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绻美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仓山”,又名“文人山”,是道教发源地,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团委等有关部门对一部人物群雕作品的初稿进行了审议,决定开始着手制作,并决定将这一凝结着西部人无限敬意的群雕矗立在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的三角湖旁。这是中国第一座以平民为原型而创作的群雕,在它的背后,则是内蒙古高原一个冰湖里气壮山河的百人生死大营救……  相似文献   

3.
那一年,我在山沟里的一所中学教书.秋天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争取到了一个凋入城里的名额.  相似文献   

4.
一棵大树,在我的心中一直高高地耸立着,那是一棵我在异国它乡看到的大树,参天耸立,叶碧花洁。它的照片一直珍藏在我的影集里,常使我浮想联翩,思念无限。那是我到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区考察工厂时,陪我同去的陈先生说:“这里的裕廊山上,有一个名人公园,公园里有世界上各国领导人和名人来访时栽的树。邓小平先生植下的那棵海苹果树,我们把它称作吉祥树、友谊树,常吸引许多人来此拍照。”一棵名人植下的树被许多外国人作为吉祥树、友谊树,这引起我的极大兴趣,于是,在考察工厂之后,我便怀着急切的心情,随陈先生驱车来到了裕廊山。裕廊山,山不高,但…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诗咏的桃花,在4月芳菲尽开放,连平上坪的桃花,在正月的无限春情盛开。一朵又一朵,一枝又一枝,一山又一山,桃林深处,游人如织,勾魂醉赏。上坪的山坡,连绵起伏,到处深红浅红,真真是桃花满陌千里红。记得许多年前在贵州见到桃花,像一个爱穿艳丽花衣的女子,招摇的走在大路上,扭着腰肢,带着轻浮的风情,却无法荡起我心中的涟漪。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的深秋,笔者与好友李国权、唐焕洲相邀登点灯山,发现了一块相关中山纪念堂的残石碑,后陆续发现十多块碎片。经过拼合,绝大部分文字都可识读。为了方便读碑记,先对点灯山作一简要的介绍。兴安县城西边三里左右,有一座小石山,名曰点灯山。清代的《兴安县志》记载:"点灯  相似文献   

7.
寻乐书岩记     
正这部书,刻在山石上。山叫回岸山。川北一带多丘陵,称作山,也无妨。印于纸页的是书,洞窟里的摩崖也是书。刻它的这位,叫贾儒珍,晚清人,家在苍溪县东青镇东兴村。他带着戏班闯过成都,心里却是崇圣尊经的,真不负名字里那个"儒"字,说到他的作为,尽合乎圣经贤传,倡办义学最为  相似文献   

8.
山环着水,水绕着山。山吐吞着水谷之精华,仙雾缭绕;水汲取着山谷之空灵,清心曼妙。带着尘土的疲惫,我踏上了开封万岁山的旅程,期待涤荡沉重的思绪,逐追那天外的一份清心自由的格调。由南北上,映入我眼前的是一面菊花墙,没有突兀有致的高山,没有绵延曲折的低峦,不禁心头一沉,原来万岁山并非"山",仅仅是一片园林罢了。但这园林里似乎又可以寻觅到山的影子。水上的山石,错落有致的假山,蜿  相似文献   

9.
死里求生     
小时候家贫,假期里就上山割草卖钱.山是城南的锦屏山.山不太高,但十分陡峭.山上割了,拿绳子捆紧,从悬崖处扔下山去,就换得两三角钱来,以备油盐酱醋和笔墨纸张之用.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久了,就会渴望乡村里的那份安宁;呼吸城市里空气久了,山里面那股天然大氧吧的味道就会越发显得难能可贵.如果闲暇时约上两三个朋友来汤沟游玩,一定会不虚此行.在这里,呼吸沁人心脾的空气、感受鸟语花香的同时,还会体验到汤沟温泉那份带着大地母亲温度的亲吻.乡村恬静与幽情定会带走每一位朋友的疲惫和不快,一种心境也会油然而生:心静如水,温暖如春.  相似文献   

11.
百泉山     
正百泉山位于京城怀柔区北镇,海拔1100米,山中景色优美、幽静,是一个世外桃源。百泉山的路是在一条峡谷中,两侧是山崖,中间有一条河道,这河道就是上山的小路。枯水期时,河道里尽是一些大石头,路沿着这一堆堆大石头向山中延伸。这些大石头经过千百年河水的冲洗,光亮,没有棱角。这样的石头有很多很多,大小不一,满山谷都是,形成了一条上山的路。石头下有小溪流动,平缓的地方形成水洼,水质清澈,有一些青翠的芦  相似文献   

