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伊拉克武装组织蒙面绑架美国及其盟国人质的做法,给这些国家的民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让美欧在反恐和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进一步加深,美国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3月11日发生的西班牙马德里爆炸案使得欧洲政坛风波四起。该事件让一向标榜反恐的西班牙人民党在3月14日的大选中出人意料地落败,受到了“西班牙人民的惩罚”。新当选的工社党首相萨帕特罗公开对外表态:“对伊拉克的占领是一场灾难”,要求美英“作出反省与自我批评”,同时宣布尽快从伊撤军,如今这一计划已开始实施。西班牙爆炸案和伊拉克绑架人质事件对英…  相似文献   

2.
吴召兵 《观察与思考》2003,(12):233-234
尽管布什政府百般掩饰万般狡辩,不争的事实还是摆在世人眼前:美国目前所奉行的伊拉克计划的彻底失败.美国不得不调整其对伊政策,提出伊拉克问题新战略,欲借助"伊人制伊"的策略来实现其整饬伊拉克的战略目的.2003年11月15日,美国抛出伊拉克政权移交时间表,承诺将在明年6月之前组建一个"具有完全主权"的临时过渡政府.  相似文献   

3.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是对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基本要求,有深厚的伦理道德蕴涵。在伦理意义上,党、人民、国家是客观的伦理实体;在道德意义上,新“四有”是应然的道德要求;在伦理决定道德意义上,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就是促进军人对党、国家、人民高度的价值认同。加强新“四有”要求的伦理学探究,对于重塑我军形象、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个月,美国媒体不断“泄露”军方针对伊拉克所进行的打击方案;中东地区的美军频频向伊拉克附近地区调动;海湾国家陆续对美国可能打击伊拉克进行表态;伊拉克则从外交和军事两个方面加以应对和防范。海湾地区局势一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美国发动第二次对伊战争似乎已经不可避免。美国为什么要积极谋划攻打伊拉克?对此,布什政府的有关说辞始终都是不能令人信服。而且,除了一贯追随美国对外政策的英国布莱尔政府外,它的西欧盟国非但不积极支持,反而颇有不满。至于阿拉伯国家,更是一片反对之声。既然在对伊拉克用兵的问题上国际…  相似文献   

5.
<正> 3月20日,富饶的两河流域又一次被炮火淹没,伊拉克战争在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终于爆发。美国法律使用的是无罪推定原则,但是美国的这次对伊战争却使用了有罪推定原则:伊拉克并没有威胁美国的行动,而美国已经预先假定伊拉克会威胁美国。美国总统布什在对伊宣战讲话中明确地说:“我们的海军、陆军、空军以及海岸警卫队、海军陆战  相似文献   

6.
“倒萨”运动紧锣密鼓,伊拉克上空战云密布,在一触即发的“第二场海湾战争”中,美国的私人军事公司被舆论称为是对伊作战的“秘密军队”。私人军事公司最早出现于1975年,美国弗吉尼亚一家军事建筑公司和  相似文献   

7.
美英情报部门称截获 萨达姆海外“密杀令” 2002年11月3日,英国《每日电讯报》透露,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日前已经命令其手下强大的情报机构,设法暗杀目前流亡在英国的伊拉克反对派领导人。萨达姆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美国和英国一旦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时,伊反对派趁势另立政府。而萨达姆的这一“密杀令”被英国和美国的情报部门截获。  相似文献   

8.
老任 《思想工作》2006,(7):46-47
伊总理马利基5分钟前知情6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突然抵达伊拉克进行访问,这次访问事先没有任何宣布。12日,布什乘坐“空军一号”连夜飞行了11个小时,才抵达巴格达国际机场,然后再乘坐美国军用直升机直接飞抵位于巴格达市中心防守严密的“绿区”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这是布什自从2003年11月访问伊拉克后第二次来访,也是马利基就任伊拉克新总理以来,布什首次访问伊拉克。布什在美国大使馆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等高级官员举行了会谈,讨论伊拉克局势以及美国对伊政策等重大议题。布什对马基利就任伊拉克总理以及伊拉克在民主政治进程中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程星原 《半月谈》2005,(4):85-87
伊拉克2005年1月30日举行了“后萨达姆时代”第一届立法会选举。根据伊选举委员会2月13日正式公布的结果.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的“伊拉克团结联盟”成为此次选举的赢家。获得的48%的选票,并有可能获得总理职位。什叶派主攻伊拉克是1000多年来什叶派首次在主要阿拉伯国家掌权。什叶派在伊拉克政坛异军突起不仅会导致伊国内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且将对伊拉克与美国关系、中东地区国家关系等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占领伊拉克并推翻萨达姆政权已经7个多月,但是伊拉克局势继续动荡,各种袭击活动此起彼伏,美军伤亡人数不断攀升,经济和政治重建进程也停滞不前。特别是进入斋月以来,反美武装活动进一步升级。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桑切斯等美国官员均承认,美国今后在伊拉克的日子将会很困难。美国在伊拉克处境之所以越来越艰难,主要是因为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犯了以下战略性错误。第一,对伊悍然发动战争,出师无名,占领也因此成了非法。美国指控萨达姆政权谋求发展和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国际恐怖组织相互勾结、对本国人民实…  相似文献   

