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西安碑林堪称一个石质的书库,每一块碑石之上都镌刻着一段历史,演绎着一个个人生的不朽.为官者观赏西安碑林,"官箴碑"自不能落下:"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此碑乃明代贤相张聪贤所撰,恭定年公在山东做巡抚时所刻.  相似文献   

2.
李德林 《政府法制》2014,(27):22-23
1907年5月5日,慈禧太后收到了一份关于黑龙江巡抚赠送名妓的性贿赂弹劾报告. 慈禧太后看完报告异常震怒,黑龙江巡抚段芝贵身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居然向农工商部部长、皇室贵胄载振赠送妓女.载振是一个恶名昭彰的登徒浪子,1903年刚刚当上商部尚书就同副部长伍廷芳喝花酒,被御史告到慈禧太后那里.身为帝国的高级官员,一而再身陷娼妓丑闻,实在有损帝国颜面.  相似文献   

3.
清代负责地方监察的,有总督、巡抚、按察司官员和道员等。总督和巡抚在明初是临时派遣的,到清代已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名义上,总督的地位比巡抚高,是上下级关系,但他们两人意见不一致时,谁也管不了谁。大家都向皇帝奏报,按皇帝的指示办理。说他们与监察官有关,是因为他们分别兼着右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的头衔,沾了监察的边。张集馨处理问题能把握分寸他们下去视察时,也受理反映腐败的案件。道光十九年(1839年)即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山西巡抚申启贤到雁北一带视察工作。经过代州(今山西代县)时,当地的一些里正(古代的乡官)和绅耆(年老的知识分…  相似文献   

4.
明代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新任江西兴国知县海瑞,向江西巡抚吴尧山递交了一份题为<兴国八议>的呈文,就本县的各项政务改革逐一提出主张.其中第八条称:兴国县人口不多,冗官不少,像清军县丞、捕盗主簿这些副县级职位,于政事无补,对民众无益,还留着有什么用?不如都裁革掉.  相似文献   

5.
一字得官     
陈永坤 《政府法制》2014,(17):28-29
清康熙初年,旗人张自用任河南巡抚,当时河南陈州环城皆水,盛产又大又肥的鲫鱼.当地官员便派人送一担鲫鱼给他.  相似文献   

6.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接着,湖南、陕西、江西等省相继响应。11月5日,原清廷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苏州宣布独立,标志着江苏光复。江苏光复的特点是和平光复。因为:一、程德全在苏州树起白旗,并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的苏军都督,没有发生武装冲突;二、苏州光复后,程德全立即传激各州县,全省大部分州县也没有经过战斗,就  相似文献   

7.
柳新 《政府法制》2012,(29):26-27
清朝康熙年间,同时活跃着两个名叫于成龙的督抚大员。这两人不仅同名同姓,曾同在一起共事,又都曾先后担任过直隶巡抚,而且都以清廉名世,死后皆得以入祀贤良祠。  相似文献   

8.
站在韶山冲     
天气已经冷下来了,遍地萧瑟,很多地方已经挂了冰.而我却意外地被时间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来到了湖南.来到湖南,韶山冲定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地方. 南方的冬天,总是异于北方的,当北方叶落大地的时候,南方还是鲜绿着.  相似文献   

9.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6):16-17
清光绪七年(188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时年44岁的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一到山西,张之洞即发现完全出乎意料.原本富庶的山西,受中俄贸易等原因影响,晋商已呈衰落势头.1877年山西全境大旱,粮食绝收,民间普遍靠草根树皮度日,个别地方甚至“易子而食”,而朝廷赈灾不济,赈灾粮款被侵吞挪用放贷,民间元气一直未恢复.所谓的山西“政清事简”,竟是官员自身懒惰昏庸的托词.前几任巡抚或不理政事,或昏庸贪腐,或廉洁但懦弱,导致全省官场吏治腐败,风气懒散.多年积习传染导致的“懒”、“散”二病遍及山西全省,官民同病,“懒、散之极,将有鱼烂瓦解之忧”。  相似文献   

