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产业集群促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等等。因此,产业集群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还在起步阶段,通过产业集群来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需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2.
陈燕  覃家君 《理论月刊》2004,(1):101-103
本文在突破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理论的基础上,归类剖析了环境产业、再生资源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新兴可持续发展产业。  相似文献   

3.
邹迎九 《前沿》2010,(18):60-65
产业集群具有网络组织、学习创新和社会资本等优势。针对当前广西传媒产业竞争力普遍较弱的现状,通过集群化发展方式,采取营造有利于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整合资源、做大龙头、完善产业链体系,加快创新网络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培育促进传媒产业集聚的区域文化和实行产业品牌战略等策略,将有助于广西传媒产业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其产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产业结构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至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仍在不同层次向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继续着并向中西部地区扩展。在这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中出现许多新趋势、新特点,研究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经验和教训,对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热词出处:我们全面实施产业优先发展,启动以制糖为主的食品产业、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系列中型轿车为重点的汽车产业、以炼油为主的石化产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产业、以工程机械为主的机械产业、以电源建设为主的电力产业等七大干亿元产业建设,加快发展建材、造纸、电子信息、造船、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医药制造等七个产业。  相似文献   

6.
产业演变对跨国公司撤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波  王水娟 《求索》2007,(10):32-33
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关于跨国公司撤资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产业演变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中度、产业生命周期及产业成长率对跨国公司撤资决定的影响,建议制定相应的撤资预警框架、产业援助政策并促进地方产业群培育,以减小撤资的可能以及撤资对相关产业发展的风险值。  相似文献   

7.
张天平  刘友金 《求索》2011,(9):79-80,217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后能否达到此目的的关键是转移后的产业能否融合当地的传统产业,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转移后产业供应链能否与当地产业供应链实现无缝连接,如果成功就能实现产业升级。本文主要研究转移后产业实现产业供应链的现实必要性,从供应链资源共享和适宜产业方面研究了实现供应链的无缝连接的路径,并提出了承接地的产业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网络产业由事业调配型向以精神产品生产为核心的生产经营型转变。全面、准确的认识广电网络产业的属性特征有利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广电网络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都很强。从十个方面分析了广电网络产业的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第一,实现“产业承接”向“产业引领”转变。大连的产业集聚要把大连产业发展放在全球产业体系中进行布局和谋划,既依托现有基础又要避免路径依赖,立足自主创新.向产业价值链的两端扩展,最终形成以大连为利润核心.产业链条向全球扩散的新的全球产业价值链条,真正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0.
许德友 《岭南学刊》2012,(3):18-24,66
对外开放是塑造国内产业地理的重要力量,产业自身的特征也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以我国29个制造业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考察对外开放和产业特征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可知:对外开放能显著地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地理集中度,也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企业平均规模、劳动密集度、国有资本比重等产业特征也能促进制造业产业的集聚度,高税收特征的产业其集聚度会弱化。  相似文献   

11.
“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国内许多人对“创意产业”的认识至今仍模糊不清,对其本质特征和产业特点还缺少规律性的把握,本文在认真分析当今世界主流创意产业理论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创意产业的概念、本质、特征及产业特点;对“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进行了辨析,以便充实我国的创意产业理论,促进创意经济的提升,使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产业生态化的基本内涵,阐述了产业生态化发展相对于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势,强调把产业活动纳入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中,以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并据此提出符合基于产业生态化原则的产业发展规划对策及其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金波  冯达 《求索》2013,(2):39-41,80
产业转移是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人造板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因素,分析了当前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变化对人造板产业转移的三大作用机制.并对产业转移过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人造板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科学引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选取江西省37个工业部门为分析对象,并以中部各省为参照,引入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得出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选择,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制品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鞋、帽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然而,产业梯度系数所反映的江西省应该承接的产业与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承接的产业存在一定出入,因此,江西省政府应科学规划产业承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5.
试论产业国际竞争的内涵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欣广 《桂海论丛》2000,16(3):48-50
文章拟定了“产业国际竞争”概念的内涵,指出该概念是研究一国参与国际竞争问题时不可忽略的理论工具。我国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在产业竞争的观念指导下安排战略策略。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有:从国际比较中正确衡量本国的产业竞争力;从国际竞争的角度领会与实施国家的产业政策;力争发展跨国经营;特别注重提高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文章还对我国的纺织服装、钢铁、机电、电子信息、石化等部门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胡义东 《群众》2022,(6):43-44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江苏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半导体产业,在70年代进入集成电路产业领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先行区和重要产业基地。202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窗口期”,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加快培育集成电路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走好集成电路产业强“芯”之路。  相似文献   

17.
烟草产业集中度研究——基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以来,我国烟草产业正逐渐由地方割据的分散竞争向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过渡.基于产业经济学的不同研究范式对烟草产业的集中度进行测度,提出烟草产业如何提高运行效率的建议,对我国烟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长高 《当代广西》2009,(11):48-49
广西旅游业经过30多年发展,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业已成为我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快速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9.
张海雁 《新重庆》2007,(5):39-41
一、重庆实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分析 (一)基础条件与优势 生物产业包括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它将解决人们生活、生产、生态的问题。重庆市生物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十五”期间,生物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2%,2006年生物产业完成产值约200亿元。  相似文献   

20.
论产业生态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飚  陈雪梅 《长白学刊》2009,(5):99-102
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产业生态的实现不是单一力量驱动的结果,而是既有企业内在的驱动力,又有政府外在的压力,同时学术科研机构、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在推动产业生态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构建我国产业生态动力机制,就要建立产业生态激励性市场机制,完善法律和政策保障机制,强化社会中介组织的促进机制,营造有利于产业生态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