,还要培养子女的优良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应贯彻“及早教育”、“严格要求”、“联系社会生活”、“启发诱导”和“以身作则”的原则;熏陶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家庭教育从“幕后”走向“台前”,原本关起门来教育孩子的“私事”将成为全社会参与的“公事”。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令万千家庭倍感幸福的数字:经过一年的努力,2005年辽宁省基本解决了14.3万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这也是一个令人感怀的数字:2006年1月至10月,又帮助新增的3.4万户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了就业,全省已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这更是一套立足长远、务求实效的机制:从入户调查、建立台账到多策并举援助再到建立预警源头控制,一套长效机制目前在辽宁已基本建立,保证着“让每个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青岛市律师行业通过搭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平台,律师走进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开设“律师讲堂”,建设“法治驿站”等学生参与度高、思想性强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自觉涵养法治精神,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自觉行动,构筑起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8.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90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实施的100起刑事犯罪案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这100起刑事案件来看,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家长行为对青少年犯罪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要从完善家庭结构、改变家庭教育、提高家长个人修养出发,来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监狱学刊》2009,(2):143-143
王薇在2008年3月3日的《法制日报》上著文,据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法官、“法官妈妈”尚秀云介绍,20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增长了3倍,而且具有犯罪年龄低龄化、文化水平偏低、暴力倾向明显、恶性程度加大等特点。未成年人犯罪与其家庭教育的失当、家庭环境不良密切相关。多年的审判实践反映出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1.家庭不和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楼时伟:《杭州日报》首席记者。1990年5月3日,“杭州单家的四胞胎要去无锡看望出生不久的李家四胞胎兄弟”,他作为记者随行采访这次四“龙”四“凤”史无前例的相会。孩子们的可爱憨态触动了他的心弦,从此,他和多胞胎家庭结下不解之缘。16年里,一直关注全国各地多胞胎家庭这一特殊群体,先后采访过全国各地多胞胎家庭近百家,收集了各地三百多家的多胞胎照片和资料。随着采访不断深入,在他的眼里,“多胞胎的出生”不再是趣闻。多年间,他为多个多胞胎的成长设计了人生路并为50多个家庭寻求了捐助。他被媒体和多胞胎家庭亲切地称为“多胞胎之父…  相似文献   

11.
杨夏  李宝霞 《人民司法》2023,(28):18-23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实施近两年,人民法院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家庭教育令进行积极探索,督促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推动法律规定落地见效。但是,由于法律条文过于原则和抽象、家庭教育属于“家事”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面对家庭教育这一新工作领域准备不足等主客观原因,人民法院在适用家庭教育令过程中存在实际适用范围较窄、前置审查程序不完善、内容模糊缺乏可操作性以及实施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家庭教育令的实践困境,要求对家庭教育令的定位做出抉择,应进一步明确其适用范围,规范细化义务履行内容、增加实操性,完善法院作出家庭教育令的审查程序,推动建立家庭教育令的履行监督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天然的、基本的社会单元,家庭具有自主性,拥有相对自治权。作为私领域的家庭,其功能发挥扩展到公共领域,从而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国家公权力通过立法将基于血缘形成的自然责任法定化,其目的不仅限于社会防卫的功利目的。虽基于功利目的的国家干预可能会带来保护儿童权益的客观效果,但其实并不必然。面对家庭功能失灵或者失常的状态,国家介入家庭成为一种必要,但同时应警惕国家公权力的“双刃剑”效应,制约公权、防止国家过度介入家庭领域。相较于强硬介入或“剥权”,国家应以“柔软”的姿态来守护、支持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日常状态体现出福利国家对儿童和家庭私领域的柔性支持。  相似文献   

13.
60年来家庭结构变迁发生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大背景下,在这一过渡中,如何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孙抱弘在日前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多元化倾向,在小型化家庭里,对待子女的教育也需要有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相继制定,我国家庭教育的法制化进程经历了模糊表述、明确规定、系统规划、专门化、社会化等五个阶段。本文不仅对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而且对家庭教育法制化的构成要件进行了系统分析,据此揭示了我国家庭教育法制化进程中存在的阻力因素,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在制定家庭教育法时需注意:转变固有观念,家庭教育由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结合我国民间习惯法,制定特色的家庭教育法;关注家庭中的现实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法;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制定公平正义的家庭教育法。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上,家庭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防线。然而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家庭也面对相应的压力和考验,问题家庭日益增加,极易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本文拟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探讨家庭教育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失独家庭”是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实行了三十年之后产生的特殊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面临着养老、医疗等诸多困境,但是针对“失独家庭”权益保障的立法和实践还是滞后的,社会也没有对这一群体给予广泛的关注,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国家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对“失独家庭”的权益给予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张苗 《检察风云》2023,(3):64-65
<正>2023年伊始,第一批“00后”已到最低法定结婚年龄(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90后”逐渐成为为人父母的“主力队伍”。在传统教育观下长大的他们,往往却认为“父母怎么教孩子”是私事,也是家事,教育方式因父母的性格、文化水平而有所差异。随着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开始实施,父母带娃逐渐由“家事”变为“国事”,我国正式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相似文献   

18.
冰水 《法治与社会》2005,(12):40-42
三年前,丈夫意外去世的打击使她成了盲女,从此,为怀念丈夫她含泪创办《爱家简报》;三年后,她创办的这一份简报已深深影响着2000多人及为爱迷茫的家庭,成为一艘名副其实“家庭航母”,这其中,真爱召唤,感天动地——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简称“青浦区院”)紧密围绕上级要求,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为抓手,以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立足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四合一”办案模式,创新能动履职,主动探索建设上海市首个未成年人检察保护中心,积极以检察履职融入辖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  相似文献   

20.
一封封装有“千禧中奖”彩页的信件,发往全国各地。当人们打开彩页密码后,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中奖”啦!奖品有上万元的摩托车,几千元的多功能家庭电脑,高档“135”照像机。只要你掏几十元或百十多元的“手续费”“个人所得税”,你就能得到价值几千元上万元的“奖品”。信以为真的人们,纷纷把汇款寄向了豫北小城淇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6万多人,汇款近800万元…… 谁曾想,这竟是一个弥天大骗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