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9月1日起,《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正式施行,该法规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调查情况,制定相应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发生并达到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央政府对2006年出台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进行修订。明确了各级应急响应的条件。新版《预案》延续了自然灾害的四级响应制度,不过在各级响应的启动条件、相应措施等方面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几次重大自然灾害,给我国政府特别是受灾地区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我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自然灾害救助的法律法规,加强了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本文以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现状为基础,分析了现今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1日起,一部旨在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施行救助的地方性法规《宁夏回族自治区刑事被害人救助条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施行。这一条例是我国首部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省级地方立法。从其内容看,这部地方性法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提供了法律依据,其实践意义不言而喻。但笔者认为,这部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实施,其理论价值更胜于实践意义,它不仅充分地体现了“人权保障”的宪法精神,而且有效地实现了对被害人损害赔偿权利的救济,有力地彰显了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1日起,一部旨在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施行救助的地方性法规《宁夏回族自治区刑事被害人困难救助条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施行。这一条例是我国首部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省级地方立法,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这部地方立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如救助范围过窄、救助标准过低等。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以期推动宁夏乃至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怎样深度融合发展是当前政策理论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本文论述了自然灾害大数据深度挖掘、物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发展滞后等目前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难点问题,从移动互联网APP技术系统推广、政府主导构建全民化自然灾害互联互救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施玮 《理论研究》2009,(3):41-43
依据西方理论,当下世界处于风险社会,风险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和人类自身所制造的各类风险,而自然灾害风险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危险,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之一,因此,灾后救助制度的研究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总结传统社会灾后救助经验并考察现有救助法律的基础上,本文将给出一些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3,(5):3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3年3月1日正式公布。为什么要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应急救助制度主要提供哪些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就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施玮 《学习月刊》2009,(8):19-20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印发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可以说.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灾害发生后。如何迅速采取救助行动,处理灾情.降低伤害,并帮助灾民完成复建.是国家的基本职责。借鉴和吸收我国传统社会有益的防灾救灾经验.对完善灾后救助制度.增强灾害救助能力.促进灾后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09,(8):51-51
低收入患者将纳入医疗救助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意见》提出。在切实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意见》指出,其他经济困难家庭  相似文献   

11.
大武口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着力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目前,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纳入的救助对象总数超过5.5万人次,包括1.2万人的城乡低保对象,6000人次灾民的自然灾害救助等。2012年在自治区率先实行城乡低保一体化,提高最低生活  相似文献   

12.
政策快递     
《北京支部生活》2006,(3):68-71
《艾滋病防治条例》3月起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艾滋病防治条例》共分七章六十四条,分别为总则、宣传教育、预防与控制、治疗与救助、  相似文献   

13.
牧人 《实践》2010,(2):37-37
2009年,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区正式启动了城乡临时生活救助制度。该制度对临时救助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等作了明确规定,弥补了现行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中城乡低收入群体缺乏有效救助的空白,对解决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和人户分离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提供了保障。现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编者  相似文献   

14.
数字时代对社会救助提出诸多挑战,表现为数字技术消解社会救助主体的真实性,数字鸿沟导致数字排斥进而引起数字贫困,受救助者的信息与隐私也将面临更大威胁。因应数字时代之需,社会救助法亟待在立法理念以及制度建构层面进行变革。在立法理念层面,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救助理念,并确立数字行政理念。社会救助法作为一部权利保障法,亦应确立数字时代的社会救助权利理念以确保公民社会救助权之实现。在制度层面,一方面要对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数字化赋能,实现受救助主体的智慧化覆盖、救助体制的数字化变革以及救助服务的数字化体现;另一方面应构建数字时代社会救助权利的保障机制,救助数字弱势群体,推动数据公开、数字参与及隐私保障,如此方能使社会救助法面向数字时代之需。  相似文献   

15.
1992年,上海市开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线保障制度,从此,拉开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序幕。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呈现出以下特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逐年减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持续增加;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投入增幅更大。2014年5月1日实施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标志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迈入了一个全面依法管理的新阶段。这无疑会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迈向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高度,同时更希望制定出一部真正的层次足够高的《社会救助法》。  相似文献   

16.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2,(4):49-49
日前,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因患重特大疾病致贫,难以自付医疗费用的中国公民,有望在基本医保外,再享受所在地方政府的专项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17.
孙蕙 《当代贵州》2018,(51):10-11
1.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求助体系,编密织牢民生托底安全网结合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贵州出台一个办法、健全三项制度、创建七大机制,全面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民生托底安全网。制发实施《贵州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暂行)》;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创建“救急难”工作机制,创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三共同”衔接机制,创建低保对象认定机制,创建低保分类施保机制,创建低保标准合理调整机制,创建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创建监督检查机制,多项创建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4,(5):34-34
<正>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为什么要出台这一《办法》?《办法》明确了哪些救助制度?解决群众哪些困难?如何能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及时获得救助?《办法》明确了哪些措施保障社会救助有效实施?社会力量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就这些问题,国务院法制办和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编者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1,(24):16-19
人们也许已经淡忘了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因为收容遣送条例,这名湖北青年在没有带身份证件的情况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孙志刚事件最终以国务院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而剧终,这亦是新世纪近十年来,因为单一事件而影响顶层纠错设计的经典案例。然而,更多时候,纠错机制在社会生活中依然缺位、失效。  相似文献   

20.
本埠     
《求贤》2013,(4):40-41
天津市4月起调整社会救助范围和标准 从天津市民政局获悉,天津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社会救助范围和标准的通知》,天津市从4月起,上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救助范围和标准、农村无保供养标准和价补联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