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恩来在处理西安事变及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在重庆工作期间,龙飞虎是他的警卫副官。龙飞虎跟随周恩来13年,智勇双全,忠心耿耿,周恩来叫他“老虎”,向毛泽东介绍龙飞虎时说:“老虎坦诚、勇敢、可靠、正直。” 跟随周恩来去西安 龙飞虎是江西永新县人,1915年出生,1928年参加了工农红军,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红三军团政治保卫局侦察科长、便衣队长,红一方面军保卫局侦察科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  相似文献   

2.
作为周恩来身边的"老虎"护卫,我的父亲龙飞虎跟随了周恩来11年,情意终生。为了缅怀老一辈革命者的历史功绩,继承和学习他们崇高的精神品格,特作此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龙飞虎同志诞辰90周年,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更加怀念我的老战友。他虽离开我们6年了,但他在革命生涯中的卓著功绩、高尚品德、优良作风如一座丰碑,被人民传诵和敬仰。龙飞虎同志是一位军政全优的高级指挥员。他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传奇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革命功绩和高尚情操,永远值得我怀念。他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的爸爸龙飞虎,解放福建时是十兵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副政委。爸爸对我说,福州战役是他率前卫团率先攻入福州城。  相似文献   

5.
我的爸爸龙飞虎,解放福建时是十兵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副政委.爸爸对我说.福州战役是他率前卫团率先攻入福州城.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研究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少数著作中出现了一种非实事求是的倾向,对周恩来提出一些非议,比如所谓"愚忠"、"表里不一"以及在"文革"中的处境和作用等问题。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辨析。周恩来一生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这正是"精忠",是"周恩来精神"的真谛:"愚忠"之说完全将领袖人物的关系封建化了;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代表的是"治乱"力量,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做工作减少损失,绝非"起了延长历史灾难的作用"。从周恩来的出身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他的革命操守和党性修养、他所从事各种斗争和领导的各项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周恩来的高尚品德堪称全党楷模,那种诬称周恩来"表里不一"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周恩来的革命生涯中,一直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他经常倾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意见,多年来与党外人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邹韬奋:"请转达我对恩来的谢意!"邹韬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与周恩来友情甚笃。他崇敬周恩来,生命垂危之际仍呼唤着周恩来的名字;周恩来也了解邹韬奋,敬重邹韬奋,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龙飞虎将军是我十分崇敬的的老领导。1956年7月,福州军区成立,龙飞虎任福州军区后勤部部长,当时我在福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工作。"大跃进"时期,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响应中央号召,福州军区也开展了以创建"健康军营"为目标的爱国卫生运动,机关和部队的卫生环境焕然一新。为了进一步推动部队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福州军区组织了以皮定均为组  相似文献   

9.
作为在蒋介石身边参与最高机密的智囊,他同时却与周恩来保持着密切的单线联系。蒋纬国称他为"潜伏在老总统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周恩来称赞他"要党员身份不要上将";朱德赞扬他"有奇功,功不可没";李克农称他为"隐形人"。  相似文献   

10.
徐柏龄 《党的文献》2018,(3):112-116
周恩来十分关心中国的民航事业,他批示的"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三句话,是中国民航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在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原周恩来总理专机机长徐柏龄,他深情回忆了周恩来关心民航事业,带领中国民航飞向世界的历史细节,详细讲述了他与周恩来的相交以及在远航非洲过程中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现将采访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的人生轨迹虽有波折,却没有大起大落,这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一个"忍"字。美国人谢伟思在重庆美国驻华大使馆工作时,同周恩来接触较多,他谈及亲身体验时说,我未见过周恩来发怒、发火或心烦意乱,他总是那么平静、镇定,我没有见过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15,(4):35
周恩来的举轻若重,贯穿了他的一生,既体现在他处理革命、外交、经济、政治、军事等重大问题上,也体现在他处理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上。郭沫若曾称赞周恩来:"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如电火行空"。周恩来为了让毛泽东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和理论上的重大问题,把大量精力放在处理具体事务、具体问题上。有一次,一位曾经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问周恩来为什么这样  相似文献   

13.
至孝周恩来     
刘永辉 《党的建设》2010,(12):61-61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儿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年时代即投身革命洪流。在他心中,始终是将"大家"放在"小家"之前。他的一生,始终在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着、拼搏着、奉献着。周恩来也常说,共产主义者并不是六亲不认。在这方面,周恩来所表现出来的至孝情怀是感人至深的。  相似文献   

14.
刘永辉 《党史博采》2009,(12):22-23
<正>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代即投身革命洪流,可以说在他心中,始终是"大家"在"小家"之前,始终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着、拼搏着、奉献着。毕竟,他儿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过,周恩来也常说,共产主义者并不是六亲不认。在这方面,周恩来所表现出来的至孝情怀是感人至深的。  相似文献   

15.
剑钧 《党史文苑》2001,(1):39-42
窑工出身的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予他很高评价。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周恩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非常关心和爱护徐海东,徐海东也十分尊敬周恩来。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并为后人颂扬。在陕北苏区,周恩来极力支持徐海东解决红二十五军所谓"反革命嫌疑犯"的问题。"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命令徐海东:"红十五军团要迅速开到商州一带",援助东北军和西北军。临走时…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今年77岁了,作为江苏淮安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听到当地人评价周恩来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周恩来做官绝对是一位好官、清官,但他就是没有为他的家乡淮安做任何实事。"其实这是绝大多数人因为不了解周恩来才有的误解。1965年7月5日,周恩来出访埃及回国,到新疆石河子看望内地支边青年时,巧遇淮安钦工镇建华村的姑娘李正兰。他深情地对李正兰说:"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爱他的家乡的。"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周恩来怎么会不爱他的家乡故土,不为故乡亲人办实事呢?淮安的衡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关心,才开挖告竣,  相似文献   

17.
开国总理周恩来的一生有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在他的故乡江苏淮安(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至今仍留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诸如周恩来回没回过家?周恩来是不是坐在飞机上看过淮安?周恩来没给家乡建设做实事等等.这些传说虽反映了他大公无私、顾全大局等美好品质,但有的传说却因为人们大多不了解事实真相而使他蒙"冤"受"屈",甚至有损他的形象.笔者作为他的同乡后辈和几十年从事周恩来研究的工作者,曾对有关他的传说进行大量深入的调查、走访,现在该是还史实真情于天下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正伟大的人格是超越时空的。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近40年,但是人们还是常常想起他、说到他,亲切自然,斯人如在眼前,他喜爱的一树树海棠也宛若绽放身畔。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仁爱、牺牲和宽容,其中犹以第一点为最。爱人者,人恒爱之我在《大无大有周恩来》中谈到周恩来有6个"大有",其中第一个就是"大爱"。我们的文化史、思想史上,对"爱"有过误解、走过弯路。殊不知中国共产党是从同情被  相似文献   

19.
当年陪都文艺界人士,对周恩来比较生疏、客 气的,称他"周先生";而在背后称周恩来为"胡 公",或当面称"周公"的,那就是熟朋友了。艺 术家郑君里与周恩来初次见面长谈之后,竟马上称 起了"周公",周恩来的魅力何在?  相似文献   

20.
正王炳南,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中的佼佼者。从1936年"西安事变"起,他便跟随周恩来从事党的外事、外交工作,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周恩来十分欣赏王炳南的才干,由衷地称赞:"炳南不仅是我的左右手,他还是我的耳朵和嘴巴呢!""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王炳南与周恩来相识于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