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但这一规定并没有为隐私权提供有力的刑法保护。通过分析隐私权在刑法中的应有地位和刑法对其保护的现状,可看到刑法对隐私权保护的不足。应通过对刑法第253条之一进行解释,以弥补这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是保护小股东的最后救济手段,也是异议股东退出公司的有效途径。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与封闭性决定了其股份流动性的相对欠缺,因此这一制度在有限公司中的确立尤为重要。我国2006年新修订公司法中确立了该项制度,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必要从增强程序性立法、增加请求权事由、完善价格评估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民法典》第993条未区分“商业目的”与“非商业目的”,因此不存在人格标识“二元制”保护模式的基础。该“许可”创设之权利并非“商品化权”,而是用益性债权。使用权人基于债之关系对人格标识具有“支配力”,并形成观念占有外形而受侵权法保护。第993条的主体,应扩张至“具有名称的团体”;“姓名、名称、肖像”应排除教名、重复姓名、与曾用名称重复但现已登记的名称及法人形象;“等”人格标识包括以音色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声音”和“个人信息”;第993条适用范围应进行限缩解释,以弥合“自己的”限制条件与社会现实之裂痕。我国语境下的“商品化权”,本质系《民法典》第993条、《著作权法》第24条及《商标法》第43条不同“许可”类型所创设的“权利束”,并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的兜底保护。  相似文献   

4.
文章详细阐释各国有关控制股东违背诚信义务损害其他股东权益的各种防范、救济措施及我国相关法律规范之现状,通过论述提出为完善对控制股东违背诚信义务损害其他股东权益的防范与救济,我国《公司法》需在总则中明确规定控制股东诚信义务,增加限定股东会召开的最低表决权数规定、完善控制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与股东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商业判断规则作为美国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制度,被视为是保护董事承担责任的安全港,一般情况下,只要无利害关系的董事在决策前知晓决策内容,并理性地认为该行为最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从而做出最适当的决策,那么他就可以此自我保护,排除法院的干涉。我国新公司法首次规定了董事的"勤勉义务"(注意义务),但这种粗线条的规定并不利于具体司法实践,同时对董事课加过重的责任,这种情况下,商业判断规则的引进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归入权制度的主要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归入权(全称为“短线交易收益归入权”)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内幕交易预防制度,由于该制度具有适用简便、可操作性强等优点,被各国视为一件铲除内幕交易的利器。我国的相关立法对归入权制度也作了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过于简陋,相关制度之间相互冲突,导致该制度在法律实践中鲜有适用。应当运用比较分析、法律经济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归入权制度的规制对象、短线交易的标的、收益的计算方法以及司法实施机制等该制度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对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种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层出不穷,为了加强对正当竞争主体的保护,应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适用的条件、一般条款适用的限制规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  相似文献   

8.
略论侵权法保护的民事法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事法益与利益、权利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侵权责任法》第2条虽然明定权利与法益均为侵权法的保护对象,但对二者受侵权法保护的条件未作区分。民事法益具有私益性、非权利性、对世性、可归属性和可救济性的特征。民事法益的具体形态可以分别在财产法益和人身法益的框架下讨论,其中财产法益主要包括占有法益、虚拟物法益、物上期待权法益、特许经营法益、正当竞争法益、债权法益等,"纯粹经济损失"难以得到《侵权责任法》的救济;人身法益主要包括一般人格法益、死者人格法益,婚姻关系法益不宜受侵权责任法保护。  相似文献   

9.
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过于笼统宽泛,导致司法实践中劳动者的辞职权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对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进行分析,以充分保障劳动者的辞职权。  相似文献   

