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与形式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第一个对象性关系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论断,无论是作为逻辑规定还是作为历史判断,都是无可置疑的。道理很简单:自然欲望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第一欲望,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有可能考虑或从事其它。“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就美学史而言,人类所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当然也就是人与自然的美学关系。这是美学历史发展的起点。从古文字学的角度看,在我国卜辞的甲骨文里已有“美”字。许慎的《说文》解释说:“(?)(美),甘也。从芊(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五代时期的徐铉注曰:“羊大则美,故从大”。这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不是“人学空场”,人学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社会主义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按通常理解,马克思所讲的人包括个人、人类或集体、社会等多种形式,但面对人类存在的现实乃至历史,马克思首先看到的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  相似文献   

3.
慎用权力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章规定:“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这些规定充分说明,来自人民的权力,使用必须慎重;而慎用权力的关键,在于掌权者对权力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党和  相似文献   

4.
在换届选举中,充分发扬民主与严格依法办事是相辅相成的.发扬民主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照这些规定办事,切实保障选民和代表的民主权利[1].  相似文献   

5.
"文本"产生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承载着某时代社会情境下人们的历史记忆,并因社会结构而遵照某种规范来记录而形成文类(文本结构)。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皆田野。任何能被观察、解读的社会文化表征都是文本,我们能透过这些文本表相来分析情境本相。滇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元的民族交流与融合,产生非常特殊且多元的历史记忆。借助以往羌、藏族地区田野经验,在解读滇西文本时,呈现各种历史心性下的历史叙述,分析相关的历史社会情境,以及个人在其间的情感、意图与作为,即可提出一种反思性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大月刊》2009,(5):30-30
人大工作最讲程序、最讲规范,也最容易形成“惯例”。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惯例,对保持人大工作的连续性与开创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任何工作的操作都有其内在规律性,而这些规律性则往往蕴涵在惯例中。只要我们时刻坚持和运用科学发展观这把“标尺”,精确地衡量惯例的长短、是非,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7.
《春秋》2001,(2)
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邪教组织,这些邪教组织无一不是打着替人祛病消灾、升天成仙的幌子,行聚敛钱财、个人享乐甚至夺取政权之实。邪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集中表现为各种反动会道门组织。本刊特辟“历史沉渣”栏目,选取两个反动会道门组织从产生到覆灭的史实,警示世人认清“法轮功”等一切邪教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在换届选举中,充分发扬民主与严格依法办事是相辅相成的。发扬民主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照这些规定办事,切实保障选民和代表的民主权利。最为重要的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当带头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中央反复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更要领导人民贯彻执行好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9.
陆彩鸣 《今日浙江》2009,(24):62-62
“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王彦生,总是把荣誉让给别人.把功绩留给组织.而从来因个人的事情,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黎珊 《人权》2003,(6):45-46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广大农村的广泛宣传与贯彻落实,以及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一大批受村民拥护的人通过选举当上了村干部。这些村干部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被村民誉为农村“小宪法”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1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  相似文献   

11.
第二国际理论家考茨基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围绕“人的基本属性、人与历史规律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等三个问题阐述了他对“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问题的基本认识.这一认识中体现出的进化论、折衷主义和机械论倾向较大地制约了孝茨基对“个人历史作用”问题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建设的进程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同样,国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也不例外。为更好地知法、学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监督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办事,特将  相似文献   

13.
2、地方各级党的组织一定要在法律制定的范围内活动。江泽民同志曾指示:"各级党组织,包括人大党组,都要遵守党章关于‘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原则,以及宪法关于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的规定。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也要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乔石同志  相似文献   

14.
正确处理“法”与“权”的关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克俭党章总纲讲:“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党法”。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家周其仁日前撰文传输“人力资本”的概念说,人力资本是人掌握的知识、技能、体力、企图心和创新精神等等一切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的总称。人力资源的一个很特别的、不同于任何非人力资源的特性,在于这种资源总是负载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并且只有他个人才可以启动,只有他个人才能真正控制这些资源的供给程度。由于这一点,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无论法律上是否承认个人对其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在经济现实中,个人总是实际上控制着人的  相似文献   

16.
李心记 《前沿》2012,(4):57-58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是相对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的抽象的个人而言的;“现实的个人”是具有多重规定的、生活与现实中的、从事感性活动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是限度的。  相似文献   

17.
组织应该还是“家”马蛟历史上,我们党的组织一向以"家"的形象出现,组织给个人以家庭般的温暖、关心、体贴和爱护;个人出以组织为"家",充分信任和依靠组织,可谓"无后不对组织说,无事不对组织讲"。然而,当前,组织对个人那种家庭般的关心在一些地方渐渐减少了...  相似文献   

18.
语录     
《新疆人大》2014,(9):2-2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相似文献   

19.
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公民,社会对其品行、生活、道德、修养、作风等来自客观外界角度的评价,就是其人的名誉。公民的名誉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诽谤、侮辱以及其他方式败坏公民的名誉。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公众开始对“名誉权”重视起来。近年来,有关名誉权纠纷的事件时有发生,有识之士呼吁──  相似文献   

20.
一、团组织活动的现状与建立活动系统最优模式的重要意义 现代组纵管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组织,在组织成员或组织以外的人的心目中,它的性质或特征必须在共同确认的形象中得到反映,必须通过同处于一定范罔内的动态运转即“活动”体现组织规章的精神。因此,任何组织都是在试图按照自己的形象,通过各种活动,塑造那些加入组织的个人,而加入组织的个人也同样试图通过参与活动来表现自己的个性 中国共青团作为一个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严格的组织纪律的青年政治性组织,建团八十年来,在吸引青年参加党的各项中心工作中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了各种适合青年特点的独立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