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叫尹德明,是镇远县蕉溪镇郎洞村人.2017年,我当选郎洞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发展,我倍感责任重大.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村"两委"没有办公场所,群众办事极不方便.上任后,我带队到各村民组调研,最终选定原郎洞小学校舍为村级活动室,并得到了蕉溪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按照党支部"八个规范化"建设要求,我们对校舍进...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20,(19):76-76
我叫陈万军,是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干部,2019年6月,被选派到册亨县丫他镇田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初到田坎村时的忐忑与压力至今记忆犹新。田坎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因听不懂苗语导致与群众沟通不畅让我很沮丧。见此,村党支部书记王祖辉经常安慰我说,不用担心,慢慢来,虽然田坎村是苗族村寨,但是大多数村民也会讲汉语,大家熟悉后就好了。  相似文献   

3.
2008年,我当选湾滩河镇新营村村支书时,村集体一分钱都没有,就连办公室都是租用的。面对全村2700多名群众的期盼,我决心顶起新营村一片天,带领群众实干苦干,改变这种困难处境。我始终认为,没有发展,什么都是空谈。上任伊始,我提出“建一个贵阳周边最大的斗牛城,我个人借款50万元给村里,一分利息都不要,赔了算我的,赚了算集体的!”大家都表示支持。于是,我带领村支“两委”到凯里、普定、麻江实地考察斗牛城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在2013年换届选举中,我以高票连任小沟村党支部书记。这既是小沟村党员群众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这个小沟村"当家人"的肯定和鞭策。担任村干部的16年来,我始终牢记并坚信:"农村工作不能光说不干,更要带头干出个名堂来,要让群众信任你"。针对"行路难、灌溉难、吃水难"等问题,我把目光聚焦在"一事一议"  相似文献   

5.
失而复得     
郝国娟  刘昕 《先锋队》2014,(5):21-21
群众有难题怎么办?阳光农廉网来帮忙。为给群众搭好桥,不惧天南海北"忧"。"真是太感谢了!没想到我一个外地人,就打了一个电话,仅一天时间,困扰了我多日的难题就得到了解决,阳光农廉网真是有求必应!为群众办好事,就是咱老百姓的贴心网啊!"这天,芮城县阳光农廉监管大厅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感谢电话,电话那头北京人感激的心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32岁,担任了修文县谷堡乡平滩村村委会主任。就在那一年,我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支书、主任“一肩挑”,对我而言,担子不轻,每天萦绕在我脑海里的是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7.
我从2001年当选解放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11年,11年来,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支持,让我坚定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治好一个村靠什么?读了贵刊第8期《走进党支部》栏目的3篇文章,我找到了答案:只有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才能为群众谋幸福。被人称之为“草帽书记”的怀柔区喇叭沟门乡中榆树店村党支部书记彭兴利,和我是老朋友了。今年中秋节前我去采访他时,乡亲们说,自从他1989年当上书记起,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没变的是彭兴利“艰苦朴素。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高文村有2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有111户546人,是一个壮族聚居村。虽然村子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植被茂密,但过去一直是从江县穷得出了名的地方,群众生活十分贫苦。如何改变"捧着金碗讨饭吃"的现状?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11年,我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走寨串户,及时了解村民最迫切的需求,帮助干群换脑子、理路子、出点子。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尊重群众的意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牵头村两委干部科学合理地编制了《高文村贫困农户产业扶贫发展规划》,确定了果树种植、生猪饲养和  相似文献   

10.
孙铭苓 《党史博采》2009,(12):51-51
<正>平山县两河乡西岳村距离平山县城6公里,全村共有人口1500多人,党员54人,耕地面积1500亩,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三喜,从1988年起就在村两委任职,先后担任过该村的副书记、村长。2003年,凭借扎实的群众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李三喜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  相似文献   

11.
我叫史小雨,今年53岁,从1995年4月开始,在武陟县西陶镇西陶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这期间体验了农村工作的艰难,体会了农村干部的艰辛,长期在农村摸爬滚打,我深深感悟到:群众心里有杆秤,谁轻谁重心自明,如果你能把群众的事当事干,敢于吃亏,不怕吃亏,群众就把你当人看,群众就会与你心连心,  相似文献   