10.
官员日记     
孙雅彬 《政府法制》2013,(11):38-38
明朝有个大臣姓周名忱,宣德年间曾巡抚江南,工作期间特别喜欢记日记。  相似文献   

11.
直击湖南首个民间反扒联盟生存状态 2008年12月2日晚7时,长沙城已是华灯初上,下班的人们踏着城市的脚步,怀揣各种心情,匆忙上路.  相似文献   

12.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样性、独特性、丰富性、价值性四个方面特点.近年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做了依法保护、传承保护、项目保护等工作.湖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不尽人意.文章在文化强省背景下,研究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将为湖南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萧何 《法庭内外》2007,(12):F0002-F0002,1
十七大报告体现法治精神;全国法院:2008年将换着新款审判服;上海:首例“补游”赔偿案;上海:全国首例洗钱罪案;湖南:物权法第一案落槌.  相似文献   

14.
一名连遭厄运的湖南藉残疾妇女流落到山东,在她奄奄一息之际被当地农民相救。为了让湖南女子和家人团聚。家境贫穷的农民决定蹬三轮送她回家。山东到湖南单程两千多公里的路途,农民脚蹬三轮车历经55天,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终于将湖南女子送回家中。他的“爱心长征”在山东和湖南两地青山绿水间引起轰动,传颂着一件件真诚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郎窑红,在1300℃以上的高火度还原焰中而成,是清康熙朝仿明宣德宝石红釉时所创烧的一种高温铜红釉.由于生产于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间,系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兼理窑事时所烧,故以督陶官姓氏命名,称郎红[图1].……  相似文献   

16.
许石林 《政府法制》2013,(20):23-23
晚清,浙江吏治大坏,朝廷派蒋某为浙江巡抚。蒋巡抚到任,即明察暗访,到处作调研,发现某官吏贪墨渎职、残民荒政,必重重惩处。一时浙江那些屁股不干净的官员人心惶惶。有一天,温州来了三个相貌气质不凡的外地人,住在温州太守衙门附近的一个高级旅馆里。三个人也没有别的事做,就是到处走走、看看,经常在太守公审案件的时候,也凑到人群中看热闹,听太守断案。很快,这三个人被店主盯上了,店主就是太守和衙门的眼线。有一回,太守趁这三个人不注意,就派人到这三个人的房间翻东西。一翻,吓坏了:行李中居然有刚刚到任的蒋巡抚的访牌,  相似文献   

17.
赵大川 《法治研究》2007,(3):F0002-F0002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月,时任浙省巡抚的增韫向清廷转奏陈敬第(叔通)等人所拟准办私立法政学堂的呈请。  相似文献   

18.
湖南衡阳,又称雁城,"大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素有"寰中佳丽"、"湘南明珠"之美誉,奔流不息的湘江在此蜿蜒而过、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由此发轫逶迤.在这片神奇而富有生机的土地上,衡阳市蒸湘区公证处主任唐立清用智慧和汗水抒写着亮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1869年,即同治8年,清朝的慈禧皇太后被一件案子震动了,她最宠信的太监安德海,在出京南下途中被山东巡抚丁宝桢诛杀了。  相似文献   

20.
光绪洗冤录     
清末光绪7年(公元1881年)7月8日,河南开封。通往刑场的街道上男女老少毕集,一辆囚车载着待斩犯缓缓而来,斩条上写着“伙盗首犯胡体安”。 “冤枉——”犯人突然声嘶力竭地呼喊。 巡抚涂宗瀛听到喊冤声,令囚车停住,从轿子的窗中探出头去,厉声喝问:“胡体安,你既已认罪,按律当斩。冤从何来?” 死犯泪流满脸“大人啊,小民不是胡体安,而是强被冒名顶替的王树文。” 涂宗瀛暗暗吃惊,沉吟片刻后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