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笑蜀 《法制博览》2009,(8):39-39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的历史时刻,高层公开呼吁不折腾,语惊天下,耐人寻味。 改革前的当代史,大体可以归纳为一部折腾史。总有一种力量让你不能静下来,把你卷入变幻莫测的政治狂飙之中,去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斗到饿殍遍地,斗到冤魂遍野,斗到天怒人怨。大好时光都被荒废了,等到国门大开,才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自己的世界真无奈,以至于有着三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这时连“球籍”竟然都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2.
汪金友 《法制博览》2009,(12):38-38
10岁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读错了一个字。我马上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这个字你读错了。撑应该读‘cheng’,不读‘zhang’。”老师很不高兴:“你怎么知道我读错了?”“昨天晚上我哥就告诉我这字怎么读了。”“那等我回去查一下字典吧。”从那以后,这个老师就不喜欢我了。尽管我在班里考第一名,她也不表扬我。  相似文献   

3.
小幽默     
数一数二两妇聊天,谈到儿子的功课。一个问道:“你儿子的数学成绩如何?”“老师说他的数学是班上数一数二的。”“我儿子的老师也这么说。”第一个接着说,“他数到三以上就弄错了。”找个好名字一个老太太把一张有奖征答优胜者的名单的报纸翻来翻去,左看右看,我不禁问:“老太太,你找什么?要我帮忙吗?”“不用了,”她笑了:“我只是想替孙儿找个好名字。”  相似文献   

4.
谁比谁好?     
这天晚上,我正为老师布置的那篇作文而头痛,窗外突然飘进一阵嚎声:“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过得比我好……”天! 楼下的陈大叔是个体户,买了卡拉OK之后,每晚总不忘开两小时的“演唱会”,我们这些左邻右舍也唯有照听不误。你听,今晚又准时开演了。虽然楼下面“吵(涛)声依旧”,但作文还是要完成的,我只得耐着性子继续爬格子了。不过在陈大叔那强大的声浪刺激下也不免有点精神恍惚。写着写着,一不小心便走了神,仔细一看,只见作文纸上赫然写着:“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无奈,我只好掷笔长叹:“唉,陈大叔,到底是谁过得比谁好呀?”[  相似文献   

5.
王小柔 《法制博览》2010,(14):62-62
哪类人算白领我到现在也不清楚,他们就像当初的文学青年一样,本来是对少数人的尊称,后来满大街都往外冒文学青年的时候,这个称呼就不值钱了,再后来你要夸谁是文学青年,对方会把眼睛一瞪:“你才文学青年呢,你们全家都是文学青年”,好像我侮辱了他们祖宗三代。目前白领也有这个趋势,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正像地沟跑水一样咕嘟咕嘟流得哪都是,你要不把他们当白领他们就跟你急。  相似文献   

6.
《工会博览》2024,(6):50-51
<正>工作遇到难题,环顾四周竟无一位同事愿向你伸出援手;部门组织团建,你最后通过朋友圈聚会照才“被通知”……不知身为职场人的你,是否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这种境况。如果是的话,你很可能遭遇了“职场排斥”。所谓“职场排斥”,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所感到被他人忽视、排挤甚至是拒绝的现象。尽管“职场排斥”是个体主观判断,但凡只要有了被“排斥”的感受,便会对身心产生负面影响,继而影响工作。  相似文献   

7.
夏红 《工会博览》2004,(11):71-72
等了有十几分钟,大师还真回了电话。他懒洋洋地说:“你有没有搞错啊?现在才五点呀!你睡不着觉,也不想让别人休息好是吧?可你要明白,我如果休息不好,哪有精力为你排忧解难?”鲍春花忙说:“对不起,我是让  相似文献   

8.
正1月4日,星期六,农历腊月初四,离2014年春节还有27天。早晨起床后不久,杜老师就一个人换乘几站公交车,再坐地铁从天通苑北站出发了。他要到王府井附近的一个市场去买大虾。出门前,老伴儿鹿崇云老师问,非要去那么远吗?杜老师说,你整天在外面,家务事不知道。那个地方的大虾质量好。"你不是说要给孩子们做一个你新学的白菜大虾嘛,我去买点好的。""好,好。"两位老人简单对话以后,丈夫杜老师出门去采购,妻子鹿崇云老师在家开  相似文献   

9.
李益生(中学教师):我的日子不算过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说给你听,你会以为我假惺惺喊穷。你别以为我平时穿得总是那么整齐,手头一定很宽绰,那是因为我当老师,不能穿得皱皱巴巴。我两口子都是教师,两人每月工资加补助等共180元左右。我有一个小孩,临时请了个小保姆,钱要掐紧了才够用。我不懂物价学,但我感到物价这东西很奇怪:一斤好的苹果一元五角一斤,一斤好的菜心要五毛钱。当然,这是淡季的价钱,但淡季也要吃呀。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要转型?”一名在京某机构供职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山西籍青年学者透过镜片盯着记者反问,“你说为什么要转型?你以为乔家大院乔致庸的故事发生在今天?你不知道现在山西的煤商挣了钱全跑北京上海深圳甚至英国加拿大去了吗?你当记者的知不知道什么叫对未来有信心?再不转,山西就彻底没戏了。”  相似文献   

