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15日,作为第五届中国贵州人才发展博览会的一项重要成果,贵州首次发布了《贵州人才发展白皮书(2017)》(以下简称《白皮书》),从“新常态下贵州经济形势及其特征”“贵州人才发展概况”“贵州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人才发展战略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举措”“贵州省2017年人才需求情况”6个方面,对最近5年来贵州人才工作进  相似文献   

2.
何光渝 《当代贵州》2008,(24):49-49
“贵州形象”问题,直接关系到贵州在外的“声誉资本”。而贵州文艺对贵州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贵州文艺从业者对塑造贵州形象,理应有所担当。这应该成为我们观察贵州文艺整体状态的一种角度。  相似文献   

3.
期盼“贵州强省”,充分反映了在贵州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贵州民众对自身贵州身份的认同感。西电东送、能源强省、生态立省、文化建省等为本身就没有“技穷”过的贵州人正名,最近一段时间“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和声,更是让贵州人在前进中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4.
芶红礼 《当代贵州》2024,(10):16-17
<正>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让农耕文明的根脉生生不息,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必将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贵州视察,多次对贵州“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2021年2月视察时要求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充分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贵州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5.
从“多彩贵州”看文化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求是》2006,(18)
一、“多彩贵州”:从“文化搭台”到“为文化搭台”2005年春夏,一场以“热爱贵州、唱响贵州、建设贵州”为主题的“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拉开帷幕,报名参赛者5万多人,直接参与者380多万人,几近贵州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在遍布全省市州地县1812场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演出节目52274个,最后有24个节目、54位选手获得金奖和银奖。继“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之后,2005年的金秋十月,贵州首次为旅游量身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又在省会贵阳隆重上演,它同样以人们始料未及的轰动效应彰显了贵州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一时间,旅游者看《多彩贵州风》,…  相似文献   

6.
余丽丹 《当代贵州》2023,(18):30-31
<正>抬头望天,是赏心悦目的“贵州蓝”;放眼看山,是万物葱茏的“贵州绿”;低头看水,是满河涟漪的“贵州清”……今日之贵州,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抬头望天,是赏心悦目的“贵州蓝”;放眼看山,是万物葱茏的“贵州绿”;低头看水,是满河涟漪的“贵州清”……今日之贵州,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贵州散文诗如何走出贵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第四届散文诗研讨会提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缺乏精品。 散文诗的精品是什么?当然不再是“蒲公英”、“露珠”、“我是小鸟”之类表现自小情调的轻浅作品,也不再是勇敢的叫出“大山在呼喊”、“高原在阵痛”等泛滥已久的单一浮泛之作,更不是“痞子”式的不负责任调侃一切“玩弄”出来的虚假庸俗的作品。 贵州多山,但我们要走出“大山”;贵州有高原,但我们不能久立“高原”;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山区,而我们就永远吹着“芦笙”和“木叶”吗? 贵州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背景,既是散文诗创作的财富,又是散文诗裹足不前的重要根源。贵州散文诗缺少大气和风骨,缺少个性和力量,是我们的散文诗人缺乏对生命和人生的真诚体悟,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时代精神的把握,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和高水准的探索。缺乏“山里”与“山外”的沟通、碰撞和  相似文献   

8.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贵州在“十五”期间紧紧抓住了“西电东送”的战略机遇,使电力工业成为贵州第一支柱产业,为贵州、广东的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十一五”期间,要遵循市场规律,根据电力市场的供需平衡有序推进“西电东送”,贵州还要针对“西电东送”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使能源实现优化配置, 有力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芊 《当代贵州》2011,(25):69-69
比照辛亥革命贵州宣布独立前后各省的宪法文件,虽然大都明确未来国家是“共和”政体,但都没有像“贵州国”如此强烈色彩的表达地方民主政治的词汇。“贵州国”一词充分表达了当时贵州政治家以宪政思想来建设“新贵州”的强烈企望。  相似文献   

10.
民族木人     
《当代贵州》2008,(6):F0004-F0004
严晓妮的“严晓妮民族木人”荣获2007“多彩贵州两赛一会”“贵州名匠”一等奖。欣赏严晓妮的民族木人系列,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那是”立体的诗,静止的舞蹈”。她的民族木人作品是植根于贵州民族之中、表现贵州民族风采的“艺”,是由地方文化陶冶出来的“艺”,是一种纯真的“艺”,是一种贵州本土的“艺”。  相似文献   

