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别看咱们搞政工的在一些人眼里地位不高,可一旦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你准会听到有人说:“瞧他,还是个搞政工的呢!”再比如,时下停薪留职、辞职“下海”、搞第二职业之类堪称时尚,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可要是有一天,一位搞政工的也去摆起了地摊,喔,那可了不得啦,“他怎么也干上这个了……”免不了满城风雨,议论纷纷。这里且不多说人们对政工人员的偏见问题,更不想评价“下海”、“二职”的是非得失。只是想说,在人们的观念中,政工人员就是有别于一般人,人们总要把他们看得更高些,要求也更严些;或  相似文献   

2.
《瞭望》1985,(49)
十一月十一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南海会见了南斯拉夫《新闻周报》总编辑米·杰基奇、《新闻周报》国内版主编斯·尼克希奇,同他们进行了近八十分钟的谈话,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米·杰基奇等在我国南方访问期间,又向胡耀邦同志提出三个问题,胡耀邦同志作了书面回答。南斯拉夫客人是应瞭望周刊社的邀请来我国访问的。南斯拉夫《新闻周报》已于十二月六日全文刊载了胡耀邦同志的谈话要点和书面答问。这一期周报的封面还刊登了胡耀邦同志的大幅照片。现本刊特将胡耀邦同志的谈话和书面答问全文转载如后。  相似文献   

3.
一篇题为《胡耀邦:有两件事难以原谅自 己》的文章,曾深深地震撼过我的灵 魂,至今难以释怀。在深入开展“三讲”活动、学习“三个代表”科学论述的今天,把胡耀邦的故事介绍给大家,应当是不无益处的。 1988年冬,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的朱尚同感慨地对胡耀邦同志说,有时讲真话也真不容易。耀邦同志说:“我也讲过违心的话。我这个人做过些工作,也犯过错误”,“但回顾一生,有两件事是难以原谅自己的”, 他认真地自我剖析,自我责备道:“提高来看,也是做人道德的问题。” 哪两件事?一件是1959年庐山会议批判彭老总,胡耀…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5,(46)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十一月十一日下午在中南海会见南斯拉夫《新闻周报》总编辑米·杰基奇、国内版主编斯·尼克希奇,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胡耀邦同志回答了南斯拉夫客人提出的问题。他着重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到本世纪  相似文献   

5.
我已经八十二岁了,在这漫长岁月中,内心深处始终深深怀念着两位同志,一位是胡耀邦同志,一位是当时他直接领导下的余建亭同志。胡耀邦同志不幸早已离世,余建亭同志仍然健在,他是国务院的一个部级离休干部,我称他为老师,并经常同他保持联系。他们曾经平反了我的政治冤案,热情地帮助我走上参加革命工作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6.
一勺 《瞭望》1991,(40)
曾看过一个电视剧叫《一副洋面孔》,说一个炎黄后裔,并无特异秉赋,也没有什么才能,但他出入宾馆,轧朋友,玩女人,搞骗术,一路顺风,畅通无阻。为什么呢?就为了他有一副洋面孔,因而迷惑了那么多颇有崇洋习气的人们。说骗子手巧于行骗,自然可以;但是,说被骗者为自己的奴气所麻痹,乐于上当,也许更  相似文献   

7.
我们齐齐哈尔铁路局搞宣传工作的同志,学习了胡耀邦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讲话和《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之后,认为宣传工作的改革,功夫要下在抓根本、抓基础、  相似文献   

8.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当五百名朝鲜青年乘坐的专机到达首都机场时,受到了一千二百多名中国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八月二十四日下午,胡耀邦总书记亲切接见了朝鲜青年友好参观团的全体同志,并同他们合影留念。朝鲜社劳青委员长,参观团团长李英洙代表朝鲜青年,把一幅象征着吉祥、长寿的刺绣艺术品——松鹤图赠送给胡耀邦同志。胡耀邦高兴地对李英洙说:“我们两党、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及老一代已经建立起了几十年的战斗友谊,你们来访,说明两国年轻一代要把这种友谊继续继承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一年十月,胡耀邦同志视察了位于辽宁西部的朝阳地区。他对当地干部们说:“这个地方赤地千里,要下最大的决心,坚持不懈地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恢复生态平衡,用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准备以两代人的奋斗,从根本上改变朝阳地区的自然面貌。”不久,胡耀邦同志又对辽宁省委领导同志说:“请你们再一次告诉朝阳地委书记,三年后我还要  相似文献   