11.
1月30日,伊拉克将要举行大选。这是伊拉克政治重建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然而,随着大选日期日益临近,伊境内安全形势却日趋恶化。人们怀疑,伊拉克大选能否如期举行?不断升级的暴力活动是伊大选的第一大障碍。大选之日在即,伊境内各种暴力事件此起彼伏,恐怖活动再次升级。1月2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接受采访时信誓旦旦地宣称:“伊拉克大选将如期举行”。但他同时不得不告诫当局,“大选前还会有更多暴力事件发生”。话音未落,伊拉克国民卫队的车辆在巴格达以北约80公里的拜莱德镇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20人死亡;第二天,…  相似文献   

12.
近来,国际社会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强烈反感不时可在联合国得到见证。较突出的一次是2月14日,安理会在听取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核查报告后,法国外长德维尔潘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进行了辩论,前者声称“今天对伊拉克动武是无理的”,应通过核查对伊“解除武装”,后者强调,核查受了“欺骗”,“必须保持武力威胁”。当天美《时代》周刊报道,法外长的讲话博得“满场掌  相似文献   

13.
布什总统等美国政要虽然表示欢迎伊拉克选举的结果,但语气中多透着苦涩与无奈。阿拉伯媒体认为,伊拉克什叶派联盟获得伊拉克过渡议会多数席位,并将在未来的伊政坛中占据主导地位,完全背离了美国要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亲美世俗化政权”的初衷,使美想在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样板”的愿望变得渺茫,甚至会最终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14.
对于美国准备对伊拉克动武,欧盟主要国家态度分为三类:英国基本上紧跟美国;法国与美国拉开距离;德国坚决反对。德国的态度同德国的大选形势有关,反映了德美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同时也是德国大国意识觉醒的表现。从8月上旬以来,德国总理施罗德、外长菲舍尔以及政府其他要员几乎天天都要在伊拉克问题上批评美国的政策。他们认为,伊拉克同“基地”组织没有联系,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伊核武器计划取得进展,因此打击伊拉克是“师出无名”。他们还警告说,美国的军事打击将带来严重政治和经济后果,并导致国际反恐联盟瓦解。德国政府表示,…  相似文献   

15.
推翻萨达姆,在伊拉克扶植一个亲美政权,进而牢牢控制中东事务的主导权,这是美国对伊政策的既定目标,是山姆大叔铁了心要实现的。 美国如何实现“倒萨”目标?经过去年一年的闹腾,人们现在大体可以看清华盛顿高层“倒萨”的三步棋路。  相似文献   

16.
“伦理”与“道德”是实践哲学的重要概念,从词源学上,二者具有相似性;在哲学史上,二者也往往被混用。黑格尔是最早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的哲学家,这一区分体现出了作为他律原则的“伦理”与作为自律原则的“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的辩证关系可为新时代的立德树人教育提供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实践理性。立德树人的任务是在健康的师生关系中实现道德文明的代际传递和科学知识的迭代更新,因此,在注重个体道德自我意识培养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师生伦理共同体或整个社会伦理实体的构建。只有实现伦理实体和道德自我的和谐共生,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各自的道德主体性,养成“求真向善”的德行,从而达到立德树人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打伊倒萨”之心可以说是由来已久的。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视为中东地区反美势力的领头羊,威胁着美国的声誉和美国在中东地区、特别是海湾地区的战略利益。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军事打击、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来压垮萨达姆政权,以便在伊拉克扶植一个亲美的政权。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国际形势的发展,在中东地区留下了沉重的印迹,多灾多难的命运压得这个地区的国家和人民几乎喘不过气来。布什政府把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国家视为恐怖主义根源并施以强力打压,从而把伊拉克推向了战争边缘,使巴勒斯坦处境空前艰难,也把其他阿拉伯国家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9·11”事件注定中东命运多舛海湾战争结束时,美国的中东政策定位为“东遏两伊,西促和谈”。慑于安理会只准多国部队“解放”科威特而不准进入伊拉克领土的决议,美国未能摧垮被战争蹂躏得奄奄一息的伊拉克政权,使焦头烂额的萨达姆得以继续执掌政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李建英日前就伊拉克战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美英对伊动武是蔑视国际关系准则的行为,给伊拉克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也给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带来了深远、严重的负面影响。 李建英说,美英对伊克拉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不合法的,非正义的,没有理由的。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最基本的内容。美英自己声称,发动对伊战争的直接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这显然是干涉伊拉克内政。他说,美国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伊动武,是对联合国的蔑视,是对联合国权威的损害。安理会规定,如果伊拉克拒绝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面临“严重后果”。大多数安  相似文献   

20.
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其首次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邪恶轴心”说,正式表明随着阿富汗反恐战事渐近尾声,伊拉克已经成为美国第二阶段反恐的首要打击目标。3月11日~20日,总统切尼出访英国与中东10国。其目的在于巩固美国和中东各国的反恐联盟,即说服阿拉伯各国支持美针对伊拉克的政策,成立反伊同盟,为军事打击伊拉克创造政治、外交和军事条件。然而,中东各国一致表示反对美对伊进行军事打击,使切尼吃了闭门羹。随后,阿拉伯国家联盟还在第14次首脑会议上推动伊拉克与科威特签定互不侵犯条约,迈出和解步伐,由此致使美军事打击伊拉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