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特别是要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必须搞清“生产力标准”的问题。要搞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也必须搞清“生产力标准”的问题。要搞清“生产力标准”的问题,首先必须搞清“什么是生产力?”我们过去的经济理论界,曾经长时期停留在生产力三要素的简单论述上。当斯大林提出生产力二要素论以后,我国理论界,又长期陷入生产力二要素论和生产力三要素论之争,不能自拔。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里是说过:“劳动过程的  相似文献   

2.
<正> 如果说实践标准是作为真理的标准,则生产力标准是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标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我们通常把它统称为“制度”,所以生产力标准也就是检验制度的标准。一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初期,因反对者甚多曾遇到很大阻力。通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人们发现生产责任制比以前那种一大二公的制度的确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于是拥护者也逐渐增多,这一制度终于普遍推行。在拥护者看来,“既然农业生产责任制比以前的制度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有什么理由说它不好,有什么理由不积极推广!”这种根据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来判断制度好坏的作法,可称为生产力标准论。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用朴素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指导诗歌理论研究和诗歌批判活动,在广泛考察诗歌现象的基础上,概括地提出了诗歌的情致标准。这个标准,包括了主情和情正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他鉴赏和批评诗歌的主要尺度。本文拟对此作点分析和探讨。情是诗歌的基本要素,论诗,离不开情。王船山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①这里所说的“意”,着重指的是诗歌内容中的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意”。以意为主,也就是以情为主。  相似文献   

4.
一个市场是否形成产业规模,一个重要方面的标志就是标准的制定。标准化是工业化的标志,产业的标准是否成熟,是电子政务是否形成产业的标志。如果将“数字”城市和“物理”城市相对应来看待,房地产开发商和电子政务开发商是具有同等地位,这也是作者认为,为什么要将电子政务的“问题”就是城市的发展定位问题,实施,只有将电子政务的发展纳入城市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正> 1、“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同志在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这一生动形象而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命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党的十三大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确立为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值得我们额手相庆。因为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实力对比再也不允许我们纠缠于是“白猫”还是“黑猫”的争论,再也不允许我们在这样的争论中徘徊不前,而要求我们以能否“捉老鼠”作为“猫”的取舍标准,否则,我们就真的要被开除“球籍”了。我们希望能把党的十三大确立的生产力标准全面地贯彻到底,因为惟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得救。 2、生产力标准的确立,仿佛是向着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同志谈话要点的过程中,有些同志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条标准是区别姓“资”姓“社”的标准。有些报道甚至有些报刊的社论也这样说,这样写。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邓小平同志谈话的原意,值得研究。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三条标准不是从总体上区别姓“资”姓“社”的标准,而是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确立的前提下,检验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是否正  相似文献   

7.
证明标准理论中的“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是基于相同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和相同的现实时空 ,所以在操作层面上得出相同的证明标准是必然的。“客观真实说”与“法律真实说”都趋同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诉讼证明标准 ,则源于诉讼价值论上的趋同。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生产力标准的含义和内容所谓生产力标准问题,不是说生产力自身的标准,而是指用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尺度。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列宁曾经指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①毛泽东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指出过:“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普通腋杖执行的标准是MZ006-1996,MZ是汉语拼音的字头,代表民政部行业标准,由民政部发布。标准规定自1996年10月1日起,企业生产的普通腋杖要符合该标准的要求,同时也说明市场上销售的同类产品也要符合该标准要求。下面就标准规定的一些主要技术指标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张康  张舒 《前沿》2005,(7):41-43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已从流通领域的“反倾销”发展到生产领域的“‘劳工标准’市场禁入”。中国作为最典型的、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辨证地对待所谓国际通行的劳工标准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保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三讲”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三个“代表”的要求,其中的一个“代表”就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就提出了当前发展生产力的标准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无产阶级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进入历史舞台的。先进社会生产力就是机器大工业。无产阶  相似文献   