12.
周居霞 《实践》2014,(1):33-33
<正>在乌审旗嘎鲁图镇神水台村采访,听到许多村民把他们的老支书朱广宇挂在嘴上:"支书得那么大病还为大伙操心,咱得让他省点心哪。"当朱广宇笑呵呵地站在记者面前,那高挑清瘦的样子的确像是大病初愈,可他的热情开朗却让人感到他很潇洒很帅气。安排好记者的饭菜,他对记者说:"你们先吃啊,老伴来电让我回家吃饭哩。"自从2010年做了胃癌切除手术,他每天要吃五顿饭,贤惠的妻子,每天煲汤熬粥为他调理。"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好好干一把"朱广宇今年61岁,1977年退伍,在当时的乡政府任供销社主任,退休后回到神水台村。他助人为乐的美名早已远近闻名,比如他常把化肥农药赊给生活困难的乡亲,甚至赔上本、  相似文献   

13.
2005年9月16日 晴 今天去唐家冲村参加该村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这个会是我要求开的。前几天,唐家冲村党支部书记李玉轮到镇里来找我,反映该村部分群众强烈要求将村里10来万卖树款分配到户,村干部拿不定主意要求镇党委帮助协调处理。  相似文献   

14.
靳毅刚 《先锋队》2012,(19):40-41
盂县西烟镇素有"西野云禾"之美誉,南社村则是西烟镇的第一人口大村,全村共有550户,1760口人,5200亩耕地。1999年以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共建和谐家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群众逐步走向富裕,村子年年都有新变化,一年一个新台阶。12年来,全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4倍,去年达到5000元。村风正,民心齐,干群关系融洽,一个500多户的大村,就像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群众都说,南社村之所以有今天,全靠有一个团结有力的党支部和一位可敬可佩的党支部书记。2006年至2011年,该村连续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红旗村"称号,2008年分别被阳泉市委、盂县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被阳泉市委、市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同时还多次被有关部门授予"文明卫生先进村"、"文明生态示范村"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赵万银2007年被选为省十一届人大代表,2008年更获得"全省廉政民心党支部书记"称号。  相似文献   

15.
“我生在老官陈,长在老官陈,我就要为老官陈的群众办点实事。”这是陈青刚在担仟老官陈村党支部书记时说的话。17年来,他脚踏实地、心系群众,一直在默默无闻地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相似文献   

16.
水清  盈组 《支部生活》2007,(10):9-10
"舍小家顾大家,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灾难突然降临时,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这一席话出自盈江县盏西镇姐坎村党支部书记帕安华之口,让人觉得特别有份量。  相似文献   

17.
石雷 《共产党人》2011,(11):22+20
<正>入夏的彭阳,清凉而宁静。道路两旁的杨树挺拔秀丽,披上新绿的山梁处处显露着盎然生机。离彭阳县城不远的古城镇任河村曾是解放宁夏战争中任山河战役的战场。这里的村民纯朴善良,传承着革命老区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杨生科,土生土长的任河村人,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农村憨小伙到一个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他凭着一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实干精神和  相似文献   

18.
“种粮吃饭、养鸡称盐、喂猪过年”是我们龙场村过去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担任三都县大河镇龙场村村党支部书记后,我决定带领群众摆脱这种贫穷落后的生活,把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如今,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村班子凝聚力增强了。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油橄榄,按照2009年的收成估算,收入30多万,人均在4000元以上。"陇南市武都区石门乡草坝子村党支部书记、村油橄榄协会会长李栓信高兴地说。近年来,草坝子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创建"支部+协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与协会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逐步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草坝子村共有群众286户,是石门乡第一大村。以前村上群众主要种植  相似文献   

20.
1984年元月,我放弃在部队继续服役提干的机会,毅然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八弓镇界牌村,决心改变“有女不嫁界牌郎,天天都是吃杂粮”的界牌旧貌。1995年我当选为界牌村党支部书记。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着力做好四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