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寒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4):137-139
劳动是劳动改造罪犯制度及其实现的载体,劳动改造是在劳动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没有劳动也就不存在劳动改造。罪犯拥有劳动权。监狱则有对罪犯的劳动改造权。从罪犯劳动权的视野来观察罪犯劳动,有利于全面认识罪犯劳动的内涵和价值,实践中也有利于正确处理监狱的劳动改造权和罪犯的劳动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们研究罪犯劳动,只是从刑罚执行的角度去分析,很少从劳动的一般性去分析,忽视了劳动在哲学意义、经济学意义和法学一般意义上的考察,更没有注意到多重含义的罪犯劳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了对罪犯劳动在认识上的偏差和实际工作中的失误。罪犯劳动同时具有多种含义,哲学意义上的劳动是罪犯劳动得以进行的内在根据,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是罪犯劳动的现实基础,法学意义上的劳动是罪犯劳动的现实制约。我国罪犯劳动改造必须兼顾罪犯劳动的多重属性,才能保障罪犯劳动改造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罪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监狱的罪犯教育方式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生成、发展起来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原有的罪犯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罪犯改造的要求,需要探索一种新的罪犯教育方式,即确立教育和劳动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原则;优化配置罪犯教育资源;增强对罪犯的社会化教育;建立激励罪犯自愿受教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女警参与男犯施教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女警施教中心的成立,是对“女警不能参与改造男犯”传统观念的突破,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影视教育平台,实现既能防止女警人身接触男犯,而又能面对面教育改造罪犯的新手段。实际运用中,发挥了女警委婉、含蓄、缜密的独特优势。这一创新举措盘活了干警队伍,挖掘了改造资源,充分体现了“法德结合、文明改造”的新理念,带动了教育机制的转换、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时空的扩大,促进了教育改造的社会化、文明化、人本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5.
罪犯隐性教育理论述评与实践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矫正教育内容能否为罪犯接受、内化,教育方法的配合适用与之关系密切。以罪犯道德培养、认知改善为主导的教育内容,更宜于运用隐性教育法。潜隐性是罪犯隐性教育的本质特征。罪犯隐性教育研究,能够丰富和完善矫正教育理论体系,促进罪犯教育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健全,改观目前隐性教育实践常见的经验化、零散化、边缘化局面。隐性教育资源(因素)开发利用,可采用诸如人格感染、榜样示范、制度巩固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论罪犯教育中的人本主义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人为本”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不仅适用于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适用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充分重视和对待罪犯的“人性”问题,是衡量“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内容。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根本宗旨,为此,在给教育改造工作定位时,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自然属性。在坚持“改造人、教育人、挽救人”的大前提下,必须拓宽教育思路,建立健全教育改造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人本主义的教育改造格局。  相似文献   

7.
组织罪犯劳动是世界各国监狱的普遍做法,但各国监狱生产管理体制却不尽相同,其中最常见的是狱内生产企业和狱内国家企业,而产供销为一体的监狱企业并不多见。外国罪犯劳动组织形式有租赁制、按件计价制、公共工程制、外出劳动制等等,这些罪犯劳动组织形式还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8.
罪犯劳动报酬权法律虽然有明文规定,但过去一直没有贯彻落实,在监狱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情形下,罪犯劳动报酬权有了从应然化到实然化的现实基础,需要我们重新厘清罪犯劳动定位及其在实然化背景下该如何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罪犯个体的差异性,形成了罪犯群体的层次,文化素质、道德规范、职业技术拥有、法律认知、心理健康程度等方面均凸现出多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施教过程中,应当按照各层次的需求,运用各种方法,如分层次设定改造目标,并运用不同教育载体开展因层、因人施教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般意义上讨论劳动权,通常是指享有人身自由的人的劳动权,即人身权利没有受到限制的人的劳动权,罪犯由于其人身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由于其需要接受监狱组织的"劳动改造",因此其是否享有劳动权就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从基本概念入手,对罪犯劳动中的权利从法理角度进行探析,并与外域制度进行比较,以期厘清我们认识中长期存在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1.
高寒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3):110-115
在监企分开之后,监企之间仍然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因为刑罚的属性决定了监狱行刑必然要借助企业组织形式下的生产劳动这一手段,监狱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使用由监狱提供的罪犯劳动力。罪犯身份及罪犯劳动的双重属性,决定了监企关系的内容具有多样性,性质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刑释人员回归就业安置已日趋社会化、市场化,刑释人员就业难已成为诱发重新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大力加强服刑人员出监前的职业技能教育。新时期的服刑人员出监职业技能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以使刑释人员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开展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罪犯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开展罪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理论上弄清其与罪犯教育、罪犯心理矫治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其在改造中的地位与任务;从实践上做好教材、队伍、设施、手段、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对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遵循“认知教育——意志力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社会性教育”的过程,从传授心理学知识入手,分析不良心态危害,教给罪犯自我调控的方法,增强改造的信心。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与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以罪犯为本”的理念,采用生理——心理——社会——教育协调作用的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我狱领导从战略的高度、从发展的角度考虑,本着技 能教育要“着眼于罪犯就业,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原则,针对罪犯大多为青壮年、文化程度低、急功近利心强、贪图不劳而获的特点,和新世纪国家加强信息化建设方针,决定在罪犯中系统地开展极具普及意义和发展潜力的计算机教育。经过3年来的实践证明:我狱当时的选题是正确的、是具有发展力的。回顾过去,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思索。问题之一:办学意义何在在办学之初,一些干部和一些罪犯都提出了“在罪犯中开展计算机教育有何意义”这一问题,我们认为:首先,是时代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也积极组织罪犯参加劳动。在西方,罪犯劳动的组织首先需要结合技能培训进行,其次要向罪犯提供劳动报酬。当然.在罪犯劳动组织中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文本目的与实践形式冲突问题;劳动岗位开发问题;技能培训与社会需求不同步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罪犯劳动的源流及其对未来走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金陵法律评论》2002,2(1):146-157
罪犯劳动的演变是监狱日益走上文明的标志,从以折磨、残害罪犯的劳动到以改造为宗旨的劳动为这一结论作了最好的注脚。罪犯劳动源流对我们的启示是:在肯定罪犯劳动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在冲破“劳动改造”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应全方位推进依法治监进程。以建立监狱经费的财政保障体制为突破口、实现监狱职能单一化。  相似文献   

17.
在监狱工作开展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罪犯劳动的性质,仍存在争议,甚至有人认为罪犯劳动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惩罚性。笔者对此从五个方面驳斥了这种错误观点,认为劳动同样是罪犯服刑改造中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并不具有惩罚性。  相似文献   

18.
罪犯劳动的定位与实现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必须采取一定的生产形式,按一定的生产规律来运行,监狱生产单位是罪犯劳动改造的场所和基地,由于各地监狱的实际情况不同,监狱生产单位必须在保证劳动改造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劳动权是罪犯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之一,而罪犯劳动则是罪犯劳动权与刑罚权的共同载体。刑罚权决定着罪犯劳动权的范围,影响着罪犯劳动权的实现程度。在行刑社会化的背景下,只有建立和完善罪犯劳动权的相关法律制度,平衡罪犯劳动权与刑罚权的关系,推动罪犯劳动及其组织形式的社会化,给予罪犯更多的劳动自由,罪犯劳动权才能得到更大程度地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儒家修身的重要标准,它教人考虑问题和为人处事要恰到好处。强调人格培养的全面性,把握言行的一定界限。中庸之道对矫正罪犯的心理、改造罪犯的行为、重塑罪犯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