12.
幸福的标准     
作为广东省落实“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一经提出,“幸福”立刻成为社会各界最近热议的话题。“幸福广东”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政府为老百姓谋福利的目标。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说,幸福究竟有何标准?我相信很多的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感觉好,就幸福。幸福也是一种满足感,而满足感取决于自己对幸福的定位,也就是自己的幸福标准。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标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要想了解世界标准日,首先就涉及到标准化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沟通与联系更加密切,迫切需要的就是要建立起在国际范围内,大家都能共同遵守的、相对合理统一标准的规范,这就提出了标准化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国际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贸易的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建立国际标准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就是标准的国际化已成为全球普遍发展趋势。世界标准日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对国际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以促进国际标准化工作适应世界范围内各方面的需求,包括各国政府以及广大公众的需要,进而加强我们在一切行为规范中的标准化意识。 在第41届"让世界更畅通"世界标准日到来之时,我们期待中国残疾人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有没有道德标准,这一直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多数人的看法是经济学是“道德中立”的,说的直白些就是“缺乏道德”或“没有良心”,这种批评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把社会上出现的物欲横流、世风日下和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甚至将权钱交易、官员腐败等统统归咎于商品化浪潮。 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的假设,即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在经济活动中的唯一准则是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与生产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  相似文献   

15.
标准的高低     
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在香港举行。开幕式上,朱镕基总理发表了演讲,他说:我很少题字,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好,但我却为我国三家会计学院题了四个字:“不做假账”。他还说:“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有一位朋友跟我聊天,他说朱总理后边一段话很好,体现了高标准严要求,惟独对“不做假账”,这一要求,其标准是否太低了?他的意见我同意一半儿,而对于“不做假账”他视之为低标准,则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6.
防卫限度的适正性是正当防卫认定的重要环节。虽然在刑事司法解释中肯定了“必要说”的价值,但是“必要说”存在主观化、实质化判断的倾向,易滋生权利滥用,违反比例原则不能忽视。有必要对“必要性”标准进行限定,避免出现防卫权二次异变。“双标准说”从“必宜性”与“需宜性”双阶层视角对防卫限度进行严格把控。“必宜性”侧重于客观事实判断防卫的适正性;“需宜性”侧重于规范价值弥补该标准的先天不足,为“必宜性”判断提供补强条件,可强化防卫限度适正标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以来,人们对此做了很多解释。开始,人们认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后来,却说成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或者是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还有人对“三个有利于”的具体表述和具体内容提出种种问题。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呢?(一)邓小平同志的原意是什么?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1—2月巡视南方的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  相似文献   

18.
妇女发展的状况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否关心、重视妇女事业,也是衡量一个地方党政领导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这是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强调最多的一句话。今年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年。孟建柱同志深情地回顾了具有光荣传统的江西妇女在革命年代的卓著功勋。他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说过:中国妇女解放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这句话非常深刻。当年,苏区广大妇女创造的“第一等的工作”和“创造百万铁红军”的精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将永载史册,成为激励今…  相似文献   

19.
“有困难找人大代表,有难事找共产党员”7月1日,沙洋县官当镇五星村靠养鱼走出困境的黄明志、王民杰等3位农民,一大早就提着香烟、麻油,来到门上挂着这块特殊匾牌的共产党员、县人大代表郑华的家。“郑代表,今天是党的生日。”这3个农民见到郑华时说,“我们特地来感谢你帮助我们发家致富的。”“这是我应该做的。”郑华指着门上那块铜制匾牌,诚恳地说,“若是这样,我不就成了挂牌收礼吗?”了解他的人说,这就是他的性格:一个共产党员、人大代表为人民做点实实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也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人才思想。我们可以从孔子的“天地之间人为贵”看领导人才在中华民族腾飞中的巨大作用,从“管仲论相”看中华民族的雄才思索,从司马光的“德才全尽说”看中华民族的贤才标准,从姜尚的“八征”、诸葛亮的“七观”看中华民族的人才政策,从毛泽东的“红专论”、邓小平的“四有”人才观看中华民族的人才理想。因此,德才兼备是中华民族人才思想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人才理论的光辉结晶,也是选用领导人才的根本标准。今天我们识别和选用领导人才,就必须严格把握好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