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督法的一项制度创新,是将人大监督情况向社会公开。监督法第七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监督法还规定,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年度计  相似文献   

2.
《山东人大工作》2007,(10):61-62
“今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这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最近出台的《关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情况向社会公开的若干规定(试行)》作出的规定。此举有利于把新闻舆论监督和人大法律监督有机结合,并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3.
监督法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包括政府、法院、检察院执行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情况.都要向人大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布。这是监督法的一个突出的亮点,人大监督工作向社会公开,对于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人大监督工策,人大常委会也可以从中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发现和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而又带有共性的问题,从而选准议题,把握重点.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4.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监督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这是我国法律首次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公开原则。这一原则,把人大监督的运行过程原原本本置于阳光下,敞开大门接受群众监督,广开言路动员社会参与,从制度安排上保障监督工作取得实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度监督计划初稿形成后,两次征求相关委员会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集常委会监督议题。特别是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市民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议。向社会公开征集常委会监督议题,是创新人大工作的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6.
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自2007年1月1日监督法施行以来,各地人大常委会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人民群众反映,对人大的监督情况还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7.
突出公开透明的监督要求,是监督法的主要特点之一。监督法规定,除“一府两院?的落实情况外.包括人大监督计划的制定、监督工作开展的各个环节、提出的意见都要求通报代表周知,并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8.
监督公开对各级人大常委会来说,是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机遇与动力,人大监督公开要实现"四个转变":从事后公开向全程公开转变,从单向公布向多维互动转变,从随意无序向规范常态转变,从间接公开向参与体验式公开转变。  相似文献   

9.
促进人大监督与论监督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督法的颁布不仅为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也给人大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监督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把舆论监督引用到人大监督机制中,增强了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监督法不仅在总则明确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而且在各章也多次对这种公开化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如,第六条、第十条、第十四  相似文献   

10.
刘东升 《人大建设》2023,(10):54-55
<正>人大监督的人民属性决定了人大行使监督权的过程就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扬民主、维护人民利益的过程。人大监督坚持向社会公开原则,广泛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真正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人大监督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这既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人大监督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以来,镇平县电视台每晚都连续播放的《跟踪监督》栏目吸引着全县广大群众的眼球。这是该县电视台正在对县人大一年一度的"一府两院"年度工作评议后部门整改落实情况,实时向社会公开报道。如此"高调"监督,在该县不是第一次。如何提高监督质量,实现有效监督?镇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凡斌认为:"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人大放弃监督就是‘自废武功’,消弱监督就是失职缺位。只有坚持‘铁腕’有为监督,人大才会有位、有威,依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监督法的正式施行,各级人大常委会越来越多的监督工作将依法向全社会公开。可以说,人大监督已进入一个新的层面,那就是"阳光监督"。从监督法的制度设计看,公开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情况和"一府两院"接受监督的情况,目的是走出权力机关"小监督"的圈子,构建一个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大监督"格局。这既是监督法立法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人大应该对市民关注的哪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监督?贵州省贵阳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公开向社会征集监督内容,欢迎百姓点题。据了解,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所征集的内容,主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其他需要人大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予以监督的问题。经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监督法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要向社会公开。贯彻落实好这一规定,既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责任和义务,又是保障人大监督效果的有力措施。笔者认为,各级人大常委会应站在贯彻实施法律的高度,采取三项举措,切实  相似文献   

15.
今年,福海县解特阿热勒乡人大进一步强化监督职能,结合实际出台了《解特阿热勒乡人大对政府及七站八所工作监督的暂行办法》,联合乡纪检等部门成立了监督领导小组。该乡人大结合“作风转变年”,今年分两批对四个站所的工作进行监督评议外,选定了乡政府一民一汉两位副科级领导。对他们的工作、学习、思想作风、廉洁自律情况及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情况开展重点监督评议活动。采取了公示评议单位、领导名单、公开评议条件、邀请社会监督员等  相似文献   

16.
《人民政坛》2010,(10):44-44
<正>《人民政坛》编辑部:人大监督公开有利于保障人大代表和公众的知情权,激发公众关注和参与人大监督的热情。从实践来看,人大监督公开存在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和明确、代表和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公开的载体较为单一、公开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应该如何有效作为,监督本级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监督公开?  相似文献   

17.
公民旁听人大会议:价值、内涵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自2007年<监督法>施行以来,各地人大常委会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人民群众反映,对人大的监督情况还是知之甚少,甚至部分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对人大代表要不要接受监督、由谁对其进行监督和如何进行监督等问题,也缺乏清晰的、足够的认识.设立旁听席邀请公民旁听是人大工作向社会公开、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之一,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人大代表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不少地方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为体现更多的民主性及对人大代表的尊重,纷纷聘请人大代表作为“社会监督员”、“行风监督员”等,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实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将这些人大代表的照片、基本情况以及监督职责等悬挂于本单位显著位置,配以“请代表监督、让人民满意”等宣传语,并通过新闻媒体,将此形式作为本单位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严格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新模式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公开,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也将此方式作为拓宽人大监督渠道、增强人大监督力序的新举措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改进政务公开强化人大监督□魏凯从健全人大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讲求监督实效出发,在政务公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工作报告,要做到客观、全面、真实,避免报喜不报忧,特别是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上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监督法将公开作为人大监督的一项基本原则予以确立,这是影响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一件大事,是体现并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次重要落实。但任何一项好的制度安排,都需要回到实践的土壤,才能扎根。人大监督的公开,同样如此。其实,人大监督的公开化,已有多年的实践探索,监督法意义在于将此法制化,使人大监督公开成了一项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当下,贯彻人大监督的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