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区域经济圈加速形成时期,也是我省关中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联系,促使关中经济带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2.
企业集群具有许多优势。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迅速,对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陕西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缓慢,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对发展陕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建议是:放松管制,加快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以资源为依托,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集群;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发挥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作为中国"4+3"整体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型区域发展战略。这种类型的战略能够成功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带上的中心城市能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以及中心城市产业结构间存在差异。首先对长江经济带的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五个特大城市与其周边区域发展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五个中心城市显著地带动了周边区域。其次构建中观层面的产业差异度指数测算了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程度发现长江经济带五大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最后提出未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装备制造业历来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开发了一大批优势产品和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了以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飞机制造和重型汽车等行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使关中成为我国四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如今,关中要在陕西的经济活动中率先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产业。因此,从战略发展的角度研究关中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劣势及其机遇与挑战,明确其战略发展思路,对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充分发挥文化优势 建设西部经济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以西安为省会的陕西省的文化优势在西部数省中首屈一指.这为改善陕西投资环境,把陕西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省提供了客观的优势条件.主张引进"城市营销"概念,把西安城市定位为一座"天然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从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城市政府、城市市民、城市发展、城市窗口六个方面探讨如何把西安建成名副其实的旅游文化大都市,并在此基础上把陕西省的多个城市争取建成花园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把陕西建成中国西部的旅游天堂,进行经济文化的综合经营,带动整个西部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6.
延边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有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延吉市是全州政治、经济、交通、科技文化中心,因此,要更好地发挥延吉市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建设是我州"四项重点工作"之一,是振兴延边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一环。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州域首府中心城市是我州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州域首府中心城市在我州城镇体系中发挥龙头作用,以州域首府中心城市为龙头建立更趋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是城镇化建设再上新水平的需要。目前延边州的首府延吉市发展越来越受到行政区划和城市建制的制约,"大人穿童装",施展不开手脚,难以做大做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了州域中心城市作用。延边迫切需要培育产生一个更大规模的中心城市来突显自治州首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影响力,利用较大规模城市产生的生产要素的集聚效能,辐射带动全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城市规模水平、经济实力上产生与长春市、吉林市相当的区域中心城市。这是我们面对的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8.
探索产业集群形成的模式,分析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与决定因素,对于创造产业集群的区域环境,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岛市电子家电业的发展为例,就产业集群形成模式及其原因和条件进行了分折探讨。产业集群形成一般有三种模式,即市场创造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和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政府在内源型名牌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模式形成中,发挥重要的推动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作用;企业正确的战略选择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俄关系不断发展,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务实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务实合作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需要推进落实国家级重大项目,建设黑龙江省跨境产业链;大力发展东部丝绸之路经济带,尽快落实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拓展地区间经贸合作,带动对俄产业集群链升级;积极探索新的经贸合作模式,加快"黑龙江自贸区"建设;加强懂俄语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对俄投资环境和项目宣传;加快我省对俄离岸金融中心建设,为对俄经贸合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0.
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发挥经 济特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必须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本文在分析私营经济作用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发 展环境、突出发展重点、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私企整体素质、加强政府扶持与引导等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 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区域产业布局及重点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地域禀赋差异明显,从产业分工优势出发,关中可依靠高新技术及其辐射作用率先发展,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模式;陕南立足绿色产业,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陕北发挥能源优势,走节约能源、高效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三大区域错位与互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陕西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和适应后WTO时代的新经济形势,民营经济应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大量事实表明:观念、制度、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外部因素制约着陕西民营经济发展。为加快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规范政府管理,创造与保持一个非扭曲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在向城市经济侧重近20年后,正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转换阶段。最近三年,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首次突破性地提出"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这些转折性信号表明中国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的到来。陕西县域经济的发展,需借鉴国内外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探索陕西发展县域经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陕南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主要的水源地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资源状况对华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从制度上保证陕南水资源的量与质,是必然的选择,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则是其重要内容。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国内外实践和经济学理论,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陕南水资源补偿机制应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以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水资源使用费返还等构建主要补偿基金;辅以市场调节的方式,引入国外资金和民间资金;给予永久性粮食补助等,以此三者的综合,形成陕南水资源的长效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拓展城市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西安和咸阳在行政区划上分立多年,其经济自我循环、产业独立运营的特征十分明显。现在提出两市经济一体化,其实质应该是在深层次上积极培育两地生产力的关联互动性,使两市生产力结构互补、要素兼容、产业协调、管理统一,形成一个有效运行的大生产力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安应着重培育第三产业的生产要素,咸阳则以强化加工业为布局重点,同时,两市共建周边地区第一产业,进而形成西咸大都市农业生态经济圈。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面向新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陕西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应当在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布局方面加以宏观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竞争力,促进陕西农村经济的全面腾飞。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力量。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念、制度、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全面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构建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才能扫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障碍,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透析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当代户籍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人群之间的差别,侵害了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户籍制度必须加强经济、文化、教育建设,尽快缩小和消除东西部地区、大、中城市之间的差别;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严密和完善户口管理;进一步调整城市户口迁移政策,继续放宽对户口迁移的限制;加强户籍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