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潮》2001,(6)
"官不在大,肥缺就行。"这是《官场现形记》中对封建社会官吏的真实写照。然而,现今极少数领导干部不仅持此"官念",而且认为官越大越好。于是,"官迷"们不择手段,丑态百出:有的钱色并用;有的谋官害命;有的求神求仙等等。日前,记者在山西省交口县了解到这样一件惊世骇俗的荒唐事——  相似文献   

2.
有此一说     
杨学 武 提出 :警惕官场“唯新主义” 杨 学 武 的 文 章 说 ,如 今 某 些 地 方 的 官 场盛 行 一 种“ 唯 新 主 义 ”现 象 ,不 免 令 人 忧 心 。  所 谓“ 唯 新 主 义 ”,就 是 新 的“ 两 个 凡 是 ” — — 凡 是 新 的 就 是 好 的 , 凡 是 新 的 就 要 紧—  跟 。在“ 唯 新 主 义 ”指 引 下 ,隐 藏 的 是 形 式 主  义 泛 滥 ,官 僚 主 义 盛 行 ,贪 污 腐 败 成 风 。揭 开 “ 丰 功 伟 绩 ”的 面 纱 ,就 可 以 发 现 他 们 新 办  的 企 业 由 于 产 品 没 有 市 场 而 濒 临 破 产 ,新 上  的 项 …  相似文献   

3.
公仆与奴才     
将“公仆”与“奴才”并列,乍一看似有点大不敬。然而,将二者对比而论,却也有耐人寻味、给人启迪之处。报载,曾有一本“专著”问世——名日《下级学》。此书大肆兜售如何奉迎拍马才能在官场上左右逢源之术,竭尽抬轿吹捧之能事,赤裸裸地宣扬庸俗、腐朽的官场交易术,被权威媒体称之为“奴才学”。此书作者之一的张二江,靠着他的精明捞了个一官半职。作为  相似文献   

4.
官场小说近几年持续升温,在职官员逐渐成为创作的主力军。不少读者对作者的特殊身份充满兴趣,意图通过官场小说来洞窥官场文化,甚至将之奉为“官场教科书”。“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王跃文曾说,好的官场小说,其实就是在给官场和官员“祛魅”。然而,目前许多人心目中的“官场教科书”,实际上只是作者笔下的“假官场”。  相似文献   

5.
邓聿文 《当代广西》2008,(17):22-22
中国是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家,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水必湍之”。特别是在官场,如果偶有一两个锐意进取敢做敢为的冒尖者,就很容易被舆论当作官场“异类”看待。  相似文献   

6.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一个新的朝廷诞生,或者会因为“起于山野”也曾获得官场上的短暂活力。然而,随着“打江山”者的死去,“打江山”时的朴素品性必然也会在官场上逐步地流失。于是,挑选新的治世之才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朝朝代代的统治者们需要认真慎视的一个问题,但结果始终未走出这个困境。  相似文献   

7.
科教兴市的核心是创新,作为“第一资源”的人才是关键,上海要实现人均GDP由5000美元向7500美元的跨越式发展,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盖有非常之功,必得非常之人”,人才资源热将成为“技术与知识拉动型发展”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8.
时下,作秀之风盛行,令人眼花缭乱,有时装秀、模特秀、明星秀、官场秀、口号秀、名车秀等等,尤其是“官场秀”愈演愈烈。近年来,官场秀的弊端已涉及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层面,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9.
遴 选官员是中国历史上一直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选用无方导致政治腐败、庸才群集、谄上的恶棍充塞道途 ,实在是自古面临的困局。一个新的朝廷 ,或者会因为“起于山野”而短暂地获得官场活力。然而 ,“打江山”的朴素品性必然随着“打江山”者的死去而流失 ,挑选新的治世之才便成为问题。统治者们对此不能不说向来是认真慎重 ,也发明了从“察举”、“门阀”到“科举”等不断完善的办法。无论遴选官员的具体办法有多少 ,也无论官员的出身是科举还是捐班 ,人一旦走上官场 ,其升迁进取其实不外两种途径 ,一是“衡鉴” ,一是“资格”。“衡鉴…  相似文献   