10.
法院可以受理并作出解散公司的处理 ,但必须以公司是否存在《公司法》第 190条规定的三种自愿解散情形为标准 ;公司解散的法律后果不是公司法人资格的终止 ,而是公司进入清算程序。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指出《合同法》第 40 3条规定委托人的介入权、第三人的选择权的理论根据 ,其次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该条规定的不足之处 ,进而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2.
保险人免责和受益权丧失作为保险法中的两个重要条款,直接影响到保险合同的有效性以及保险赔付义务的切实履行。但我国《保险法》第28条第二款在列举保险人免除赔付责任的情况时,过分强调保险人的利益,扩大了保险人免责的权限,而《保险法》第65条第一款、第65条第二款对受益权丧失的规定又含混不清、相互矛盾。在受益人唯一和多人的情况下,投保人或受益人制造保险事故后有关保险人免责、受益人丧失受益权以及保险金给付的处理方法及相应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3.
<刑法>第61条对量刑根据作了规定,但其内涵的不确定给了自由裁量权巨大空间.只有结合定罪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逐字解读第61条,明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的内涵,才能缩小量刑偏差.  相似文献   

14.
论破产立法中的经济法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破产法是同时兼有民商法和经济法双重性质的法律.在新的破产立法中,要充分体现公正调整债务关系的私法精神,尤其是要保护债权人利益,坚决摒除错误的国家行政干预.同时也应体现出经济法的理念,注重通过国家的正确介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合理调节当事人利益间的平衡.在新破产法中将建立预防企业破产最为积极有效的重整制度,包括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即职权重整制度.郑百文公司重组的案例不仅表明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破产重整制度,而且表明应在重整制度中强调国家适当介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务中,各地法院对因触电引起的侵权纠纷在处理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分析其原因在于,我国现有多部法律规范调整着此类侵权关系,如《民法通则》第123条、《电力法》第60条、《侵权责任法》第73条等,且这些规范间存有冲突。作为救济法的侵权责任法应当成为调整此类纠纷的规范依据。当然,仅仅依靠一部侵权责任法尚不能完全解决触电侵权中的所有法律适用问题,需要借助电力法等其它规范的综合协调。  相似文献   

16.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of our country (article 110 and article 111) protects the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separately, the proble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hat, in this two yuan protection mode,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can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from or no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legislation, majority legislation take the “one system” protection, which does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privacy, which the reason is the privacy and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are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I agree that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of China's “dual system” protection for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and consider that the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and we should apply the “Rule of Third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which is divided into purely personal privacy, privacy information, purely personal information.On the basis of the claim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the claim basis whose privacyand information is infringed exists in the eighth chapter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and several special laws such as “Tort Liability Law” and “Network Security Act”. Although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s Article 109-111 stipulated the provis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but there is no effect of independent norms, because in these three articles, there is no prot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what is the civil juristic consequences when the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are violated.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条款赋予被追诉人在接受讯问时保持沉默的权利,确立了口供自愿性规则,使我国刑事诉讼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沉默权制度仍未能在我国得到确立,这主要是受我国刑事政策等因素影响,刑诉法第118条“如实供述”条款的保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与此同时,构建配套的制度规范,更好地推进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适用也是目前加快司法改革进程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原告范围的确定是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设计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民事诉讼。该条规定存在着立法体例不科学、列举不恰当及用语不明晰之弊端。由于短期内不可能再次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故在《环境保护法》修正案中作出相应的规定,并以司法解释明确"机关"、"有关组织"及"环境公共利益"的概念,将是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公司市场退出是指公司丧失商事主体资格而退出市场的行为,分为自愿退出和强制退出两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虽然对公司市场退出机制作了规定,但欠缺对债权人利益的有效保护。应通过建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完善公司终止时的非破产清算制度、完善破产清算时债权人自治制度,以及确立人民法院在债权人利益保护中的最终地位、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的功能等途径来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91条对于抵押物转让的规定是对传统抵押权理论的实质性改变,采取了抵押物转让受抵押权人意志限制、否定抵押权的追及效力的做法。然而,这种制度设计存在着以下缺陷:否认抵押权的追及效力,直接影响了抵押权制度功能的发挥;未对动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进行区分对待;受让人代位清偿的制度存在缺陷。为此,首先应当从原则上取消对抵押物转让的限制,废除抵押权人同意的限制规定,承认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其次,考虑到动产抵押的特殊性,法律应做出特殊的规定以保护抵押权人的利益;最后,还应确立代价清偿、涤除权制度为善意受让人提供全面、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