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标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在持续升温的商标热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呈现出前所末有的迅猛增长态势。不少人士认为,当前的商标热是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商标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全社会商标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的反映。这种看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笔者在对商标申请量迅猛增长的若干地区的一百多家企业以及八十多位自然人商标注册人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导致商标热的诸多因素中,虽有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等积极因素,但也包括了一些非理性的因素。如果全社会,尤其是执法部门不对导致商标热的非理性因素保持清醒的认识,而是陶醉于商标注册申请量的迅猛增长,那么在将来的某一天,人们或许会发现当前的商标热在促进商标注册申请量迅猛增长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商标泡沫,带来了商标保护成本的无谓提高,其至有可能导致了商标的异化,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商标热进行冷思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声音     
NUMBERS65.99万件我国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508.85万户,共审查商标注册申请65.99万件,审理商标评审案件2.13万件,共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28万件,案值2.3亿元。5.7%中国创新指数首次发布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对我国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3.
迅速发展的中国商标事业和不断完善的中国商标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青虎 《知识产权》2003,13(3):6-11
2002年,是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现《商标法》)实施的第一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又一年,也是我国商标创记录增长、出现三个突破的一年:商标注册年申请量首次突破30万件,达37.2万件;商标注册申请年增长量首次突破10万件,达10.2万件;注册商标累计总量突破150万件,达166.5万件。一、三年来我国商标注册和保护情况(一)商标注册工作效率有了新的提高2002年,商标局全年共受理各类商标申请49.3万件。其中,受理商标注册申请37.2万件,比上年增加10.2万件,增幅为37.5%。共审查各…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1979年11月1日起恢复商标统一注册工作,1980年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仅为2.6万件,1992年只上升到9万件,到1999年也仅有15万件。但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2000年的申请量超过20万件,2002年超过30万件,2003年超过40万件,2004年达到58万件,2005年增至66.4万件。截至2005年底,我国商标注册申请累计总量已达422万件,注册商标累计总量达249.9万件,各类商标注册申  相似文献   

5.
商标     
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居世界首位商标注册申请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年商标注册申请量飞速增长,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跻身商标大国的行列。2002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突破30万件,跃居世界首位,从此进入了高速增长期:2003年突破40万件,2004年突破50万件,  相似文献   

6.
华国庆 《知识产权》1995,5(2):28-30
一、建立商标注册无效审定制度的必要性 为了保证商标注册可靠、稳定,防止不符合商标法规定的商标被核准注册,我国商标法规定了对首次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程序。亦即商标局根据商标注册人的申请,按商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经商标局初步审定符合商标法规定的,予以公告;不符合商标法规定的予以驳回,不予公告。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中国商标注册制度,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虽然都是办理商标注册,其性质和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全国解放以后,新中国商标注册制度与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商标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新中国商标注册制度已经历了三十八个年头,先后制订了三个商标法规。  相似文献   

8.
立体商标注册的限制性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商标系我国现行商标法新增的保护种类。将立体商标作为新的商标注册的客体后,会出现以往在平面商标注册中不曾有过的问题。立体商标在商标注册的限制性条件方面具有某种特殊性,需要结合国外的有关理论学说和法律实务加以认识,并在今后的立法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颜色商标分为颜色组合商标和单一颜色商标,颜色组合商标一般具有内在显著性,而单一颜色只有通过使用确定第二含义才能获得显著性。另外,单一颜色要获得商标注册还必须克服商标功能性障碍。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中尽管已经规定了单一颜色和颜色组合商标都可以获得商标注册,但商标局和法院对颜色商标的注册和保护采从严的态度。目前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中关于颜色商标的有关规定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并参照国际惯例,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制度。1950年7月我国公布了《商标注册暂行条例》,实行全国统一注册,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1963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商标管理条例》,要求我国企业使用的商标必须注册,并通过商标管理工作对商品质量进行监  相似文献   

11.
商标是区别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标记,这种标记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我国《商标法》第3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因此,商标权即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所享有的独占使用权。而商标争议则是指在先商标注册人发现商标局审定公告的商标与自己的同在一种商品(或服务)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注册在先的商标相同或近似,在法定的时间内提出反对意见,并要求商标局撤销该在后注册商标的行为。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权争议由当事…  相似文献   

