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影响世界经济飘忽不定,油价动荡、股市波动、美元走跌、投资者犹豫不决,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主的世界经济在2003年增长将更加缓慢。而美国、英国不顾世界反战的呼声,撇开联合国,公然发起这场战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重了伊拉克拥有的丰富石油资源。通过战争从中东“掏油”,以捍卫“石油美元”地位。然而,美国经济能否因战争而获起色呢?  相似文献   

2.
“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这个论断并没有过时,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就是一场新帝国主义战争。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石油产地,控制伊拉克,就可以控制世界石油资源。但伊拉克石油开采权主要由欧洲公司和俄罗斯公司瓜分,美国发动战争可以重新瓜分伊拉克石油资源。不仅如此,战争还能恢复美国的经济,为垄断资本带来超额利润。  相似文献   

3.
这场战争不仅改写了萨达姆及伊拉克国家的命运与历史,也将改定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版图。美国在开战之前就声称,它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实行民主辐射,整合整个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为建立一个美国统治下的世界新秩序辅路。伊拉克战争轻易取胜,大大地振奋了五角大楼在中东地区推进民主的信心。对此,中东各国各怀心事。中东地区将陷入一种怎样的未来?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为谋求中东霸权和单极世界格局,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基本行为准则,绕过联合国而发动的一场战争。因此,这场战争在世界上引发的矛盾之多在冷战结束后是空前的。这些矛盾,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并受到世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控制中东战略计划的重要步骤。它具有政治“单边化”、经济“美国化”、化“透析化”、军事“非对称化”的特点。双方作战样式各有所长,战争将给世界格局、全球经济、生态环境、伊拉克人民带来重大影响。它对现代战争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5月 1日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联军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 ,但美国及其盟国在伊拉克还有许多任务尚待完成 ,其中包括恢复伊拉克的正常秩序、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创建一个民主政府以及追捕伊拉克已垮台政权的领导人。由于至今还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发动战争的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舆论认为 ,美国发动这场战争 ,更主要的是为了适应能源战略调整的需要 ,控制伊拉克的石油 ,为实施全球战略目标服务。一、美国能源战略的调整美国是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 ,自上世纪初特别是一战后就将寻求海外石油资源…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美国由于觊觎海湾石油,图谋夺取对中东产油区的战略控制,才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其实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前次海湾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使美国在外交上日益被动,国际社会在制裁与反制裁、禁飞与反禁飞方面的斗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了结伊拉克问题,卸掉外交包袱对美国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更为有利,也有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使美国深陷阿拉伯民族文化的"旋涡"、伊斯兰宗教文化的"泥潭"和大中东政治文化的"沼泽".美国的"伊拉克战争后遗症",源于其唯我独尊的"自信文化心理",根深蒂固的"扩张文化架构",急于求成的"功利文化传统",以及极端错误的"战略文化指导",对世界文化的走向带来了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聚焦世界     
《小康》2017,(21)
<正>THE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美国产油商意外发现新市场——中国两年前美国刚刚取消长达40年的石油出口禁令2017年1月对华日供油量就约达10万桶而4月和5月更是增加至18万桶/日,有消息指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石油价格相对中东更加低廉.目前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仍是主要对华供油国但据供应商数据今年中国进口美国石油总额或达10亿美元较去年的1.5亿美元有大幅提升.由于本土石油产量下降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进  相似文献   

