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范用书多、酒多,朋友也多,且清一色的都是品相端正者。范用在位时搞出版,命中注定要为人做嫁衣。退休在家,他仍一刻不闲。艾青健在时,他曾许诺为艾青出一套小开本的精巧别致的诗集,因不在其位难谋其政。艾青已作古,他已退位,但此事他仍萦挂心怀,热情向我推荐。当我告知这一选题已被采纳时,范用直说"谢谢,谢谢",言语恳切得好像那书是他自己的一般。范用对朋友向来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他与叶浅予先生结识有一个甲子,叶老的回忆录《细语沧桑话流年》是  相似文献   

2.
正《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惟一的大型党中央机关报和政治理论刊物,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战民主的重要舆论阵地。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举行庆祝政协成功大会。国民党右翼势力指使特务捣乱会场,打伤郭沫若、李公朴等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较场口事件"。《新华日报》得到消息后,迅速、连续、大量地对此事件进  相似文献   

3.
《江淮》2008,(5)
"故宫学"第一大家单士元先生是文物痴,但他却从不收藏文物。他对人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定下了一条清规戒律,如果你是考古专家,又收藏文物,那就说不清楚了。"他是文物鉴定专家,为"避嫌"他从来不为别人鉴定文物。所以,他在故宫工作了74年才能够一尘不染。  相似文献   

4.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还是一个大官儿,能得到他的鼓励,确实颇感荣幸。  相似文献   

5.
屈戎 《党史文汇》2001,(6):44-44
主张废奴的林肯,于1854年7月1日发表了他的《关于奴隶制的几点意见》,他说:"证明奴隶制是一种极好东西的著作写了一本又一本,然而我们从来没有听说有人愿意自己许身奴隶来享受它的好处."也许,那个时代还没有现在的进步,抑或是他生长的国度不同,所以也就无缘"听说"这自愿许身为奴的事件.倘若林肯活到今天,可就有幸与闻了.君不见,在中国,近年来就有人热衷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歪曲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奋斗历史,否定中国革命,进而提出什么"孙子战略".所谓"孙子战略"云者,其精义便是"许身为奴".那大意是说,当初中国如果不反帝--而是当美国的孙子,今天的中国就会像日本那样繁荣云云.  相似文献   

6.
他:──历任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队长、副馆长、馆长、顾问,研究员;──主持楚都纪南城、随县曾侯乙墓等重大考古发掘,发现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国宝级文物,发现西汉男尸;──成功复制曾侯乙编钟并搬上舞台演奏,复鸣千年绝响,声震环宇;──有《曾侯乙墓》、《考古报告》、《文物考古与博物馆论丛》等重要著述;──两次应邀赴美访问,作学术交流;──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重点推介的全国知名文博考古专家。早就想写写谭维四先生,可他一直很忙。1992年退休以后,他不但没闲下来,反而更加忙碌。我想他之所以这般忙碌…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阅读了王大同教授的《现代史海风云录》(以下简称《风云录》),深为书中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悲壮史实和高尚情怀所感动,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掩卷遐思,感到该书有以下4个特点:一、《风云录》是一本具有开拓创新性的学术著作该著作是大同先生在大学50年中对中国现代史、党史教学和研究的结晶。几十年来,他刻苦钻研,  相似文献   

8.
罗超群 《湘潮》2023,(2):19-20
<正>文物源起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库房里,收藏了《农业机械学报》期刊第五卷的第1期和第2期。两本期刊均长26厘米,宽18.8厘米,厚0.3厘米。1962年7月和10月,刘少奇的机械学老师刘仙洲所撰写的《中国古代农业机械方面的发明》一文,分两期在该期刊第五卷的第1期(36页)和第2期(48页)上发表。这篇文章是刘仙洲多年在农业机械方面的研究成果。刘仙洲将刊有他文章的这两本期刊送给了刘少奇,  相似文献   