12.
去武当山的决定算得上仓促,火车到达空荡荡的月台时仍然觉得一切如同云里雾里.四周都是山,云雾环绕,站在山脚仰望的时候,一种难以言说的渺小感油然而生. 游人并不算多,满眼望去尽是看不到尽头的青石台阶.山上空气潮湿,一簇一簇的苔藓不甘寂寞地分布在青石板的各个角落,上面风吹日晒,彰显着时光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脚步踏上第一级台阶的时候还在想,真的已经在武当山了,电视里,宣传册里,武侠小说里的那座仙山.有着无数年轮的巨大山峰,半隐半露于仰视的视线里,像是一尊年代久远的慈悲神祗.  相似文献   

13.
母亲     
未名 《新青年》2004,(5):9-11
世上有一部书,它永远也写不完,那便是母亲。女儿出生那年的冬天,很冷。母亲在众乡邻的欣羡中,第一次走出囚禁了也养育了她的大山,第一次看见城市,第一次坐上火车,第一次听到那么多她根本听不懂的语言。初来乍到的日子,母亲很不习惯,抬起她略显浑浊的眼睛,茫然四顾。“山,山呢?”母亲一个劲地问。妻子笑了,说:“妈,这儿是平原,没有山。”“哦,平原,没有山。”母亲自言自语,若有所失的样子。我猛然发现,一向以她的儿子能走出大山为荣的母亲,竟然对大山有这般的依恋!山很美,可山区也很穷。卑微的我却是母亲一生的骄傲。在十分艰难的环境里,我很…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人如若在农村生活过,那一定是一段终生难忘,也非常留恋的记忆。其难忘和留恋,就在于走在村庄和田野,进入大山和森林,有种回归自然、置身美景的兴奋,有种大自然对人的馈赠感,也有种在家园、在母亲身边的慰藉与亲切。在农村,出门和远行,口袋里可以没有一分钱,行囊可以没有一块干粮,但不会饿着,也不会挨渴,田野里、山林中总有吃的,更有甜美  相似文献   

15.
大壮啊大壮     
大壮人如其名,确实很壮,1.82米的个头,90多公斤,黑乎乎的脸上永远缀着几颗美丽的青春痘,整天像座山似的在宿舍里晃来晃去。  相似文献   

16.
岭外杂记     
正岭南五日,跑马观花,以拙眼拾得一些细碎珠光,散乱记之。1、珠海斗门黄杨山南麓,有金台寺。山湾里有一库碧水,库随山的走势,不是很规整,水和山和树之间还有一根黄腰带,那是冬季枯水期的痕迹,腰带很明显,越发衬得水的蓝,如黄金镶嵌。碧水的上方,就是金台寺,南宋的时候叫金台精舍。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秀夫君,我来看您来了。秀夫是陆秀夫,金台寺里其实没有他的像,但和他有关。崖山和金台寺很近,他抱着小皇帝赵昺跳海的哪一刻,整个南宋也  相似文献   

17.
在祖国美丽的南边,依山傍水的边疆重镇——平孟,这里的边境沿线和越南河广县山水紧密相连,双方边民同打一山柴,共饮一江水,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友谊。在反封、反帝抗日、抗法、抗美艰苦斗争的岁月里,在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印支共产党的领导下,中越两国的革命党人,曾互相支持并肩战斗,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18.
初入蒙山。蒙山,老百姓口上,俗呼大东山。山上一片乱石头。它的乱,是有章法的。没有这乱,看不出欹斜侧立,看不出争势而上,意态也就减去多半。创造这件"作品"的,是天。"石磊磊兮葛蔓蔓",屈骚里的句子便叫我想起了。齐鲁之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样一座山,圣人见了,也要动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是很有哲学意味的话。"小"是词类活用,意动用法,表现心  相似文献   

19.
论泼皮     
花和尚之所以在五台山落发为僧,之所以被打发到到酸枣门外看菜园子,缘由却是因为这场火并。话说渭州城里,状元桥下,那个肉铺掌柜郑屠,显然也是一个强梁型泼皮。既然敢自称镇关西,自是霸男占女,为非作歹的地头蛇。尽管他螃蟹走路,横行街巷,脚一跺,城门楼都乱颤不已。  相似文献   

20.
石景山下     
正"湿经山"是传说中的名字,无论是借助吴承恩《西游记》的演化而来,还是穿凿附会的口口相传,一切都统归古老。那时奶奶显示老一辈多知多懂的权威就是复述这个古老的传说,而叔叔辈们叫出的也是这仨音。我在上学之前愿意听奶奶述说,因为奶奶的话里有故事情节,而叔叔们的话总是很随意的,没有趣。等我上了学,跟同学们说"湿经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