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史博采》1996年第4期刊登了方培虎同志的《少共国际师——一支特殊的红军队伍》(以下简称方文)一文,我们读后获益匪浅。但文中有几处提法是否确切,值得商榷。我们愿与方培虎同志共同探讨。 一、“少共国际师”是何时成立的? 方文中所阐述的“少共国际师”成立之原因及过程,我们的看法与之相同。但方文认为“少共国际师”  相似文献   

2.
成立少共国际师,周恩来力荐萧华出任师政委 蒋介石在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失败后,又调兵遣将,积极部署第五次“围剿”。为了保卫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参军参战的热情,发挥青少年在革命战争中的突出作用,经周恩来提议,总政治部向少共中央局提出成立“少共国际师”的建议。少共中央局于  相似文献   

3.
少年有志报神州,一万虎犊带吴钩.浴血闽赣锐无敌,长征路上显身手.这是曾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原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忆少共国际师》中的诗句.少共国际师正式成立于1933年9月3日,由青年团和少先队的骨干分子组成,是红军中最年轻的一支部队.不久改称第十五师,9月隶属红五军团,1934年5月调入红一军团建制.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少共国际师奉命赴广昌地区防御;首战拿口,再战莲花山,继而鏖战团村,连战皆捷;接着,又在大脑寨、驿前、石城保卫战中屡挫敌军.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颁发嘉奖电,称赞少共国际师“铁拳初试”.中央苏区出版的《红色中华》、《红星报》、《青年实话》等报刊多次登载少共国际师的战绩,把个“浴血闽赣锐无敌”的英雄群体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猖狂进攻,也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导,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了,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少共国际师亦跟随主力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夜渡于都河 洒泪踏征途  相似文献   

4.
高峰 《党史纵横》2010,(9):13-16
“少年有志报神州,一万虎犊带吴钩。浴血闽赣锐无敌,长征路上显身手。”这首铿锵豪放的诗词,为开国上将肖华所作,题为《忆少共国际师》。这位曾经的少共国际师政委,只用廖廖数句,就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少共国际师骁勇的征战图,并把我们带入了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建宁县革命纪念馆收藏着一份极为珍贵的《少共国际师画报》。这份画报记录了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由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青少年组成的武装部队)在建宁这片红土地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里,一批批红小鬼舍身忘我、浴血奋战,写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见证了在那段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里,少共国际师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6.
江怀 《世纪风采》2006,(1):40-40
1933年5月2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简称“少共中央局”)根据红军总政治部的建议,发布了《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得到了苏区广大青年的拥护和响应。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三年八月五日上午,博生县西北郊外跑马场举行隆重的少共国际师授旗典礼。中革军委代表王盛华到会致词,并宣布该师编为红五军团第十五师(不久奉命入闽协助东方军作战),任命陈光为师长、冯文彬为师政治委员、罗华明为师政治部主任,辖第四十三、第四十四、第四十五团,共有指战员七千余人。  相似文献   

8.
正背景介绍1933年8月1日,《红色中华》第1版《庆祝八一完成工人师少共国际师!欢迎新战士开赴前方消灭敌人》专栏,刊登《中国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给中央警卫师(红军工人师)的祝词》《告少共国际师新战士》等文章,配发漫画《"八一"的光荣礼物》,用两队分别举着工人师、少共国际师红旗的红军新战士,大步走上前线的场  相似文献   

9.
在我军战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 不到14岁,他就成为共青团县委书记;刚刚16岁,就当了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不到18岁,就担任了“少共国际师”政委;  相似文献   