9.
四川内江有位叫张厚明的公民,因车祸被医生诊断为死亡,送到殡仪馆后却尚未断气.亲属发现后将他从殡仪馆送回医院,经两小时抢救后才不治身亡.此事本可以有条不紊地按交通事故或医疗事故处理,内江市公安局以至内江市委、市政府却将它当做性质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动用大量警力参与"抢尸行动".据说,他们是从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来处置这一事件的,他们"看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稳".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8月2日,中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一时间,媒体的目光聚焦到这位经年沉醉于中外文学世界里的翻译家。他笑着作答:"这是中国文化的胜利。"而他的心境,依然波澜不惊,如同书桌上方那束温和的灯光。就在那束灯光下,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一本本翻译作品之中:《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  相似文献   

11.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还是一个大官儿,能...  相似文献   

12.
宋亚平先生送我新书《出路》并嘱写书评。《出路》是一本探索中国三农问题的调研文集,记录了作者"跑遍湖北山乡农村,熟识不少基层干部与农民朋友","形成的一些独特看法"。大部分文章出自他调离不久的省委政研室工作期间,并且写在我"一同前往"的调研路上。作为他的老部下,我有9字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德先生""赛先生"来到中国20世纪初的中国,风雨飘摇,民族危机深重。仁人志士一次次上下求索,寻求救亡图存的出路。1919年1月15日,中国迎来了两位陌生人:"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一日,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一文,"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并且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相似文献   

14.
刊物即将付印的时候,我们欣喜地收到了本刊顾问梁衡的两篇力作,一篇是他在上海书展上的讲话《我为什么要编一本〈中学生素质读本〉》,一篇是他为《中学生素质读本》所写的总序。两篇文章一个主题,梁衡先生纵横捭阖,娓娓道来。我们特将这两篇文章同时编发在"关注未来"栏目,奉献给广大读者,特别是正当花季的中学生及他们的父母长辈。  相似文献   

15.
陈乃圣  陈燕 《理论学刊》2008,3(1):57-59
谢韬先生在2007年《炎黄春秋》第2期和第6期发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和《试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中国改革》两文中,提出了对我国改革的前途和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所有制"的看法.文章主要的依据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但是,他所引用的几处《资本论》的引文其见解并不符合《资本论》原义,有片面曲解,望文生义,移花接木之嫌.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我采写的人物通讯《本继:植绿两山一沟的僧人》。分别获得“甘肃省2002年度好新闻通讯一等奖”,“中国报协城市党报好通讯二等奖”、“中国报协城市党报副刊、星期刊好作品二等奖”,“中国地市报作品好通讯三等奖”、“甘肃省第十六届‘环境好新闻’三等奖”共五个奖项。总结起来,这与我近些年来认真研读、实践梁衡同志的新闻理论不无关系。我这个人比较偏爱梁衡同志的新闻论著,这篇作品能获奖,可以说是得益于他的有关新闻论著。梁衡先生在《传媒新论》中认为新闻可以分为“瞬间新闻和稳态新闻”,瞬间新闻由于时效性强,稍纵即逝,因而“记者写这种新闻关键要快,叫‘抢’新闻。”他还认为“稳态新闻”是指事件“早就发生.并一直存在着”,  相似文献   

17.
1950年6月,天津《文艺学习》杂志第一卷六期,刊载了著名翻译家、当时在天津南开大学任教的李霁野教授的一篇怀念文章《瞿秋白先生给我的印象》.文章并不长,不过一两千字,内容也并不怎么丰富,因为他"和瞿秋白先生是不甚熟的,只见过一两次……"今天想来,此文写作大约与当时缅怀先烈的社会环境、气氛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刘向上 《党史博采》2009,(12):39-41
<正>2009年9月15日,山东《大众日报》社迎来两位特殊客人——62年前轰动国内外的"杨禄奎事件"中受害人的儿子杨宝田和孙子杨淑惠,他们俩是专程来感谢在"杨禄奎事件"中仗义执言的《大众日报》和挺身而出的大众报人李万槐先生的。1947年5月,在解放区山东  相似文献   

19.
刻在青铜器上的诗行──记内蒙古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田广金程诗茵,杨长斌新春伊始,记者来到内蒙古文物研究所采访,惊奇地发现了田广金先生近年来在青铜器研究方面的一系列成果:1993年,他完成了《朱开沟》考古发掘报告文集,约30万字。学术界认为"这一发现为我国...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次读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就是他写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书。余秋雨先生走在中华民族的这片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读这本书,感同与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