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这是我国所有经济理论工作者所一致公认的。但究竟马克思的哪一部分著作是我们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要依据?我认为,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作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导思想。这主导思想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2.
<正>应该怎么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只能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为背景才能去回答。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中究竟有什么?这只能以西方文明为参照系才能去回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谁?这只能以人类历史发展的前途命运为指向才能去回答。这是一个大得吓人的题目,够学者们研究几百年的。但是,有一点今天就可以点明:中国人的突出优势在于无与伦比的学习能力。中国人乐于、也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文明中  相似文献   

3.
王明礼同志的《灌输即疏导》一文(见本刊1992年第5期),读后颇受启迪。但对于“灌输即疏导”之说,我却不敢苟同。谈点不同意见,与王明札同志商榷,同时也就教于其他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灌输与疏导确有密切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这并不意味着灌输本身就等于疏导。二者毕竟是含义不同的两个概念,谁也完全包含不了谁,谁也代替不了谁。灌输指的是传播、输入。思想工作中的灌输,就是把思想工作对象需要有而又尚未有的思想,从外面传播、输入到其头脑中去,变成他们  相似文献   

4.
郭维真 《团结》2008,(6):28-29
国家为什么存在?从经济学上讲,一是社会和市场不能通过自治和市场机制解决一些问题,如公共产品、社会规则、违规的裁判和处罚、社会治安、国家安全等等,需要有一个政府这样的组织来解决。二是由政府统一来解决公共问题时,比由社会自行分散地解决这些问题,要节约大量的费用,降低了社会和经济有  相似文献   

5.
力力 《瞭望》1989,(18)
我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谁也不能否认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无法回避摆到面前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在喜忧交织之际,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经济改革究竟向何处去? 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查抄琦善     
鸦片战争之前的清王朝,严格地说,没有外交这回事.周边的国家或者部落,不是交战,就是臣服,或者交战完了再臣服.反正天底下,数我老大,万国来朝,天经地义.唯一的一个例外,就是俄罗斯.但就这一个例外,他不声张,谁又知道呢?两下说好,清朝的使臣,去俄罗斯见沙皇,三跪九叩,而俄罗斯的使臣来中国见皇帝,也是三跪九叩.中国使臣在莫斯科下跪,没人知道,而俄罗斯使臣在中国下跪,当着众多别国的使臣的面,大家都看到了.说来说去,还是中国皇帝有面子.  相似文献   

7.
西京的画气象好。文章这么一起头就有两个月接不下去。因为谈中国画不接着讲笔墨就不通,而我这个人又讨厌(是怕了)谈笔墨。如果有人说我的画无笔墨我不生气,诬我的画有笔墨我也不委屈,谁教我是中国人,摆不脱这耳濡目染?所以凡说笔墨是传统的我听了没意见,进而又说传统动不得,或者只可搬、可套或美其名曰“发展”,我就不信了。不信,是指如果画家果真有病,笔墨技巧能救他命? 最近电视上介绍一个不排名次的油画大展。展后专家们意见希望画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解决贪污受贿问题就不是小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我们改革开放这一套东西,能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有一个问题没有证明,就是能不能基本上保持廉洁。应该既要繁荣经济,又要基本廉洁。如果繁荣不廉洁,最后繁荣也保不住。当然也不能只要廉洁而不要繁荣,那又是走老路,也维持不下去。既要繁荣经济,又要  相似文献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这是我国所有经济理论工作者所一致公认的。但究竟马克思的哪一部分著作是我们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要依据?我认为,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作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导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出观的一些新现象?童大林同志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资本主义本质已有改变,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剥削的理论已经过时。由于这话出自像童大林同志这样一位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的理论工作者之口,使这个问题交得更具有严重性和尖锐性。对这样一个重大理论是非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加以澄清,而不能缄默由之。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应当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首都部分理论工作者最近就这个问题向本刊发表了意见。本刊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何新与日本经济学教授S的谈话录》,曾引起了很大反响。但对其中的某些理论问题,我和一些同仁一直有不同看法。如: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关于发生经济危机原因的提出和解决的办法,关于第三产业等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谈一点意见,以就教于理论界同仁,并与何新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累也心甘     
那天晚上,我疲惫不堪地坐在饭桌旁,面对热腾腾的饭菜毫无胃口。妻子一见就明白了,说一句:“搞政工的怎么还这么累?” 让我怎么回答呢?十年来,和我一道走上政工岗位的同志几乎改行改完了,每走一个我“累”一回。“累”过之后又觉得也许人家更适合于行政或者别的工作;而政工这一行也需要有人干,这是我的岗位,我不能走。 怎么能不累呢?每当分配奖金、评比先进时,“见困难要上、见荣誉要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之类平时教育别人的道理总在脑海中翻腾;自己生活中遇到困难、工作上遇到压力时,多少次已经动身去找上级领导,都在途中退了回来“你平时是怎样教育人家顾全大局、克服困难的?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好,你的道理又有什么说服力?”十多年来,我没有休过一次完整假期,没有在家渡过  相似文献   

14.
纵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理论研究,往往是对问题现象的批评多,建议多,而切实解决问题的系统办法少,因此而有所谓只有“破坏”,而无“建设”之讥。在经济学领域,就研究兴趣、趋向看,表现为大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兴趣远远县于对微观经济机制的研究;而就研究方式手段看,则又表现为定性的研究大大高于定量的研究。这是我国经济学理论落后于实际经济生活,不能给予现实经济的运行以有利指导的集中表现和根本原因所在。而这些都无不是因我们经济理论研究队伍还缺乏足够的高等教学素养,不能把被德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冯·劳厄誉为“思…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7,(4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应当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首都部分理论工作者最近就这个问题向本刊发表了意见。本刊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如果领导干部弄不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强调:"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贯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经济哲学之所以在我国逐渐成为理论热点,是同我国正在孕育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对经济哲学的探讨,不仅有助于经济学和哲学两大学科自身的批判反思,而且对于中国经济许多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不无裨益。本着“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贯彻十五大精神,加强经济学和哲学两大学科联盟”的宗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市经济学会、空军政治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经济哲学高级研讨会”前不久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位经济学、哲学理论工作者汇聚一…  相似文献   

18.
青年研究,作为政策性的工作研究,已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作为学术性的理论研究,才仅有一短期的历史。它在七十年代末,跻身于我国社会科学之列,借重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在行为研究、政策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诸方面开始显露了自己的作用。任何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研究方法的。科学史证明:谁在理论思维、方法论上有创新、有突破,谁就为本学科的研究锻造了新的理论武器,谁就会在自己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各地都在相继召开"两会"."两会"的一项主要任务是:谋划"十二五"开局,做好"十二五"规划.站在"十一五"取得长足发展的新台阶、新成就上,确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确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就有一个适当、适量的问题. 谁不想站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谁不想站在新格局上,实现新突破?谁不想发展更快一点、更好一点,早日实现群众的新愿景,满足群众的新期待?正因为激情满怀,才需要头脑更加冷静、更加清醒,不犯急躁的错误.发展是一件务实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步步登高.保持做事的激情,需要更加睿智,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20.
杨帆 《理论视野》2000,(2):32-34
三年来,我国以刺激总需求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受到了国内深层次结构矛盾的制约,国内需求难以启动。1999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形势好转,一个原因是由于亚洲经济恢复和美国经济持续走强,拉动了中国的外部需求。这就促使我们认真反思中国的内部需求问题:政府投资为什么不能带动民间投资?广大城乡居民为什么不能开始消费升级?经济学家在凯恩斯主义之外,去供给学派寻找理论武器,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