11.
李尚公,1999年当选“北京市第二届十佳律师”,2000年当选“人民满意的先进个人”,200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目前,他还是西南政法大学北京校友会第五届联谊会会长。 “我在贵州生活了20年,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我们贵州还不够发达,我认为,对贵州而言,目前所有工作的前提也是当务之急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2.
王庆  肖正愚  王东 《当代贵州》2007,(11):57-59
地处祖国西南腹地的贵州,也许是上苍潜意识的赋予和恩赐,让这“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土壤蕴藏着闪闪发亮的物种——煤炭。正是煤炭的禀赋,贵州各族人民日常生活总是少不了她的“温暖”。可是,当素有“煤海”之称的山西在如火如荼地开发煤炭时,贵州依旧坐在“金山”上忍受贫苦的煎熬。当“大炼钢铁”年代让贵州的青山变成一片片光秃秃的“和尚坡”之时,当煤炭也能够冶炼钢铁的“神话”告诉贵州的大众时,一个提升煤炭利用方式的“煤气”着实叫人们产生了一连串的惊奇和疑问。于是,一个叫“煤气”的概念开始逐步在贵州发生扩延。从煤气工程筹备处(筹建处)——煤气工程指挥部——贵阳市煤气公司——贵阳燃气公司——贵州燃气集团……贵州能源耗散结构中的“燃气”链从容自如地描绘着贵州人千百年来的“生活图”;从煤气——煤气 石油液化气——煤气 石油液化气 天然气,从一个传统管理体制下的企业到一个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公司,从一个以贵阳为初级市场到全省有序扩张并跨越贵州山门的产业,贵州燃气主演了一场贵州企业发展的“大戏”。这,对于贵州的新型工业化战略而言,贵州燃气的成长甚至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兴盛。20年前,燃气仅仅为贵州人茶余饭后的“天方夜谭”,而今成为了拥有资产近8亿元的产业集群。是否讷于言者,必敏于行?先哲有言:山不到我面前来,我就到山的面前去。让我们走近贵州燃气,去探究贵州燃气“演奏”的“长歌”。  相似文献   

13.
灵性贵州     
一个“黔”字,最易让人想起“黔之驴”,想起“黔驴技穷”,想起“夜郎自大”。世人对“黔”误读久矣,甚至殃及它所代表的贵州。黔本无驴,何来“黔驴技穷”?而“汉孰与我大”乃滇王之语。可见,“莫须有”不仅模糊了贵州之美,也氤氲了贵州之贵。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唐燕荣获黔南州第三届“黔南骄傲”十大年度人物称号。今年2月,她入选“贵州好人榜”。一个“唐娃娃”;一间“唐人坊”;一所“非遗学院”。从小就喜欢布娃娃的唐燕,把自己的梦想与事业结合起来,从此与贵州结下不解之缘。在一次公益活动中,唐燕与贵州结缘,投身贵州:创办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以下简称“非遗学院”),招收初中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全额资  相似文献   

15.
有人把贵州的“贵”字拆开为“中”、“一”、“贝”三字,突然发现,贵州可解读为“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看贵州,便可看到贵州在中国版图上的地位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做足做活贵州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的大宝库”、“东方的瑞士”、“中华民族的大公园”、“天然的大空调”。旅游业是贵州的特色产业,也是贵州的优势产业,是贵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贵州加快旅游业发展,努力实现贵州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把贵州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优势做足做活。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分布广、种类多,除了大海没有,什么都有,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省已建成涵盖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文物古迹、  相似文献   

17.
加快贵州信用环境建设已刻不容缓。从宏观层面和战略高度认识,必须以“信用贵州”为建设目标。本文试图对“信用贵州”的内涵和信用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主要原则作一些探讨。 一、“信用贵州”的基本内涵 1.信用内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对偿付承诺的信任,它包括了道德范畴和经济范畴,但以后者为主体,或者说它主要体现为经济范畴,主要反映以偿付承诺为条件的各种  相似文献   

18.
贵州有多美?这是许多外地游人对贵州的首要之问。要回答这个问题,正如清代诗人郑珍所言:“大哉造化机,奇出无终究。”但是,无论怎样难以描绘贵州独特的魅力,我们都将竭尽全力,在《绿色贵州》这个小栏目中带您作纸上游,从那些“令人着魔的景观”中感受“撼心摄魄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9.
孙国强 《当代贵州》2011,(18):22-23
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贵州须以“转”创“新”。贵州“新”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处于初始的传统阶段。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贵州工业化的主线。唯有通过“转”才能创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20.
贵州遵义市“的四在农家”、黔南州的“文明新村”“、文明生态小康村”、贵阳市“的生态示范村”、黔西南州“的生态家园文明村”、黔东南州的“文明生态富裕村寨”等创建模式,都一脉相承,展示了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程,记录了5年来贵州前进的足迹。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由“家”向“村”的历史性跨越,并从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如何使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更有创意,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笔者试从近几年贵州创建模式的基本内容及问题、创建模式特点及对策作一初探。一、贵州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