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业投资的总体特征是:国家和地方财政中支出的财政支农资金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银行信贷投放重点向非农倾斜;集体对农业投入无能为力,乡镇企业“以工补农”资金大幅度下降。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1>财政“分灶吃饭”使日益增强的地方财力在片面追求产值翻番的冲击下,过份向周期短、见效快、产值高的二、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财政制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税制,分税下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划分实际上是“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的延续与完善,延续,是因为财政包干制比原来的“统收统支”有很大进步,克服了财政“吃大锅饭”的种种弊端,完善,是因为“财政包干”“分灶吃饭”产生了新的不平衡,新的不平衡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所占比得急剧下降,而经济发达地区财力大增,出现了“拥财自重”“诸侯经济”势头,不利于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发挥,另一个不平衡是地方政府之间财收入差距拉大以及居民之间收入不平衡,分税制适当增加了中央财务,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年的不平衡,但对后一个不平衡,仅分税制却难以解决,这就需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以解决,本文仅就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核算方法及其关条件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来,一些人士纷纷就速度、产值发表看法,摘要如下:从一些地方经济运行速度情况看,盲目追求速度、产值的问题确实存在。明显表现是经济增长目标层层放大,省高于全国,地(市)高于省,县(市)高于地(市)。有些地方上半年GDP增长7%都不到,却还在一遍遍强调要确保完成全年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目标;有些地方为增加出口,不惜压价竞销;生产积压产品的情况比前两年少了,但也远未绝迹。 确保经济较高增长与盲目追求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发展民族经济壮大地方财政宁海珍随着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分税制,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极大地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理财的积极性,使国家财政收入有了显著增加。但同时也给地方尤其是民族地区财政带来了新的压力。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  相似文献   

5.
我国财政分权始于1980年的分灶吃饭,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才逐渐形成规范化的体系。在这种分权体制下,形成了地方政府竞争的局面,这种竞争带来的效应有利有弊,如:促进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的多样化竞争能减少财政支出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宏观经济稳定性失调,非理性投资,地方政府推动型投资过热,地方市场分割等。选取了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这两个效应进行讨论。在我国现行分权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并存,但随着制度的完善,地方政府以及各地方企业认识上的进步,地方竞争的弊端将越来越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凸显。  相似文献   

6.
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日益凸显,必然形成其在既定约束激励机制条件下,迫于财政压力、辖区间竞争和政绩显示的压力,追求GDP增长来达到增加财政收入以完成“事权”。而现行关于土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地方政府以土地增收大开方便之门,形成所谓的“土地财政”;并有可能利用垄断的土地资源和掌握的其它资源参与房地产开发获取双重利益。现行制度下地方政府这一理性行为是造成今天房地产价格高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失灵”,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相关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7.
《前进》2003,(4)
200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左右,是从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考虑的。速度低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易引起矛盾不好处理;速度过高,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应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协调,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当前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些地方盲目扩大建设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有所抬头,特别是城镇建设方面,不顾实际可能相互攀比,房地产出现过热苗头。全国房地产投资连续几年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有些地…  相似文献   

8.
央地关系视角的土地财政:一个制度层面的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中央与地方税收、金融、国企等经济分权改革是本世纪初土地财政兴起的重要根源,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行动目标一致则是土地财政快速扩张的关键。嵌入此背景中的土地财政不仅是地方政府以土地为载体获取财政收入的过程,还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等行为主体构成的土地市场复合型利益链条的重要环节。在后"四万亿"时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动目标出现偏离。在政治层面的制度支持逐渐耗散后,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这一"独木"将难以支撑土地财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想围绕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如何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谈谈个人思考的几个问题。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利益主体从原有比较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与之相适应,收入分配也呈现多样化。由于地方政府逐级放权,实行财政分灶吃饭,就出现了以地区为单位的利益格局产生了不平衡;由于打破单一公有制,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份共存情况下,出现了个体、私营、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等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国有企业的利改税,拨改贷,股份制改革,企业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由于大批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走向…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果洛藏族自治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工作全局,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动科学发展、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加强生态保护,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反映经济质量效益的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主要表现在“三个加快”: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1月至10月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69万元,同比增长90.71%;财政_般预算支出57382万元,同比增长6…  相似文献   