12.
商标注册周期过长的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注册审查周期过长已成为我国商标审查工作的最大难题,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商标审查人员的短缺,更不在于工作效率低下,而是因为"垃圾商标"泛滥成灾.国家商标局采取多项增强商标审查力量的措施,能暂时缓解商标注册积压的局面,却不过是扬汤止沸之举.只有在第三次修改<商标法>时重构商标权取得模式和商标权保护制度,才是遏制"垃圾商标"注册、解决商标注册周期过长问题的釜底抽薪之策.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注册商标的类型愈来愈多元化.商标类型的不断扩展对传统的商标注册规则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商标法中有关商标显著性判断,以及商标注册的限制性条件也因此发生了改变.我国商标法所规定的立体商标属于非传统商标,也存在相关问题,需要在修法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商标法制工作的发展,适应我国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即在1950年7月28日,政务院就颁布了《商标注册条例》,实行全国商标统一注册,并保护注册专用权,之后,根据具体情况陆续做了些补充修订。在1963年4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商标管理条例》,要求国内商标必须注册,并通过商标管理监督商品质量。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国家,适应新时期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又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1982年8月23日颁布,自1983年3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5.
对商标权取得原则和商标“反向假冒”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晓海 《知识产权》1999,9(1):16-19
一商标权取得原则① 1.我国商标权注册取得原则的绝对性 按现行中国商标法第3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这一条确立了我国商标权只有基于注册才能取得的原则。商标注册取得原则包括下列内容:用于相同或相似商品或服务的相同或相似的商标核准注册在先申请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核准注册在先使用的商标②;同日使用或者均未使用的,核准注册由各申请人协商一致确定一申请人,核准注册该人的商标;如达不成协议,在商标局主持下由申请人抽签决定或者由商标局裁定一申请人,核准注册该人的商标③…  相似文献   

16.
显著性是商标标识获得商标注册的前件,它既可以来自标识本身,也可以通过长期使用获得。在西方主要国家的商标法律制度中,以普通方式出现的姓氏不具有显著性。我国商标局新公布的《商标审查标准》修改了1994年发布的《商标审查准则》的规定,从不具有显著特征的标识列项中删除了姓氏一项,使显著性不再是姓氏获得商标注册的障碍。这不但带来了行政和司法成本的增加,也不符合制度内在的逻辑性。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应该首先规定姓氏本身不具有商标显著性,然后再以原则性规定排除其适用,即通过考虑姓氏作为商标使用的具体情况,认定姓氏作为商标使用具有显著性的,可以获得商标注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营者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懂得利用商标注册来获取专有使用权,以维护竞争优势。目前我国的商标权授与实行的是注册制,不要求商标申请人有商标使用行为,也不保护商标文字或图形的实际使用人。所以,对某文字、图形已具有经营上使用利益的当事人,就可能因该文字或图形被他人以商标注册而受损,如公司的名称、标识或未注册的商标被他人抢先以商标注册,原使用人将被迫与商标人分享其苦心创出的商品或企业标识,还可能被诉侵犯商标人的商标权。虽然我国商标不保护未注册的商标有其合理性。但商标抢注尤其…  相似文献   

18.
商标共存制度源于美国判例法中的蒂罗斯—莱格特纳斯规则,是维护善意商标使用人的制度之一。寻求公平与秩序是商标共存制度追求的价值。商标共存使用包括在后使用人的远方使用(remoteuse)和善意两个要件。商标共存制度的核心要件,随着互联网时代与市场经济一体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商标地域范围从物理间隔区域向网络空间的重叠扩张;主观善意从不知晓向不存在恶意转变。我国司法实践早有判例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认可了共存制度,但我国商标法并没有规定这一制度。商标先用权制度与商标共存制度存在着区别。着眼于与商标注册制度的衔接,我国商标法实有必要引进商标共存制度,并明确商标共存制度的法律构造。  相似文献   

19.
“商标掮客”现象对正常的商标秩序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需要进行规制。美国《商标法》将“实际使用”或“意图使用”作为商标注册的前提,有效地遏制了“商标掮客”的生存空间,值得借鉴。我国商标局出台了《自然人办理商标注册申请注意事项》来规范自然人的商标申请行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效果。在未来修订《商标法》时应当将“实际使用”或“意图使用”作为商标注册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一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贯彻执行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商标领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商标注册申请数量增长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从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间,我国的注册商标有32589件。而1983年,即我国实施新商标法的当年,商标注册申请就有20807件,1984年上升为29564件,1985年增为49243件,1986年达到50970件。截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