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犯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是大学生自身。马加爵凶杀案发生以后,高校学生违法犯罪日趋突出。大学生犯罪不仅成为一个突出的治安问题,而且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令人深感痛心和忧虑。在象牙塔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无视法律轻易地走上犯罪道路?社会、家庭、学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如何采取措施防止犯罪的发生?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思考与关注。天之骄子,缘何走上歧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的家庭模式、家庭观念和家庭教育模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首先是家庭教育弱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很多父母…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权是教育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父母选择学校的权利和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目前我国对家庭教育权的保护无论是法律制度还是教育实践中都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要让国家、社会、家庭三者在教育权利中保持制衡,就必须多方面加强对家庭教育权的认识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相继制定,我国家庭教育的法制化进程经历了模糊表述、明确规定、系统规划、专门化、社会化等五个阶段。本文不仅对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而且对家庭教育法制化的构成要件进行了系统分析,据此揭示了我国家庭教育法制化进程中存在的阻力因素,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在制定家庭教育法时需注意:转变固有观念,家庭教育由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结合我国民间习惯法,制定特色的家庭教育法;关注家庭中的现实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法;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制定公平正义的家庭教育法。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当今社会各种职业都提倡专业化,如何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律师要有律师资格证一样,家长是否也该进行岗前培训和资格认证呢?培育孩子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面对我国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困境,每位父母都该扪心自问:我是不是真的有资格做家长?能不能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担?作为家长,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5.
张宏羽 《检察风云》2022,(24):70-71
<正>距离《家庭教育促进法》2021年10月23日正式颁布已经过去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依法带娃”成为家长的基本遵循,越来越多的家庭树立起新的教育观;这一年,家庭主责、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的家庭教育体系深入推进,画出“最美同心圆”。在这一时间节点,记者独家对话多位检察官,他们分享了真实、动人的亲子故事,送上家庭教育“锦囊”,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划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监护能力不足,监护质量下降,监护效果较差,委托监护职责不明,监护方式经常变化,逆向监护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法律规定不完善,政策不合理等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即深化家庭教育观念,强化父母监护责任;学校应给予他们特别关爱;政府应制定法律制度,探索建立维护留守儿童权益的长效机制;发动社会力量,争取更多支持,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当前,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重新犯罪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引起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如“两劳”、“一少”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问题未及时解决,社会及家庭的歧视和偏见,本身恶习尚未完全根除,一遇合适时机,便会旧病复发,走上重新犯罪道路。其中,家庭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仅就家庭教育的具体原则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则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培养的最初形式,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在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学校和社会的正面教育效果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关键取决于家庭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概念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愈来愈多的新型家庭模式,如单亲家庭、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继父母子女家庭等。在这些特殊的家庭模式下所发生的家庭暴力犯罪,对被害人所造成的生理与心理的伤害,不亚于一般家庭,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本文对家庭暴力犯罪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育形式之一的家庭教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和趋向进行分析,并着重从个体早期社会化、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培养等方面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功能的变化和特点进行探讨,对指导当前的家庭教育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陈舒婕 《法制与社会》2011,(20):237-237
家庭是人们道德意识、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摇篮。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南北朝时期,著名教育家颜之推为了"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撰写了我国第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论著《颜氏家训》,被誉为"中国家训之祖"。本文以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弊病为切入点,通过阐释《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深入挖掘其现代价值,以探索构建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法发〔202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妇联,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为促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践,最高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2.
魏伟 《法制与社会》2010,(29):249-249
本文提出研究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原因。提出家庭教育的缺失会成为促进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客观因素,最后指出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60年来家庭结构变迁发生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大背景下,在这一过渡中,如何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孙抱弘在日前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多元化倾向,在小型化家庭里,对待子女的教育也需要有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李欣 《河北法学》2011,29(8):111-119
在"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过程中,在"家庭养老"形式多元化,发展方式社会化的趋势下,既要重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等养老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又要意识到"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注重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等对老人的赡养和监护义务。亲属法缺乏对"家庭养老"的制度性保障。需要完善老年人赡养制度,调整抚养权利人顺位,将配偶方父母纳入被赡养人范围,增加"精神赡养"义务,改进赡养费的执行与收取模式;需要构建高龄老人监护制度,包括监护人的选任与监护人职责的明确等。  相似文献   

15.
教育权之争——“孟母堂事件”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素一 《行政与法》2006,(11):71-74
“孟母堂事件”是一场发生在国家与公民之间关于教育权的争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国家作为教育权主体的地位,而未对父母的教育权做出具体规定。缺少制约的国家教育权力的膨胀造成诸多弊端。父母基于自然,有权主张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权,有权监督让渡给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权,家庭教育应有其合法的地位。当然教育权作为公民的自由权的同时,又具有社会性,家庭教育必须接受国家、社会、法律、法规的监督与指导,国家也有义务保障家庭教育的实现。这样,父母的教育权利与国家的教育权力(利)之间应该互相制约,以保障受教育人受教育权的完美实现。  相似文献   

16.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 ,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 ,其中主要包括亲子互动方式、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力量投入等方面。这些变化特点对儿童发展特别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征候和结果表现在 :1 .儿童社会知识面拓宽 ;2 .儿童自我意识增强 ;3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受限 ;4.儿童与同伴交往技能弱化。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孩子道德人格形成最重要的场所,在孩子的道德成长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使命和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道德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芷浩 《法制与社会》2013,(31):255-256
校园性侵案具有犯罪人集中、对象多人、化低龄化,犯罪行为隐蔽性,危害重影响大等特点.侵害既有犯罪人个人心理不健康、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又有侵害对象防范意识薄弱、家庭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同时也有管理方面的漏洞.校园性侵案的防范要从家庭和学校教育、学校管理、政府管理等多方入手,全方位防控.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上海市妇联向上海市人大和政协提出建议,推进创建"家庭友好型企业",探索"家庭友好型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对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旨在"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相似文献   

20.
本有美好前景的"乖巧"少女,升学后发生骤变,令父母措手不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令父母陌生,并在人生刚刚起步时便狠狠跌了一跤?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心理学家通过心理诊疗,找到了少女骤变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