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有一个关于“节俭的悖论”,就是节俭导致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减速,经济发展减速又导致贫穷,最终是节俭的手段与节俭的目的相悖。但笔者认为,从长远和全局看,所谓“节俭的悖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节俭应是社会经济持久繁荣的真正基础,而不是相反。其一,节俭对一个人或家庭而言,只是导致一个人的支出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而已,而并不是不支出,所以,由节俭导致的一个人的需求并不是减少,而是需求在不同时间段的重新配置。一个人有了储蓄,最终都是要花出去的,不可能一直留着不消费。若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没有消费完自己的储蓄,自己的后代最终也会消费这部分储蓄的。所以,所谓“节俭的悖论”,只具有静态的意义,但现实不是静态的,而是沿时间动态展开的。其二,节俭有利于家庭稳定。一个家庭选择节俭,有利于家庭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慌不忙。不注重节俭,既破坏了家庭美德,也破坏了家庭经济。因为浪费容易导致家庭经济拮据,也就容易导致家庭矛盾。从实际情况看,大凡注重节俭的家庭,大都生活的比较平稳。有了家庭稳定,也就有了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这种隋况下,就是有失业等情况发生,家庭也是一个好的缓冲器。因为若一个人冒险冲撞社会,家庭就是一个阻拦。而贫寒的家庭对个人冲撞社会的阻力就小,因为涉及的家庭损失成本小,阻力也就小了。其三,节俭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目前,我们保护环境,一方面是注重技术的改进,就是要提倡更环保的技术,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倡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是要减少生产量,降低发展速度;再有一个方面,就是要提倡节俭生活,因为来自生活方面的垃圾对环境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  相似文献   

2.
张旭 《小康》2012,(2):55-59
六成国人仍旧崇尚节俭、尽量储蓄五成国人愿为奢侈品压缩生活开支《小康》国人消费行为调查结果耐人寻味:一方面,国人依旧热衷于节俭和储蓄:六成以上受访者崇尚"尽量节俭"的消费观;八成以上受访者将月收入的10%以上用于储蓄。另一方面,2012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认为俭善奢恶 ,主张黜奢崇俭 ,节制消费。这种适合于自然经济的节俭观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评价奢俭、消费合理与否的标准应是个人目标、经济制度规范、社会规范的有机统一 ;提倡合理的消费支出 ,鼓励和引导消费 ,鼓励把储蓄转化为投资 ,能增大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收益 ,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虽然节俭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而产生的,但它流传至今不仅没有衰竭,而且历久弥新,其原因不仅仅是它有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非常重要的道德价值。对个人来说,“俭以养德”,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纯洁人生志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家庭来说,“俭以持家”,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目前我国个人拥有的储蓄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个人拥有的外币储蓄接近8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鄂璠 《小康》2013,(2):38-41
储蓄是中国人的"第一要务",四成人今年还要更多地储蓄,而要更多消费的人仅有两成。在"物价涨、消费高,钱包追着消费跑"的时代,收入"牵绊"了近六成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在能够促使自己增加消费的诸因素中,排在首位的也是收入增加。在"节俭"消费观的导引下,高达九成的人有网购经历,质量和价格,是最能"激活"中国消费者购买欲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6,(5)
正短歌低吟倡导绿色生活从个人角度来说,就要在思想上重视,树立不浪费的理念,在认知上要有一个崇尚绿色生活、弘扬绿色文化、践行绿色发展的思想;要在行动上配合,做到节俭行事,无论是"光盘行动"还是日常衣食住行,都要把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贯穿生活全过程;要在生活中监督家庭成员,形成绿色生活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入经济活动,尤其是与金融相关的经济活动日趋活跃,目前单一的传统储蓄品种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此,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最近推出了一系列个人金融理财服务,拓宽了传统储蓄的内俩与外延。个人金融理财服务由计算机操作,客户通过电脑画面观看,非常直观,个人理财服务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的节俭运动 1931年11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不久,人民委员会就发布通令,要求各级政府开展节俭运动,减少预算支出和杂费,裁减不必要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0.
数字天下     
中国人50%收入存起来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最近对 中国人的消费热情产生怀疑,指出 中国不仅是国家、而且是个人及家 庭的世界储蓄冠军——中国人平均 将其近50%的收入储蓄起来,而德 国人和美国人储蓄占收入的比例分 别为20%和14%。  相似文献   