10.
据《南风窗》报道,在平舆县所属的河南省驻马店市,近来流行起了一种“拥抱礼”:官员们私下见面,或官员与民营企业家见面,双方先来一番热情“拥抱”,借机把对方身上摸一遍,确认对方没带录音机、针孔摄像机之后,方才放心接触。“拥抱礼”的出现,可谓当地官场的一道“独特风景”。它反映的当然不是当地官场中人变得如何彬彬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未经研究证实的“特异功能”,如耳朵认字、隔墙透视、保险柜中取钱、心灵感应、意念搬运、宇宙语、信息茶等等都曾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所谓“大师”们挣钱的招牌。一时间,某某功充满香味,某某功能够预测未来,某某功可开发智力,某某功能够接受宇宙信息……甚至有人宣称,这一切都是对现代科学的最大挑战。于是,一个个“大师”、“超级大师”横空出世后,立即倾倒众多信徒。10年前,刚从河南商丘市某职业学校毕业不久的18岁少女王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近“大师”,并跟随其学功、授功,亲身目睹体验了诸多“神功内幕”。“现…  相似文献   

12.
《政工研究动态》2003年第7期有一篇《关于官场酒风的问答》文章,说的是官场喝酒中的种种现象,颇有意义。但笔者读后却有一点置疑,与作者商榷。 笔者认为,文中所提官场酒风之种种及警示和防范之办法,颇有见地。但文中认为“喝酒虽然与腐败无直接关系,但喝酒往往是不正之风的媒介”的说法却失  相似文献   

13.
当今官场中,不乏为权位投靠上级之人,不乏为金钱卖身不法商人之辈。本文欲一一解析官场“家奴”的众生相,以觅世间良药诊之医之。  相似文献   

14.
如今,不少老百姓把我们的领导干部叫做“当官的”,而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也自认为是官,不带引号的官。《官场现行记》中说,官不一定大,只要是肥缺就行。这是封建社会的情形。想不到的是,现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也持这种观念,而且认为官越大越好。于是,他们便日夜思念升官,不择手段地追求升官,甚至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以至做出许多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山西省交口县县委大院挖出“升官符”,就是“官迷现行记”的最新版本。   升官心切的交口县县委书记和县长,苦等了几年,官运还是没有亨通。百思之后,终于“得解”,原来是县委大…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0月15日《南方日报》刊登朱迅的文章,周久耕要写“官场小说”,说明他对自己把握官场文化的能力很有自信。此举也引来了外界对“官场小说”的讨论。时下,官场小说大多是畅销书的热门,在各大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往往占据重要位置,无论是关注度还是点击数和评论数,官场小说都居高不下。官场小说的大热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官场的心态,一部分是出于对官场文化的好奇,看官场小说主要用来满足窥探欲;一部分是官场中人,为自己能在官场险滩中全身而退寻找“官场秘笈”;  相似文献   

16.
赵畅 《政策瞭望》2013,(9):56-56
官场“送礼收礼”之盛风.何以难刹?因为由来已久矣。读报看到一个材料,说清代有许多“陋规”,官员灰色收入不少.那时流行一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相似文献   

17.
刘杨 《协商论坛》2023,(10):14-16
<正>“学得越深,悟得越透,力量越足”“要牢记责任使命,服务群众,努力提升履职水平”“要在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实现更大作为”……5月25日,省政协一封《深学细悟砺初心奋楫笃行建新功——“实干促发展政协建新功”活动倡议书》在广大省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委员们积极响应省政协倡议,强化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服务中心大局、践行履职为民,以实际行动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李东 《小康》2010,(9):9-9
曾挂职担任湖南临湘副市长的姜宗福在采访中爆出官场有很多潜规则。“潜规则”这玩艺儿,其实并非官场独有的专利,而这恐怕不过是诸多“官场潜规则”中无伤大雅的冰山一角罢了。  相似文献   

19.
周易有三个穴字:(1)需六四:“需于血,出自穴。”(2)“需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3)“小过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程颐解“穴”为穴居。朱熹的本义则不知所云,高亨教授对“出自穴”以为“遭难潜逃,隐伏于沟内得免于祸。”对“入于穴”说:“不速之客,亦应敬之,终吉。”对“终”字,未深究。对“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说:“小畜亦云: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此事在酝酿之象也。”对“弋取彼在穴”说:“盖有某公弋鸟,鸟中矢,飞入穴中,公乃取之。”犹嫌牵强。  相似文献   

20.
“大学”乃“大”与“学”之和。关于大学之“大”,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有过精彩的论述:“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那么大学之“学”与其他学问有何不同?大学之“学”又有什么丰富的内涵?我的认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