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就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就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起步探索到完善发展,对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就业保障制度建立较晚,还有许多不足。今后,政府应实施《失业保险条例》,坚持失业保险与促进再就业相结合,实施雇主赔偿制度,力求使我国经济成为促进和谐的“民生经济”。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政党制度经历了重新恢复、进一步发展和全面发展与完善,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服务青年职能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30年来,共青团在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大格局中,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青年群体的就业需求,准确定位,主动谋划,项目措施不断完善,服务职能日益凸显。现阶段,共青团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在认识和行动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可靠保障。我们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引领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坚持求真务实的改革开放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走适合中国自己的道路,反对盲从西方制度:坚持科学理性的改革开放精神,深入反思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走过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坚持大胆实践的改革开放精神,在实践中逐渐完善民主党派自身的理论建设和组织建设;坚持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概括了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总结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经验,介绍了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白皮书第一次概括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阐述了多党合作制度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独创性和优越性:明确了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阐发了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党制度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政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不断深入挖掘和解读中国政党制度核心价值现的涵义、要素、特征及其关系原则,有利于认清中国政党制度的本质,凸显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发挥中国政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主要经历了社会本位价值观占主导时期、自我与社会冲突时期、自我与社会寻求整合时期和价值观多元并存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对大学生价值观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建议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系,积极应对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要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8.
制度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例外;改革开放是攸关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两个关键性的特征,一是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代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总结我国政党制度创新与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历史经验,对于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考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总结我国政党制度创新与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历史经验,对于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考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