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人民在毛澤东思想的指导下,經过了二十多年革命的武装斗争,終於在1949年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資本主义及其代表——国民党的反动統治,彻底摧毁了他們在中国大陆上的暴力机构,建立了实質上是无产阶級专政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革命政权。从这个时候起,我国革命卽由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地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进入了由資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繼而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馬克思說:“在資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間,横着一个从前者进到后者的革命轉变时期,同这个时  相似文献   

2.
列宁的全球化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思考和探索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全球化的思想、观点和策略。列宁的全球化理论肇始于列宁对19世纪中叶以来卷入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俄国命运的思考,形成于20世纪初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探索进程,并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支撑。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社会主义实践进一步促进了列宁全球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列宁全球化理论为当前我们认识全球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也为当下社会主义国家引领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前和十月革命时期,列宁着重批判了伯恩施坦主义在俄国的"变种",目的是保证俄国革命走向胜利,从而拉开世界革命的"序幕".十月革命后,列宁着重批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伯恩施坦主义即社会沙文主义,目的是确保共产国际及其成员党与社会沙文主义划清界限,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推进世界社会主义革命.1921年后,随着西方革命浪潮的低落,列宁将信奉伯恩施坦主义的西方社会民主党重新划归到工人阶级统一战线中,这是列宁晚年思想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我院掀起了一个声势洁大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廣大青年学生热情地鑽研毛主席著怍,他們立志使毛澤东思想在自己头腦里扎根,用毛澤东思想作为指导一切活动的指南。目前,这一学习运动正在深入地发展。毛澤东同志是当代杰出的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創造性地把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踐密切地結合起来,並且在革命实踐中全面地发展了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澤东思想是当代馬列丰义发展的高峰,“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現和理論上的最高标准”。我們的任务,就在於用战无不胜的毛澤东思想来教育学生,使他們掌握最根本的战斗武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的真理光芒永存──重读《一论》、《再论》严思1917年11月7日,在当时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俄国,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和俄共(布)的领导下,胜利地夺取了资产阶级政权,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  相似文献   

6.
<正>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列宁不仅深刻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的新结论,并领导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从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思想、理论、方针和政策,探索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认真学习列宁主义,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列宁批判了民意党人主张的密谋主义和恐怖主义 ,划清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斗争策略原则与民粹主义的界限 ;批判了民粹派关于资本主义在俄国不能充分发展起来的观点 ,划清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观与民粹主义的界限 ;批判了民粹派关于以“村社”为基础走向社会主义的观点 ,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路线与民粹主义的界限。“西方列宁学”关于列宁主义来源于民粹主义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他们认为列宁主义或者来源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学说 ,或者来源于特卡乔夫主义和涅恰也夫主义 ,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8.
代先祥 《新东方》2010,(2):66-71
苏维埃在俄文中原意是代表会议,作为俄国无产阶级的创举,它在1905年的俄国革命中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列宁的肯定和支持。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全俄工农兵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成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的道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的道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石云霞今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锁链,用革命的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暴力统治,取得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列宁主义理论构建中最早的一环。其要义为:第一,将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剥离开来;第二,无产阶级领导并联合城乡小业主阶层掌握政权,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资本主义共和国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列宁必定会将这一思想推向前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俄国无产阶级社会变革历史任务的多重性是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的客观依据。统摄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生产力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的方法论原则,这一原则是列宁主义的逻辑起点,规范着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性质和民族化特点。围绕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进行了坚决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在东方国家最早的交锋。在1905年革命时期,俄国人民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只是作为一个命题存在于列宁的头脑中。仅在十年之后这一命题便转化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此,列宁做了艰苦卓绝的理论补...  相似文献   

11.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在国际共运史上,巴黎公社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是从中心城市开始发动并取得成功的,由此形成了欧洲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共同模式,即“城市中心”的道路。于是有些人以为,各国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都必须走“城市中心”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不可移易的原则。尽管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后,并没有要求所有国家和民族都要按照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的模式来进行革命,而是谆谆告诫各国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各国运用时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各国革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本站在时代高度,系统完整揭示和解析列宁主义、献礼列宁诞辰150周年的通俗理论读物。全书结合作者近30年研究所得,立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变化、俄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以及列宁自身实践活动,特别是列宁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以及通过共产国际帮助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全方位呈现列宁主义的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和实践成效。本书内容系统、逻辑严密,材料丰富、  相似文献   

13.
论列宁先进文化思想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一次革命,它是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创举。列宁领导建设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论述了不同于资本主义文化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列宁先进文化的特点。注重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经验、方案可资借鉴,只能在实践中长期探索。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与西欧国家不同,它是个并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样的国度里,怎样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后,在制定和指导苏维埃俄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中,列宁首创了社会主义国对外政策的理论。这正如原苏俄政府外交人民委员格·瓦·契切林所说:“苏维埃共和国有一套完整的对外政策,它比苏维埃的对内政策更具特色。十月革命以前,从来没有人试图制定一套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对外政策”。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国际关系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曹明 《求索》2008,(8):217-219
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依据马克恩主义的唯物史观,结合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和俄国的具体国情,在探索具有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的经济思想。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提出了俄国在特有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但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先进成果;列宁根据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并依据当时的俄国国情,指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列宁试图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反对官僚主义,从而达到实现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首先在一个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崭新的社会制度。这个制度,列宁在世时还只处于初创阶段。列宁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全力奋斗的就是如何巩固政权、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探索一条适合俄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没有能完成这个伟大使命。继列宁之后,斯大林领导苏联党和人民,继续进行了艰巨的探索和创造,不仅在实践上使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而且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思  相似文献   

17.
刘田人  郭鹏群 《前沿》2004,3(8):20-24
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沙皇反动政权的斗争中 ,结合俄国实际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说 ,在批判民粹派和经济派的过程中 ,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在批判经验批判主义的过程中 ,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 ;在批判修正主义哲学的过程中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列宁的哲学思想 ,是俄国人民进行十月革命的理论依据 ,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随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被粉碎,俄共(布)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为了把苏维埃国家在原来沙皇俄国经济文化十分贫困落后的废墟上建成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在提出经济改造规划的同时,也提出了文化改造的纲领。十月革命的胜利,虽然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把一个反动落后的沙皇俄国改变成先进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是仍然  相似文献   

19.
"西方列宁学"列宁主义观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社会条件.以迈耶尔为代表的"西方列宁学"的列宁主义观,主要从列宁主义的本质、形成、体系、特征和命运等方面完成了对列宁主义的"全面修正"和"彻底否定".研究迈耶尔为代表的"西方列宁学"列宁主义观的启示是:深刻理解列宁主义的地位、真正把握列宁主义的灵魂,是确立并坚持科学"列宁主义观"的两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光辉的“五四”运动四十一周年就要到来了。全省青年在党的領导下和全省人民一条心、一股勁,正以夺取今年更大跃进的实际行动,迎接着这个战斗的节日。“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級領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革命运动。四十一年来,我們的革命前輩,在中国共产党的領导下,团結全国人民,經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偉大胜利,並使我国进入了高速度建設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