11.
疯狂上涨的美国大学学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雨 《小康》2009,(2):77-79
大学的办学经费明显减少,美国家庭更因为景气不佳而削弱了支付学费的能力。几乎冻结的学生贷款也使学生和家长面临短期的资金困境。对于无数工作朝不保夕、储蓄与投资缩水的美国工薪家庭来说,供孩子读大学在未来几年将是更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王辉  张东辉 《求索》2010,(5):1-4
以收入或者消费的波动作为衡量不确定性的预防性储蓄研究存在缺陷,本文将预防性储蓄作为一种居民资产从储蓄资产中分离出来,利用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增长率的波动以及利率的波动与预期消费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且通过计算得出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占储蓄存款的比重高达83.7%,这充分表明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预防性储蓄是对未来较大不确定支出所做的准备,因此,减少消费、利率以及涉及居民大额支出的波动是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5月份和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两次调低存贷款利率。从央行或中央政府角度而言希望能借助利率杠杆的作用刺激我国经济走出低谷,刺激民间资本从储蓄状态还原到消费和投资状态,刺激生产经营者扩大投资规模和经营规模。但储蓄,投资变动能否真如利率调整之所愿呢? 利率与储蓄 首先,就储蓄而言,一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储蓄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资本形成。在较为完善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储蓄对利率具有高弹性:利率上升,经济主体会推迟消费,增加储蓄;利率下降、经济主体会减少储蓄,扩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14,(10):59-59
正汉文帝有两大优点,一是节俭,二是治贪。官员贪腐问题一向难治。要说贪污,还受点限制,伸出手去总要有点勇气。但受贿就不同了,是你伸手往我衣袋里塞银子,我连小拇指都不曾动一动,所以这病患得容易些,也格外难治。对于节俭的汉文帝来说,这事简直是不能忍,所以他发明了一个整治受贿官员的好方法,叫做"羞愧疗法"。  相似文献   

15.
孙晓青 《小康》2009,(2):24-25
当消费者举起节俭的白旗,倒霉的是高端消费领域。但对于走高端人群路线的餐饮从业者来说,品味的价值是他们依然坚信的。  相似文献   

16.
为大力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伊宁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在全社会汇聚起了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正能量,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 一.营造宣传氛围,倡节俭反浪费。在伊宁市电视台、伊宁市广播电台、《伊犁晚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加强对移风易俗、文明礼仪、节俭养德等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一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民一直表现出较高的储蓄倾向,农民按银行存款计算的储蓄倾向从1988年的2.57%持续上升到1994年的11.7%,随后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以上①,远远高于80年代前期。为什么我国农民会出现如此之高的储蓄倾向?这是无法用收入、利率和物价等因素来简单加以解释的。笔者认为,制度性因素在影响农民的消费决策与储蓄行为中必然地发挥了重要作用。1、制度变迁与农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制度变迁对个人预期最大的影响在于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8.
一、确立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有两个:我国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以及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这是因为:首先,全书从总体上按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以微观的市场主体一个人为中心,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本课侧重于分配领域。它从储蓄者角度,通过信用来参与国民收人的再分配。从这一视角,不难看出只有抓住银行的作用和公民个人储蓄的作用,才能找准它们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其次,本课介绍了金融市场中银行和保险机构的职能和作用,银行的分类,存取款的基本原则,储蓄、债券、保…  相似文献   

19.
《时事报告》2005,(2):12-13
逢五逢十的国庆日,对中国人来说,是值得热烈纪念的日子,然而,根据中央统一部署,55周年国庆严格把握“中庆”尺度,并提倡尽量节俭,不搞盛大庆祝活动。联想到在雅典奥运会期间,  相似文献   

20.
领导者的宽容,对实施有效的领导有积极作用,但如果超过了限度,对下属要求标准太低太松,对违反制度、纪律、原则的行为不教育、不处理,下属就会放松自己的要求,凭着个人性情干事,整个单位可能就会形如散沙。因此,把握宽容的“度”对领导者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