10.
原油价格拥有令人不安的力量,中东地区往往是导火索。1973年的阿拉伯石油禁运、1978—1979年的伊朗革命,以及1990年伊拉克战争都引发了严重的石油危机。历史的教训提醒着人们: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和地理条件的易燃组合,有着巨大的破坏。随着抗议之声再次席卷阿拉伯地区,世界将面临新一轮的石油危机吗?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国际形势的发展,在中东地区留下了沉重的印迹,多灾多难的命运压得这个地区的国家和人民几乎喘不过气来。布什政府把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国家视为恐怖主义根源并施以强力打压,从而把伊拉克推向了战争边缘,使巴勒斯坦处境空前艰难,也把其他阿拉伯国家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9·11”事件注定中东命运多舛海湾战争结束时,美国的中东政策定位为“东遏两伊,西促和谈”。慑于安理会只准多国部队“解放”科威特而不准进入伊拉克领土的决议,美国未能摧垮被战争蹂躏得奄奄一息的伊拉克政权,使焦头烂额的萨达姆得以继续执掌政权,…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之战不仅开创了“先发制人”的先河,也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现有世界秩序,并将对未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虽然伊拉克战争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围绕战后伊拉克重建、石油资源的争夺、霸权与反霸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着,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为此,本刊特邀请专家从多个角度解析战后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变化与走向、大国关系发展的趋势及中东战略格局的整合问题,扫描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得失及战争所带来的人道、环境和生态灾难。同时,阐明我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一贯立场。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硝烟弥漫,萨达姆敢与美国布什叫板,靠的是什么?他除了靠中东地区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控制了国家最重要的权力工具—伊拉克情报安全机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发动的“倒萨战争”从军事意义上讲虽已基本结束,但战争除了对中东地区地缘政治产生最直接的深刻影响外,还沉重撞击了欧美传统的跨大西洋战略同盟关系,也在欧洲内部引起了空前的震荡。伊拉克战争对欧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围绕联合国发挥什么作用的斗争,实质是建立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还是维护联合国主导的多边安全体制。在这场斗争中欧洲力量正在重新分化组合,巴黎—柏林—莫斯科轴心初露端倪。法国、德国和俄罗斯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军事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伊拉克战争爆发前,法德俄3国坚决…  相似文献   

15.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对国际关系体系的巨大冲击。然而,几个月来,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的形势发展表明,美国尽管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但是美国仍然难以使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历史趋势发生实质性的逆转。  相似文献   

16.
3月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行动。美伊之战及战后美对伊“改造”将对中东局势、美欧关系和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美伊战争可能是继“9 ·11”事件之后对世界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美以维护自身安全为借口推行的“改造战略”和单边主义,将为世界和平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9·11事件发生后,小布什将中东和阿富汗视作国际恐怖主义的源头。为此,他首先在阿富汗发动了针对塔利班极端伊斯兰政权的战争,并在随后开始雄心勃勃推行其"大中东民主计划"——通过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在伊拉克建立西方式民主政体,正是该计划的核心举措。美国当时的军事行动虽然进展顺利,但其声称要建立的"可持续发展、自由、民主的新国家",却从未在伊拉克出现过。十年来,伊拉克宗教派别冲突和恐怖袭击从未停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014年6月,其国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04年国际形势进入乱后求稳的一年。美国单边主义在伊拉克战争期间过分表演后有所回调,美与俄、德、法等因伊拉克战争而受到损伤的关系开始着手修复,相互间又摆出了合作姿态。世界经济的普遍增长尤其令人增添了几分轻松。但是,世界在稳定中有动荡,大国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相对稳定的表层之下,国际时局依然暗流涌动,充满了不确定性。 伊拉克重建牵动全盘伊斯兰教 “我战故我在”的教义是伊拉克抵抗运动的精神支柱。所以,美国在伊拉克虽不会陷入“越南化”泥淖,但今年想要脱身很难。看点一美国2003年对…  相似文献   

19.
英国壳牌石油公司总部分别设在英国伦敦和倚兰海牙,1991年销售额为1038亿美元,利润额为42亿美元,雇员133000人,在世界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二位。九十年代初,伊拉克与伊朗之战,引起石油价格暴涨,严重打击了日本等发达国家。中东的动乱使石油供应受阻,但却给壳牌带来了机会。1990年,全球石油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24.1%,利润增长了11%。壳牌石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受益者,一跃趟过  相似文献   

20.
孙静 《中国减灾》2011,(2X):50-51
<正>近100年的世界历史,似乎就是国际霸权围绕地缘政治争夺石油储备的历史。石油的不可再生性,注定了它天然与政治联姻,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看完美国纪录片《石油战争》的时候,伦敦北海布伦特市场国际原油收盘在54.06美元/桶的价位上。据说这一价位也正巧符合石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