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7):26-26
“中原大战”是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中原大战”。  相似文献   

2.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0):49-49
1929年冬,民吲首都南京城内,曾有一批同民党党员暗中策划了一场反蒋的军事暴动,却因一场大雪胎死腹中。1927年9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同民政府与以汗精卫为首的武汉同民政府为继续北伐暂时从对抗走向妥协。之后,蒋介石为排挤汗精卫集团.在党政机关中对汗系大部分人摒弃不用,汗系的骨干只好陆续离开南京。  相似文献   

3.
余斌 《政府法制》2014,(3):25-25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步入婚姻殿堂。“步入……殿堂”之类,是关于缔结婚姻的庄重而浪漫的说法。对他们二人的婚礼而言,却也是写实。因婚礼虽分为在宋家府邸的仪式与豪华饭店的大宴宾客两部分,却都是西式的。浪漫而庄严。一个已是民国的头号人物,一个来自举足轻重的家族,想不隆重都不行。  相似文献   

4.
陈宁骏 《政府法制》2014,(27):25-25
由于种种内忧外患,蒋介石筹划很久的“行宪国大”延期至1948年3月底才匆匆开场.蒋介石“毫无悬念”地当选总统,李宗仁则“爆冷”击败孙科当选副总统. 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国民大会堂宣布就任总统、副总统后,来到总统府大礼堂接受军政要员们的集体庆贺.参加庆贺仪式的共计700余人.仪式期间,蒋介石夫妇、李宗仁夫妇四人在休息室小座,准备与参加典礼的政府高级官员到子超楼前合影.就在这时,进来一位女子,坐到了蒋介石(左一)与宋美龄(左三)夫妇中间,与蒋介石交谈起来.宋美龄只好知趣地转向郭德洁(左四),与其闲聊.搞得最不自在的是李宗仁(右一),只好无奈地一个人喝着闷茶……如此“高规格”的重要场合,哪个女人会有如此“厚遇”?这个女人是谁?原来,她是孙中山的儿媳、孙科的原配夫人陈淑英(左二).  相似文献   

5.
王春南 《政府法制》2010,(15):44-45
蒋介石把冯玉祥推到愤怒的拆迁户面前 历史上拆迁风波闹得特别大的,要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初,因修建中山路引起的声势浩大的拆迁户请愿了。  相似文献   

6.
窦应泰 《政府法制》2011,(20):37-37
蒋介石作为中国近代政治历史人物,其生活起居中许多细节都包含着养生哲理。纵观蒋氏88年苦漫人生,其养生规律不外如下四戒:戒怒早在青年时期,蒋介石性情十分暴躁。一遇不顺之事,常常拍案大怒。正如蒋介石本人1921年至1925年在其日记中所写的:"肆口谩骂,自失体统。  相似文献   

7.
张培麟 《政府法制》2012,(20):33-33
1927年,爱国将军冯玉祥入主开封古城后下令:所有军政公教人员及学生一律不准坐洋车,以倡勤俭之风,一日,为察访民情,冯玉祥扮成一乡下老农,招呼一车夫道:“我想看看城里的景致,看倦了就下车,车钱全听你的.”车夫大喜,冯玉祥上车后,说:“冯督军又坐镇汴梁啦!”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43-43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痛定思痛。他认为,国民党今后要与共产党斗争,光靠自己的力量不行,必须联合周边国家共同建立一个反共联盟。1949年7月中旬,蒋介石给韩国总统李承晚去电,希望访问韩国,商谈建立太平洋反共联盟等问题。7月19日,李承晚给蒋介石回电,正式邀请蒋访韩。  相似文献   

9.
张蓬云 《政府法制》2013,(29):29-29
戴笠刚在蒋介石身边做事的时候,被老蒋看不起。既不派他事做,也不称他全名,只是叫他“乡下来的,去买包香烟”,“乡下来的,去把茶倒满”。如果一般人碰上这种待遇,早就受不了啦,但戴笠是怎么做的呢?他非但不争,还引以为荣。对别人说:“蒋校长(那时蒋是黄埔军校校长)这样叫我,是种亲热。叫我雨农的话,反倒见外了.”  相似文献   