10.
“少共国际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创立的一支红军独立师,这支特殊部队从成立到改编虽然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她却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水新营 《党史文苑》2013,(12):28-32
萧华是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最年轻的的开国上将,年仅39岁。他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央苏区,17岁的萧华担任了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成为红军和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师政治委员,铸就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段非凡传奇。萧华在中央苏区的的成长进步.自然离不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苏区领导人的关心和提携。当时。被誉为中央苏区红军四大领袖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对萧华的成长进步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冯都 《党史文汇》2003,(3):24-26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肖华只有39岁,是57名上将中最年轻的一位。他17岁时就率领中央苏区“少共国际师”7000人参加反“围剿”战斗,成为著名的师职“娃娃司令”。他的战功赫赫,备受军内外称颂;他与少女王新兰浪漫爱恋的纯真感情,也沁人心脾,被誉为“红色恋歌”。陈赓引线1916年肖华生于江西兴国县,12岁时加入共青团,13岁时担负情报传递工作,14岁时任兴国县团委书记,16岁时任红军团政委,17岁时由周恩来提名为“少共国际师”政委。1935年肖华率领该师长征到延安。1937年国共合作后,肖…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曾经活跃着一支特殊的红军队伍——“少共国际师”,它是以当时各国革命青年组织的联合机构“少年共产国际”之名作为部队番号的,全师将士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最高指挥员也不过20岁左右。从1933年9月到1935年1月,无论是在中央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3,(21):F0002-F0002
<正>10月16—17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在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逄立左,三明市委书记邓本元,三明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刚等的分别陪同下,先后到三明市革命历史陈列馆、三明市城市建设规划展览馆和永安、沙县、将乐等地调研考察。在永安,李忠杰考察了洪田镇"中央红军村"马洪村的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逢源堂,仔细察看了红军标语、红军漫画、墙头诗和文物,表示这些遗产很  相似文献   

15.
一代名将肖华,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委,22岁任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兼政委,32岁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委,48岁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委、军委副秘书长……肖华将军传奇的生涯引起了广大党史界、军史界朋友们的研究兴趣。近几年来华东的方培虎同志、西北的李镜同志。华北的朱仁学同志分别就“少共国际师”发表了颇有见树的文章、人物传记和工具书。笔者曾有幸参加了(肖华传)的撰写工作,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查阅了大批珍贵历史文献,拜访了数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长,考察了多处革命圣地和著名战争的遗址,所以也了解…  相似文献   

16.
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9月21日,由湖北电影制片厂、中国改革报江西记者站、南昌手信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的红色青春励志电影故事片《少共国际师》首映式在宁都县翠微剧院隆重举行。首映式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和中国少共国际师摄制组共同举办,由中共宁都县委县政府、湖北电影制片厂、中国改革报江西记者站承办。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省民政厅巡视员钟起茂,赣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田延光,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褚银,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彭世东,团省委副书记廖良生,省国资委副主任林加奇,老红军吴清昌,摄制组主创人员,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宁都县四套班子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17.
川陕苏区的“娃娃军队” 1934年10月,为了粉碎“川陕会剿”,红军开展了大规模的扩红运动.12月,川陕省委和红四方面军决定成立妇女独立师、少共国际先锋师,以配合红军作战,完成策应中央红军北上、西渡嘉陵江、冲破蒋介石“川陕会剿”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姜廷玉 《湘潮》2008,(9):14-16
彭绍辉不仅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独臂将军,而且是我军参加过红军三个方面军长征的为数不多的高级将领。长征开始时,他担任中央红军红十五师(少共国际师)师长,率部掩护主力部队实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彭绍辉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会师后,又调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参谋长。在参加三个方面军长征的过程中,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独臂率部斩关夺隘、抢险飞渡、英勇作战,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长征。  相似文献   

19.
萧华(1916-1985),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7岁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22岁时已是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被誉为“娃娃司令”. 智斗沈鸿烈 1938年,萧华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在冀鲁边区坚持抗日.  相似文献   

20.
李宇霆 《党史文汇》2022,(12):43-47
<正>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以下简称旅欧中国“少共”)是中国共青团在海外成立的最早且规模最大的团支部组织,在中国党团组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成立到结束工作的短短4年时间里,旅欧中国“少共”不仅在开展工学运动、坚持革命统一战线、宣传马克思主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培养和输出了一批骨干力量。在“少共”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少共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很有意义,其中的历史经验也值得我们继续发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