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时期斯洛伐克民粹主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政局剧变后,中东欧国家开始了多重转型进程,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等诸多领域.如今,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已成为北约与欧盟成员国,但具有激进性和煽动性的民粹主义在这一地区得到复兴,而斯洛伐克的民粹主义最为成功,影响也最为深远.本文从民粹主义在斯洛伐克的表现形式、长盛不衰的根源、对政治转型的影响以及中东欧背景下的特点等方面探析转型时期斯洛伐克的民粹主义.  相似文献   

2.
国内有关东欧国家政治转轨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东欧地区风云骤变 ,各国共产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 ,社会主义政权毁于旦夕之间。对于这一史无前例的事件 ,国内专家和学者给予了相当的关注 ,编撰了《东欧剧变纪实》、《东欧六国纵横》、《东欧剧变之后》、《东欧剧变与执政党建设》、《历史剧变——社会主义的挫折及其教训》、《谁主沉浮——对社会主义的回顾、思考与展望》、《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东欧演变的历史思考》、《苏联东欧剧变与马克思主义》等著作和《东欧民主社会主义探悉》、《东欧剧变的民族因素》、《东欧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的教训》、《东…  相似文献   

3.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进入经济转型期.这些经济转型国家,均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也无法绕过的艰巨任务,即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4.
50年前发生的匈牙利事件与20世纪后期发生的东欧剧变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1956年匈牙利事件为背景审视东欧剧变可以使人感悟更深。作者认为这两件事发生的原因是同一个,那就是东欧各国对战后强加给它们的“斯大林主义”一直无法接受,因而这些国家不时发生政治风波,直到1990年前后它们彻底改变了社会制度。因此,可以说,早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就已拉开东欧剧变的序幕。作者还认为,东欧剧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应该从文化、历史的层面去寻找。东欧国家处于基督教文化圈,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都更接近西方,对欧洲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的意识形态更加认同,因而在战后几十年不顾苏联的压制,不断要求改革社会制度和争取“回归欧洲”。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面对转型初期的困境,各转型国家迫切需要一种合适的经济理论范式来指导经济转型进程,实践的需求催生了转型经济学这一全新的学科.  相似文献   

6.
二十国集团的转型选择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催生了二十国集团(G20)机制的升格,3年后的G20正处于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转变.在此转型过程中,G20内部的不同群体因利益和理念差异而对转型具有不同的看法,从而需要在发展方向、指导思想、组织机制、议题设置及其有效性、合法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整合.中国逐步形成了其关于G20转型和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思路,正在努力通过G20转型而推动国际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7.
秘鲁经济转型中的“经济外交”张怀林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冷战的结束,世界由两极“军事争夺”转向多极“经济竞争”,“经济外交”成了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为适应这种潮流的发展和其本身经济转轨的需要,秘鲁实行以“经济外交”为主轴的“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有关中东欧研究的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前的东欧剧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自那时以来,国内外学界在中东欧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近年来,国内有关中东欧的研究,逐步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态势,其研究也更趋理性和客观,反思和总结的意味更浓.  相似文献   

9.
1917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低谷。随着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与崛起,再次激发了学者研究十月革命史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研究是大约最近20年来国际学术界新兴的一门学科知识领域。20世纪最后四分之一世纪里,几乎在世界各地都相继出现了一股民主改革的浪潮。首先是自70年代中期开始,南部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欧洲最后几个权威主义政权发生了更迭,随即拉丁美洲前殖民地国家的军人独裁政权也相继倒台。80年代中期发生在菲律宾、韩国的政权更替则宣告了东亚地区民主化进程的开启;而紧接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这股民主化浪潮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1.
从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东欧中亚经历了政治、经济转轨的困难时期,目前一些国家已进入或开始进入现代化进程,面临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在俄罗斯内部,各种思潮涌动,围绕国家进一步发展道路展开激烈争论。梅普当局重提国家  相似文献   

12.
西方非政府组织虽然强调其公益性、民间性、非政府性和公正性,但是回顾整个冷战历史,非政府组织有意无意成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平演变"的工具,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前几年,东欧和中亚地区发生的"颜色革命"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继续.在这次革命中,非政府组织再次成为西方民主战略的急先锋,对东欧和中亚的...  相似文献   

13.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标志着世界市场社会主义改革遭遇重大挫折,东西方的学者对此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从所有制结构这一根本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是理解这些国家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失败原因的关键,为此我们构造了一个混合经济结构的演进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苏东与中越等转型国家市场社会主义改革的路径出现巨大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20年后,几乎所有的前共产主义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然而,仍然有些转型国家在这一进程中落在后面,其中就有前苏联的5个中亚加盟共和国。对于这些既不同于俄罗斯和东欧,更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来说,实现转型没有明显的参照模式。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在东亚地区取得成功的“发展型政权”是否也能够为中亚经济体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后,确立并实现西方宪政民主制度成为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目标诉求。然而,近20年的政治运作实践表明,吉至今非但没有建立稳固有效的民主制度,反而陷入了"民主—专制"的怪圈之中,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政权体系脆弱不堪、宪政危机不断、政府更迭频仍、政局动荡不安、政治运作非制度化等一系列劣质民主因素。本文认为,导致吉民主化政治转型产生上述恶质因素的深层根源在于部族主义这一传统政治文化,而相关分析视角在国内学界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16.
东欧剧变已经10年。10年来,这一地区由剧变引发的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民族冲突急剧增加,不仅导至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多民族国家的解体,而且使巴尔干地区战火绵绵,至今东欧地区的民族矛盾仍呈趋复杂尖锐之势,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20~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国际学部主办、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第21届国际问题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俄罗斯总统选举及其未来走势",着重讨论俄罗斯2008年3月新一届总统选举之后政治、经济、外交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前景和走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致开幕词.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主持.  相似文献   

18.
波兰剧变的一个客观结果是滋生了剥削阶级和权贵阶层 ,同时产生了大量失业和贫困人口 ,进而出现了制度及阶级性的贫富分化 ,贫富问题亦由此发生了质变。这在东欧剧变国家中也普遍存在。其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后所导致的社会阶级及阶层的重新划分和剥削的复归 ,实质在于制度性的对财富不公正占有。波兰及东欧诸国出现的贫富问题值得研究 ,同时也是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9.
1989年政局剧变后,民主德国实行制度上的某种转变.仅在政治取向上,民主德国放弃共产党即德国统一社会党一直对国家事务的绝对领导,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德国统一后,原民主德国地区(德国东部或"5个新联邦州")全面采用联邦德国政治制度.十多年过去了,德国东部新旧政治体制"转换"早已结束,从宪法和法律上已完全实行联邦德国政治制度.但是,要按照联邦德国模式在德国东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民主"政治制度,则仍有一个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德国东部政治制度转型尚未完全结束.德国现任总理施罗德称,"路仅仅走完一半".人们通常也说,德国统一十多年了,钢筋水泥筑造的"柏林墙"早已被推倒,而一堵无形的"墙"依然顽固地遗留在许多东德人的头脑中,即"新"的政治制度尚未为他们所完全接受,尤其是地区差异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差异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调整和磨合.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的20多年来,这一地区的国家继续处在激烈的变动中。从社会变革的角度来说,这种变动意味着从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演变;从民族国家形成的角度来说,这种变动意味着大多数国家从一个国家内的行政区域向独立国家转变。时至今日,这些国家的社会转型过程还没有结束。同时,随着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进入大变动、大分化、大改组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