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规民约好束民又管官□汪东恒1996年8月以来,安徽省委宣传部围绕创文明、奔小康这个中心,在全省农村开展了制定村规民约活动,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80%的地市基本完成了这一任务,其他地市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各地在制定村规民约时都力求细致、慎重,并...  相似文献   

2.
大地短波     
为占领农村宣传的主阵地,津南区小站镇迎新村在村里繁华路段兴建了12米长的宣传长廊,宣传村规民约、发展思路,还有“每日一报”、“法制园地”、“光荣榜”等。村里制定了使用宣传长廊的管理制度和宣传计划,定期更换宣传内容,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村民共同制定遵守的行为规范,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制度化体现,是基层民主的产物。在农村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强化村规民约的自治性、约束性有助于基层民主完善和平安农村建设,而推进村规民约的法治化则是改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面对村规民约"价值显然、问题突出"的现状,亟需通过相关措施来应对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时下,依法治理工作在各地蔚然成风。尤其是许多乡村领导为了加强对农民的管理,稳定乡村秩序,也制定了一些十分具体和操作性很强的村规民约,这些村规民约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然而,有少数地方的村规民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国家政策、法规相抵触的现象,从而使这些“村规民约”失去了合法性和严肃性,执行起来也往往容易导致违法案件的发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下列原因: 一是少数乡村干部的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法律知识。他们在制定村规民约时往往只凭借主观臆断,自己认为什么合法什么就合法,故而使“村规民约”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种现行法律制度的有益补充,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权牢牢联系在一起。在法治社会的今天,应当看到村规民约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及价值。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开始考验基层的执政水平。农村生活方式在变,要"管"的东西越来越多,农村中许多上升不到法律层面的事情,运用行政手段管理,效果不一定理想。仅靠行政管理这只"有形的手"远远不够,还要借助乡村道德约束这只"无形的手"。这就需要村民之间订立契约,重构乡村道德、凝聚人心,村规民约按需出炉。用民意订新约2013年5月,中江县规范推广村规民约工作启动,作为试点镇,东北镇以党委  相似文献   

6.
略论“准法规范“-村规民约建设及其重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7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村民自治便作为中国农村基层的基本政治制度被确立下来。村民自治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村规民约不仅是村民自治活动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基础,也是农村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得到推广和完善,其中,村规民约建设无疑起了巨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对村规民约建设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农村民主制度的法治化进程。推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村规民约是基层农村…  相似文献   

7.
笔者经常下乡,看到一些村的村规民约明显违法。例如"牛啃树杀牛赔"、"让外地车进村你就是罪人"、"偷鸡一只罚跪半天"、"与人争吵罚款50元"等等。近年来,大多数村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印在纸上、写在墙上,对农村开展村民自治,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村规民约应该是政策法规的有益  相似文献   

8.
周铁涛 《求实》2017,(5):89-96
传统中国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发源于乡土社会的乡规民约成为农村基层治理的基本规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家政权直达基层,乡规民约被废弃。乡政村治体制下,传统村规民约得以复苏并开始现代转型,部分村规民约被改造后失去了原初的价值和功能,形同虚设;部分村规民约转型为法律、政策的地方化版本,重获新生。在目前的农村基层治理中,村规民约成为推进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整合农民利益的重要平台、农村民主治理的基本规范。应通过基层政府的指导和备案引导村规民约良性发展,其内容则须突出村域特色、坚持不突破法律"底线"。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机制的村规民约,在传统社会管理中,是国家法律的有效补充。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村规民约仍然是农村社会治理中重要工具。村规民约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准确地界定村庄公共利益,利用与改造村规民约的传统因素以及建立村规民约与国家法的互动机制。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村规民约的效力空间会逐渐萎缩,但通过村规民约的约束,有助于提升村民的自主性能力,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自治型自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08,(5):42-42
当前,农村存在一些法律法规不好管、道德约束又乏力的问题。处理这类特殊问题,较好的办法就是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村情,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制定相关约束办法,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共同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1.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支持;要拓宽为农村农民提供服务的领域;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给农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要制定可行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  相似文献   

12.
蔡小娥 《学习月刊》2013,(18):13-14
一、村规民约的涵义这里所说的“村规民约”.是治理农村社会、规范农村民众行为的一种手段.是乡村治理的一种形式.在中国农村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法的运作机制.一种是由国家或法律确认的维持体现新价值的法律机制;另一种是由礼、习惯、道德、宗族等维持的体现旧价值的礼俗机制或称“民间法”。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交通、信息极为落后.使得前一种法律调控的能量非常有限.法律难以扩展到偏远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或内心需要.故其对社会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社会不断向契约社会迈进的进程中,村规民约是农村社会关系的稳定器、调节器,是社会有序化的重要工具.当前农村,急需在法治框架下对习俗、村规民约进行整合,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4.
村民通过自己制定规章制度,直接参与村务决策、管理和监督,保障农村妇女权益,在现行条件下起到了弥补法律空白、延伸政府职能、加强基层民主管理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对蚌埠市的村规民约进行全面调查发现,在村规民约的修订中存在着维护妇女权益的内容薄弱、妇女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妇女生殖健康权利易被忽视、留守妇女婚姻家庭问题隐患多等诸多问题,必须通过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男女平等意识;提高妇女在村务管理中的参政水平;建立并完善保护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体系;加强对村规民约的修订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形成保护妇女权益的氛围,加大维护妇女权益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做好农村党组织战斗力标准的研究,是加强农村党建的重要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制定“标准”的基本依据,接着提出了制定“标准”的基本思路,最后介绍了实施“标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1999年长春市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评价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剖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了长春市2000年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经济指标预测、2000年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及对2000年农村经济形势的初步判断;研究并制定了实现预测目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协同衔接的法学逻辑,可以从概念维度、经验维度和实践维度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二者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又具有外在的区别性。实现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协同衔接,有助于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此,需要确立起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协同衔接的契合理念,健全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协同衔接的制定协调机制、实施沟通机制、冲突排除机制等内部融通机制,并建立起村规民约的外部转化机制,将成熟可行的村规民约逐步上升为国家法律,以完善国家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制度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制定了新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农村制度建设认识的深化和制度建设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认为,现代化的生产需要较少的人,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一般原因;而人多、地少,特别是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这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特殊原因,为此,要建设大批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型新型乡镇,就地消化劳动力。依据邓小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就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城镇,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制定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的政策,从而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村规民约是村级管理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有助于推进乡村基层治理。当前,各地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陆续完成,村级换届之后,一些行政村将着手制定完善村规民约,以更好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