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规划建设"长江新城"、"长江主轴"及"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这是武汉提升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为武汉未来五年乃至更长远的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规划建设"长江新城",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是武汉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的重要抓手,成为武汉长江两岸创新发展的最好机遇。  相似文献   

3.
<正>滦县坚持把推动新型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全力打造"经济生态强县、文化旅游名城",走出一条"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组团发展"的具有滦县特色的城镇化新路子树立全域统筹发展理念,明确中等城市发展定位一是树立全新发展理念。滦县坚持以人为本、组团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摊大饼"的发展老路。为加快建设层级合理、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大力实施全域城镇化战略,聘请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2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科学编制中等城市规划68项,构筑以新城中心区、古城旅游区、响嘡工  相似文献   

4.
<正>南部新城开发建设是未来南京城市整体发展的重点,是给南京整个城市发展规模、形象、效益带来新格局的点睛之笔。新城以高水平、高标准、高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致力于打造成枢纽经济平台、人文绿都窗口、智慧城市典范,是今后南京一处新的增长极,市、区两级都对此高度重视。为此,南京市秦淮区政协把助力南部新城规划与开发建设作为履职重点,组织委员赴江北新区参观和学习,通过"一看、二问、三座谈"积极拓展视角、开阔思路,以科学审慎的眼光在大路网、大数据、智能制造、湿地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得到区委、区政府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武汉为实现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必须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可以从六个方面理解城乡一体化目标:一是基于"全域武汉"理念,实现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二是坚持"产城融合"方向,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三是按照"无缝对接"原则,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四是依据"均衡供给"原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五是立足"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六是着眼"生态宜居"理想,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当前,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必须在几个重点方面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步伐,具体而言,要努力在"全域"式规划编制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式、农村土地集约节约使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流动、社会保障对接并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互联网+农业"创新工程、精准扶贫和实现小康社会等八项工作中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布局的特点,结合武汉科技新城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建设现状,论述了在汤逊湖产业园中心地带建设综合商务中心的必要性,旨在为武汉科技新城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新型城镇化是以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基本特征,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联动解决中国发展转型中的各类城乡问题,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对新城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是新城的规划建设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摒弃增长导向的发展模式,树立"以人为本、创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并以此作为基本准则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二是新城不能仅考虑自身发展,必须化解城乡发展双重问题。一方面需要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另一方面要解决中心城市发展问题。三是新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割裂发展模式,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探索者和  相似文献   

8.
郊区新市镇、新城的开发与城区建设交相呼应,将成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试验田”。“和谐·人文·集约·生态—浦东新市镇建设论坛暨展示活动”中发布信息介绍,浦东新市镇的规划目标是将川沙新城、唐镇新市镇、曹路新市镇、外高桥新市镇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就业充分、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配套齐全、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1月,南京南部新城建设正式列入市"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功能和目标定位。今年6月28日,京沪高铁和南京南站正式开通。8月2日,中国(南京)软件谷挂牌成立,城南集聚和辐射周边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南京新城建设已拉开序幕。但是,南部新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存在着地域面积广、建设周期长、制约因素多等特点和困难,需要倾注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道路畅达,直通四方;楼房整齐,舒适敞亮;设施齐全,百姓颜欢……2012年,新郑市政府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新建城乡道路89条265.7公里,建成解放北路、双湖大道、神州路等生态廊道215公里,绿化54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新型社区27个,建成安置房211万平方米,入住3638户1.5万人……2013年,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市委、市政府围绕"两城、两市镇、52个新型社区"的布局,以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13,(1):41-42
近年来,朔州市平鲁区按照"一城、十镇、百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的目标,全方位推进城市建设。平鲁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中部古城区、南部新城区、北部工业区、环城生态区的总体布局,建设宜居小区,打造靓丽景观,连通四大片区,提升城市高度。把旧城棚户区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来抓。截止目前,启动了安居工程、临衔商住安置工程、城市景观工程、街路改造工程、城市供热工程、学校医院改造工程、城市供水工  相似文献   

12.
宁海三门湾新区是宁波市与温台产业带紧密连接的一个节点,支撑着宁波南部区域发展,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新区以宁东新城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快下洋涂临港产业集聚区块、胡陈港旅游度假区开发,积极推进长街综合配套服务区、双盘三山涂生态农业区、三门湾西岸特色农业区块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且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我国在生态城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的建设作为案例进行考察,总结其经验和做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生态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3月初,镇江市京口区政协全面启动今年的"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年"主题活动,发动广大政协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区政协今年将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履行职能,为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建言献策。一是以"美丽京口"建设为目标,引导委员积极参与。组织委员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了解京口现代化建设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要求。充分发挥优势,动员和引导委员向所联系的群众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和措施,鼓励广大  相似文献   

15.
议“山”     
门头沟区山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8.5%,区“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建设新城区、规划发展浅山区、保护涵养深山区,形成“三区”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重点,全力打造集休闲旅游胜地、高端商务新区、山水宜居新城、首都生态屏障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新区的发展战略。其中全力打造休闲旅游胜地、山水宜居新城都离不开山。  相似文献   

16.
郭远东 《世纪行》2014,(1):20-20
<正>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决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建议:一、制定生态湖北建设的总体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是加快建设生态湖北的关键所在。建议省委、省政府立即启动生态湖北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同时,责成各市(州)和省直相关部门制定与之配套的区域性、行业性和专题性规划,从生态安全保  相似文献   

17.
李兵 《政策》2013,(7):50-53
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鄂州市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将按照科学发展一步到位、"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全域规划为引领,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生态文明为标准,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具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赵弢 《长江论坛》2014,(4):53-55
黄陂区作为武汉市的远城区之一,应立足区情,发挥区域、生态、文化等比较优势,积极参与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打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多倍增长,努力壮大工业经济实力;推进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以人为本,努力打造中等生态新城;彰显历史文化新魅力,努力建设文化强区;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努力建设"幸福黄陂"。  相似文献   

19.
日前,市政协邀请部分市政协委员和经济专家,围绕“建设南桥新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专题研讨,与会同志就加强奉贤区南桥新城建设的规划思路、产业定位及推进措施等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将城乡一体化看作城乡"一样化"、城市文明高于乡村文明、过分重视城市扩张忽略生态文明等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应坚持"两条腿"并行,即坚持城乡共同发展、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样重要、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