11.
黄国平 《理论月刊》2013,(2):125-131
近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问题引起了较多关注,一些学者从财政分权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本文在回顾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关于政府间职能分工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的主要观点基础上,梳理了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市场维护型财政联邦主义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分析及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对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分析。最后,对市场维护型财政联邦主义和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追求可视政绩和自主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取向行为的双重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的经济生活正在为深层次矛盾所缠绕。深层次的一些矛盾集中反映在国家财政的收支上。而这还不能说是我国经济的深层矛盾。深层何在?说到底是中央与地方甚至企业的利益分配体制现在明显地不利于中央。概言之就是中央财政包袱太重,而集中到的资金又相对不足。财政的难题正是整个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财政界人士将这个矛盾概析为“两个包  相似文献   

13.
分税制实行以来,总的看运行良好,但还存在一些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试图对如何完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进行一些思考。 一、按“公共财政模式”重塑财政职能” 1.财政职能要向“公共财政模式”转换。分税制是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的,必须根据财政职能实行“公共财政模式”,否则即使实行分税制也难以发挥市场经济的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模式”的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一些公共经济领域,解决依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一些社会需求,即资源配置的公共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信贷理应向农业倾斜。但实际情况却与之相悖。原因何在呢?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1.发展经济指导思想的导向。近些年,由于对农业生产形势的乐观估计,加上产值翻番的压力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的作用,各地普遍萌发了一种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农村工商业的动机。由于农村资金积累有限,对非农产业的投入只能由国家信贷支撑。但信贷总量的增长是有限的,在总量增长不能满足非农产业的需要时,非农产业贷款的增加,必然导致农业贷款在总量中所占份额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字来宏 《思想战线》2013,39(1):145-146
中国财政分权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它通过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以及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向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发展经济的激励,并由此造就了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中国财政管理体制一直在不断调整,不同阶段的财政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激励机制并不同,经济增长实现途径存在差别,最终经济绩效也大不一样。另外,当前公共服务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已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经济增长构成严峻挑战,而它们的产生又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运行有莫大关系。因此,辨识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及其效应,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可以为我们启动新一轮兼顾社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分权改革提供借鉴依据。一、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理论回顾现代财政分权理论开始于著名的"用脚投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下半年以来,由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新一轮全球性经济危机,突出表现在货币贬值、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经济萧条或衰退、失业人员剧增等主要方面。企业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央财政及时作出战略调整,相应强化地方财政的经济调控职能,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仅就充分发挥地方财政的经济调控职能而言,其着眼点应放在调控目标、调控范围和调控模式选择三个方面:——调控目标。兼顾财力可能,优化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实现充分就业下的经济均衡;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总量的均衡,又要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增长;要把长期的结构调控放到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财税体制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体制下统收统支的财政包干体制,二是改革前期“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体制,三是1994年以来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在经历了由革命战争时期的分散经营到1950年的高度集中,再由高度...  相似文献   

18.
余杭区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建设经济强区为目标,充分利用发展优势,积极挖掘发展潜力,走技术型、品牌型、规模型工业发展之路。今年上半年,经济总量继续平稳扩张,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0亿元,增长14.1%;财政总收入19.7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49亿元,分别增长29.5%和46.3%;全部工业总产值460.8亿元,增长29.2%。  相似文献   

19.
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秩序变迁根本上是由财政体制改革引起的,即“放权”改革促进了地方—企业利益秩序的形成,“分权”改革促进了地方—企业利益秩序向法人与自然人(含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集团利益秩序演进。整顿市场秩序应当与“放权、分权”改革转型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相结合,并从规范中央、地方和政府各部门利益机制等治本措施着手。  相似文献   

20.
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财政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水平,优化财政结构对地区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分权结构也会影响地区经济增长,这与调节地区支出结构能够达到相同的结果。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农支出和交通运输方面支出的分权对经济增长有显著负的影响,科学技术、就业社保、卫生医疗方面的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