10.
金满楼 《政府法制》2014,(23):33-33
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冯玉祥请他讲授历史课时。让随从和亲朋好友也参加听课。一天正在讲课,蒋介石来到冯玉祥的公馆,冯玉祥向蒋介石介绍翦伯赞后,汇报说是请他在讲历史课,蒋介石连声说“好”:“你继续讲,我也是来听你讲课的。”  相似文献   

11.
季路 《政府法制》2013,(14):26-27
1946年,“五个月内,打垮共军!” 这一年(1946年)的5月5日.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万众欢腾。蒋抵南京不久,即飞去东北督战。5月19日,圜军攻占四平,林彪率部北撤;5月23日,国军攻占长春,在东北战场取得暂时胜利。  相似文献   

12.
马祥林 《政府法制》2012,(11):31-31
1948年8月初,国民党中原会战失败,蒋介石主持召开“三年来戡乱检讨会”。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9):15-15
1946年12月,张灵甫挥军第二次进攻涟水.由于敌人刚把涟水河上的桥炸断,部队聚积在河边,等待桥梁修复。谭震林来视察,对架桥工作感到很满意,可当他来到河边,看到河边的队伍乱成一团,甚至还为过河发生争吵。谭震林脸色铁青:“这哪里是在打仗,简直像搬家!”他朝伤员的担架走去。  相似文献   

14.
许多政治家都喜欢历史,张学良也不例外。尤其是对明史,他情有独钟。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被软禁。一次,他给朋友写信,说:“光阴如流水,转瞬已是十易寒暑。在这悠长的岁月中,我实在读了一些书,并且对于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0):46-46
民间一直流传着“双枪老太婆“的传奇故事,但是她的真实身份鲜为人知。电影《拂晓枪声》和《绝密行动》中的“双枪老太婆”是根据赵洪文国为原型塑造的。  相似文献   

16.
1946年夏,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曾有一次不幸遭遇:因进食了用与当今“地沟油”相似的食用油烹饪的菜肴而导致中毒……  相似文献   

17.
王庆顺 《政府法制》2009,(24):48-49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东北没有国民党军队的一兵一卒。蒋介石为了独占东北,在抗战的硝烟还未散尽之时就迅速派兵闯入东北地区,一度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民党新一军就在这时被蒋介石急调东北。这支王牌军会同其他蜂拥而来的“国军”,与长期在此地坚持抗日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一起恶战于白山黑水间。  相似文献   

18.
姜毅然 《政府法制》2011,(27):13-13
1975年4月5日,89岁高龄的蒋介石死在台湾,临终留下遗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将来有一天葬到大陆去。警卫人员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起床后,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毛泽东。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毛泽东听后并没有高兴,反而一脸凝重。他对身边的人说:"知道了。"此时,没有人能理解毛泽东内心的复杂。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毛泽东私下为他举行了一场个人追悼仪式。  相似文献   

19.
黄开富 《政府法制》2013,(20):44-44
抗战期间,日本飞机疯狂地轰炸战时首都重庆市,生灵涂炭,日月同悲。这天,浓雾弥漫,料想空袭不会再来,蒋介石吃完早饭,便召集了包括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陈布雷在内的几位干练随从,准备“便装巡视街道,亲自察看灾情”。一行人长衫礼帽,蒋介石拄着手杖。他们走过大街小巷,只见断垣残壁比比皆是。突然,蒋介石驻足于自龙池街口,他昂首斜视,表情骤然严肃。  相似文献   

20.
从蒋介石日记揭示出,为了摆脱情网,蒋介石连佛家的"色空观念"都动用了。蒋介石从1915年开始记日记,直到1972年卧病不起才中断,除去其间丢失的4年,保存下来的共有53年的日记,几乎一天不落。历史学家杨天石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读到蒋介石日记的学者,他回忆说:"日记原件存放得极为严密,一般人不得靠近,档案馆馆长和另一位负责的馆藏人员各持一把钥匙,两个人一起才能打开库门;而即使进入档案库,哪怕是蒋家后人也不能接触原件,只能提取复制件。""曾有记者要我用几个字概括蒋介石的一生,我做不到,但我能总结他5大毛病:好色、暴躁、多疑、孤僻、自恋。"杨天石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