10.
儿时的一本书、一件事,往往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爱好与前途。《白纸黑字》就是我小时候最喜爱的一本书。这是我生日的礼物,方形(24开),纸质很好,当然内容更是吸引人。当时看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虽然这已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往事了,但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回想起来,我自己立志学科学、搞科普、重视科技文化史的研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四年春天,胡耀邦同志来洛阳视察。他刚走下火车,就沿着改建后的中州大道察看市容。五十年代,胡耀邦同志曾来过这里。三十多年过去,洛阳旧貌变新颜。那一幢幢新楼,那快慢车道两旁的青松翠柏、鲜花绿草,使总书记目不暇接,他高兴地连声称赞洛阳变化真大,市区道路修得漂亮,城市绿化搞得不错。胡耀邦同志详细听取了洛阳市领导同志的工作汇报,要求他们在改造洛阳、建设洛阳方面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黎安 《党政论坛》2012,(10):54-54
胡耀邦早年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过组织部长。长期从事党的组织工作,胡耀邦始终善待同志、对干部量才任用,特别是他一贯倡导"走冷门"。据曾经担任过胡耀邦秘书的梁金泉回忆:耀邦同志常说,干部部门的同志应该"走冷门",要"雪中送炭"。他说,我们组织部的干部要有这样的风范,不管党内党外也不论职务高低,  相似文献   

13.
田夫 《民主》2004,(1):41-41
上世纪五十年代,胡耀邦同志在视察江西德安县共青垦殖场时,看到青年们住茅棚,吃稀饭,就咸菜,喝碱水,“从鸡叫到鬼叫”拼命地干,高度赞扬了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但当他听到有些青年表示愿意永远住在茅棚时,胡耀邦同志连连摆手说:“茅棚只能三岁,可不能万岁。你们将来要建设得像上海一样。”胡耀邦同志的话,生动地道出了“艰苦奋斗”和“美好生活”的辩证关系。今天读来,仍有教益。  相似文献   

14.
我最喜欢读《瞭望》有关中央领导和省委书记等等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就地解决问题的报道。 今年第四期《瞭望》报道了胡耀邦总书记在鄂赣山区访问的情景。胡耀邦同志在那次访问中说:“中央各部门这几年一般说都有新的进步,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尤其是经过整党,明确业务指  相似文献   

15.
暑期,前往安放胡耀邦同志骨灰的江西共青城的胡耀邦基地拜谒,没想到那里到处是人山人海,墓地挤满了前来拜谒的人们。一位学者模样的老者感叹地说:“什么叫‘政声人去后’?耀邦同志生前清正廉洁,一身正气,执政为民,人民怎能不感念他呢”?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读书也是这样,啥人读啥书,爱读他才读。雷锋同志生前就特别喜欢读有关英模人物的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读书心得:“黄继光这本书,我不止看过一遍……我每当看完一遍,就增加一分强大的力量,受到的教育也一次比一次深刻。”雷  相似文献   

17.
孟兰英 《党政论坛》2010,(16):39-39
1977年12月15日,中央组织部机关门前鞭炮齐鸣。办公楼西大门上贴出了“热烈欢迎胡耀邦同志来中组部任部长”的醒目标语。4天后,64岁的胡耀邦正式上班,他带着秘书走进了中央组织部的办公大楼。此时,他的党校副校长的职务仍未卸下,《理论动态》仍由他一手掌管。  相似文献   

18.
“躬自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同志在阅读《南史·韦睿传》时写在天头上的一句批注。《光明日报》9月28日张贻玖同志的文章介绍说,毛泽东同志对此文圈划批注甚多,仅“躬自调查研究”这一句就写过两遍。这六个字先写在“睿巡行围栅”数句之上,“躬自”二字加了旁圈;后来在韦睿“案行山川”一处又一次批上这六个字,“躬自”旁加套圈,“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怎样拍好农村题材影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八亿农民的形象将从银幕消失! 这似乎是危言耸听,然而却是记者从“1988年农村题材故事片座谈会”上得到的确切信息。 中国拍农村题材的电影有自己的光荣传统:《白毛女》、《咱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喜盈门》、《老井》等,在中国电影史上谱写了不可磨灭的篇章,农民形象曾经在五彩缤纷的银幕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片越来越难拍,越来越少,呈现出逐  相似文献   

20.
本刊第十四期曾刊登了这篇《随胡耀邦同志访问记》的上半部分。在这篇文早的下半部分,我们看到胡耀邦同志不辞劳苦地深入实际,精心指导工作。二月二十四日,胡耀邦同志在云南省委干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五点希望。这五点希望对我们推进改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