11.
东瀛谋生记     
德君,广州某高校助教,两年前赴日本,在语言学校就读一年,现在筑波大学读研究生,闯东瀛的感受正如齐秦的一首歌:外面的世界很精采,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两年前一个炎热的夏日,德君在校园里空荡荡的球场上独自打了一会儿篮球,回到宿舍看见一封来自东京的信,信中的朋友问他,你想不想来日本?那时,莫名的出国热正象盛夏一样使人坐立不安,德君在凉水龙头下冲了半个小时,就决定了。一年后,德君成了成千上万个赴日自费留学生中的一个,站在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的他是这副样子:  相似文献   

12.
北京,有很多世界第一,其中有一个,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享受着它,却浑然不知,它,是“北京天文馆”; 北京,在很多方面的发展与世界同步,其中有一个,我们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却浑然不知,它,是“北京天文馆”; 人类,从哪来,到哪去?我们穷经皓首不得要领,有个“朋友”言简意赅地告诉你,它,是“北京天文馆”.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时,这个故事“很古老”了,那时候,北京有名的十大建筑还未建成. 1957年9月29日,与北京动物园隔路相望在北京西直门外大街西端的北京天文馆建成,它一下子就成了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新中国成立不足十年,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北京十大建筑都还在设计施工阶段,新中国为什么早早地在首都北京要建设这座耗资不菲、世界领先的科普园地?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4,(24):11-11
<正>"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它其实是人类弱点的一个形象比喻。问题:为什么当"锅里还是温水"时,"青蛙"不早点往外跳?在饥饿年代,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被饿死的风险,因而千方百计要吃饱肚子。"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少吃一顿饭,强烈的生存焦虑就会随之而来。但当温饱代替了饥饿,我们对肥胖的风险却不是那么敏感,因为你的身体不是因为哪一顿饭而胖起来的,它是长期地、缓慢地、不知不觉地储存了过剩的,甚至是有害于自身的能量。  相似文献   

14.
等了有十几分钟,大师还真回了电话。他懒洋洋地说:“你有没有搞错啊?现在才五点呀!你睡不着觉,也不想让别人休息好是吧?可你要明白,我如果休息不好,哪有精力为你排忧解难?”鲍春花忙说:“对不起,我是让她给弄胡涂了,一夜没睡,懵懵懂懂,  相似文献   

15.
S厂的刘秘书在“AP指挥棒维修中心”门前徘徊了好一阵,终于鼓足勇气,推门而入。“我是来修厂长的指挥棒的。”高博士问:“为什么要你来?厂长本人呢?”秘书说:“我觉得厂长指挥棒很有问题,照这样下去,我们厂非破产不可。但厂长自信得很,根本听不进下属的意见,绝对否认他指挥有误,不能想象他能亲自来修理他的指挥棒……”“唔,你具体谈谈厂长指挥棒的问题。”“我看我们厂长是在瞎指挥,这件事没干成,又干另一件;计划一改再改。比如,厂长心血来潮,要在办公室门前的那条路装暖气水管,路面填平后不到  相似文献   

16.
那天,我们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联欢。奇怪,我们中学生活跃得很,而那些哥哥姐姐们却显得有点拘谨。几位大学生朋友的话令我惊讶,他们说,他们有点自卑,觉得当教师没出息,是没办法才上师院的。我感触很深。从小,我就立志将来要献身教育事业,做一个出色的人民教师。可是,看看我们的老师,看看我们的社会,我问自己:当老师就真的那么好吗?整个社会真的从根本上关心了我们的老师吗?尽管报纸一再渲染,要提高教师地位,可实际上又有多少提  相似文献   

17.
在香港一个宽阔明亮的展览大厅里一次竞争激烈的车床招标大会正在进行明亮的灯光下,一排排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生产的车床十分耀眼英国抬出了“刚性好、操纵灵敏”的世界王牌“地球牌”;日本人赶紧推出他们以“噪音低、精度好”享誉世界的“马扎克”。个个厂商都争相诉说自己的车床是你的最佳选择”等等,招来了众多的主顾驻足围观。而大厅的另一角,广州机床工具公司的几部车床尽管在不停地“削铁如泥”,一时还是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18.
人们有时把孩子称之为“小皇帝”,现在,“小皇帝”拿起了指挥棒,你且看娃娃们的本事。"嘎-"一阵令久毛骨耸然的刹车声响过后,司机慌忙跃出驾驶室,脸色瞬间白如一张纸!几米外,一摊血肉,倒下了一个背书包的小学生……这是1984年3月3日发生在广州市东风西路的一场交通事故。小孩子当然不知道'死"字是怎样写的,尽管当母亲的和老师千叮万嘱:"过马路要小心呀!"交通事故仍频频发生在小孩子  相似文献   

19.
D君初到日本,觉得日本人好礼简直过了分。你在地铁中不留神踩了旁人一脚,还未等你转身致歉,对方已经先说话了:“真对不起,让你连放脚的地方都没有了,真是过意不去!”反应不快的人,也许不知该说“不要紧”还是“对不起”了。一次,D君在东京骑自行车穿过一条街巷,D君的车险些撞上一个小男孩,冷汗刚出,只见斜刺里跑出一位妇女,显然是男孩的妈妈。D君暗想只怕是官司来了,忙下车,欲做直角鞠躬之举,哪料那位母亲动作更快:“孩子挡了您的道,真对不起,误了您的事吧!”标准的礼节,柔柔的歉语,小男孩也与母亲一道鞠躬致歉,D君被真正感动了一次。  相似文献   

20.
黄佟佟 《法制博览》2011,(14):66-66
顾城说,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运中。整个都是,有什么你还舍不得?地震那天恰好离开新西兰,在新西兰的几天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温泉之乡见到的一位毛利雕塑家。他的家在湖边,从外面看很普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