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法与经济法之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中国的改革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法制建设也如此.当时,恰好苏联拉普捷夫的现代经济法学理论被引入中国,很多法学人士认为中国应当按苏联模式强化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提出“经济法”概念,提出国家需制定经济法典或经济法纲要;认为民法属于资产阶级的法律,建议取消民法或者将其贬为个人关系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到法西斯战争威胁,苏联作为民族国家进行战略转变。共产国际也不得不考虑到苏联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弃“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转而致力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一转变给中国国内局势造成了一定影响,波及西安事变的发生和解决,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在十几年前形成的认定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是在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股份多元化不发达、法人所有权不明确的背景下制定的;2010年的司法解释试图引入国家出资企业的概念并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则,但未彻底解决国家工作人员认定规则的混乱及与现实的脱节,并且增加了新的问题.特定企业中界定“国家工作人员”的刑事政策考量是要约束介入公司管理的公权力,在这一刑事政策考量的基础上,刑法在企业管理人员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问题上应当尽快构建具有明确性和严密性、与企业法根基无冲突的同时又体现刑法自身需要的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苏联,行政法制监督被称作为“国家管理中法制与国家纪律的保障”。它是对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活动中遵守法制和纪律的监督。苏联的行政法制监督,是依据列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监督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它与苏维埃政权同时诞生,经过了七十年的发展,日益完善起来。并且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苏联东欧剧变后的28个前社会主义国家现行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一般原则、个人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以及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等五大内容。它们既汲取了本国社会主义时期公民基本权利立宪及其实践中的教训,又吸收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及国际人权公约的有益经验,内容非常全面具体,并且紧跟乃至引导世界立宪潮流,具有世界先进性。这些规定给我们以启示,对我国现行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报告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重要部署,特别是明确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确立了新的功能导向和路径选择,同时也给检察机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有利于推动检察工作,提升司法公信力,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因此,深入研究并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是实践中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重要部署,特别是明确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确立了新的功能导向和路径选择,同时也给检察机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有利于推动检察工作,提升司法公信力,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因此,深入研究并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是实践中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表演者通过运用自己的声音、形态、动作等表演技巧,使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以一种新的方式传播,给观众以艺术享受。相对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而言,这种表演也属于一种创造性智力成果。表演者对其表演应当享有某些专有权利(即表演者权),同时国家  相似文献   

9.
蔡煜 《中国公证》2003,(5):25-28
苏联的公证法律规范曾经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公证法规的重要立法参考资料.苏联解体后,作为前苏联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的公证法律规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麦伟杰 《法制与社会》2012,(14):132-133
本文主要从民族的角度深入分析苏联解体,探究苏联长期存在的复杂民族环境和民族问题,并通过结合苏联的国家体制,认为苏联一直坚持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是致使其解体的重要因素。此外,以苏联解体为戒,提出促进我国民族道路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国家的义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有权力必有义务,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简化为权利———权力关系是不正确的,“国家在法律上的代表就是权力”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国家的义务是满足公民权利的需要。权利、国家义务、国家权力三者的关系是:“权利的需要”决定国家义务并进一步决定国家权力;国家权力服务于国家义务并进一步服务于公民的权利。如果要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简化为一个更简洁的模式,那么,这个模式不应当是“权利———权力”,而应当是“权利———国家义务”。国家义务理论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相比,中国成文法律的出现至少晚了1500 年,这是比较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社会组织形态的不同,而要搞清中国成文法形成的原因,关键在于真正理解西周到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性质。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城市国家”中,社会的基本组织是以“户”为单位的“核心家庭”;而成文法律即以这样的自由民为对象,是“城市国家”建立和维持其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基于青铜器铭文的最新研究表明西周是一个“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其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则是拥有大量人口和土地,并对其成员承担着法律责任的“宗族”。因此,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成文法律的需要或条件。但是,公元前771 年西周灭亡,中国古代社会在列国战争中从“邑制国家”逐渐向“领土国家”转变。特别是作为“领土国家”一级行政组织的“县”的出现,为“核心家庭”的发展提供了机体,也使国家第一次与一家一户的小农家庭发生了直接关系。对“县”里的自由农民以及城市中出现的大量平民管理之需要,促使成文法在中国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应运而生。换言之,在美索不达米亚成文法律是古代“城市国家”的必需,而在中国它是古代“邑制国家”向“领土国家”转变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单向“集体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法的价值观.它经历了家族本位、国家本位、国家与家族本位、国家与社会本位、阶级本位等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法律文化建设的深入进行,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和以人为本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法律价值观——“国家·个人本位”的酝酿和形成创造了前提.双向的“国家·个人本位”法律价值观标志着现代中国法律文化建设的价值方向.  相似文献   

14.
确信与限制——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主体之一是国家,公共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共同组成了所有权的谱系,国家所有权是公共所有权的类型之一.我国对于所有权类型研究的方法论值得深刻反思.国家作为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应当得到确信.全民所有是国家所有权的价值定位和合法性依据.民法中的国家,作为一个特种的社团,自古和率先被承认具有独立人格.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的人格应当与其公法人格相区分,并且受到公共利益的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15.
<正> 按照苏联学者的观点,建国七十多年来,苏联民主法制经历了初创时期、横遭践踏时期、停滞发展时期,而现在正处于复兴时期。复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使人民真正参加国家管理,改善国家生活领域内各项制度,增强其吸引力。这是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这种改革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的国家观念的更新。首先,完善社会主义时期的苏维埃国家被认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工具,这是正确的。正因如此,国家本身应服从人民利益、社会利益,因为人民在创造社会主义生活方式过程中为了自己利益利用国家,而不是人民为国家所利用,苏维埃国家应成为苏维埃社会忠实公仆。其次,苏维埃国家在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是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为全面了解苏联理论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推动我国国家与法的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摘要介绍苏联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等单位的权威人士在“圆桌会议”上的发言(刊载于《苏联国家与法》杂志1983年第6期)。这次“圆桌会议”的基本宗旨是对目前社会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问题作出评价,提出今后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大问题。会上有十三位学者发言,涉及的内容广泛,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苏联和东欧各国以及各学者所主张的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不尽相同,但是,由于相同的法律特点,我们可以将共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与国家外交政策紧密相联的原则。苏联国际私法学巨擘隆茨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国际私法理论的出发点是国家的对外政策,国际私法规则的内容是由国家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万丹 《行政与法》2004,(6):63-65
在政府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干部打工”、“带薪辞职”、“政府雇员”以及“考选市长”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与我国现行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主要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这些新现象的分析,揭示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党与法的关系、改革与法的关系以及新法与旧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 苏维埃立法的进一步完善问题经常是苏联共产党①注意的中心。在苏联宪法中,苏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有着完整而明确的表述,尤其指出了遵守我们国家法律的义务。宪法第五十九条说:"权利和自由的实施同公民履行自己的义务是不可分的。苏联公民必须遵守苏联宪法和苏联法律,尊重社会主义公共生活规则,无愧于苏联公民的崇高称号。"法律责任的制度是巩固社会主义法制的法律保证。苏维埃国家对于提高它的效果给予很  相似文献   

20.
钱铮铮 《中国司法》2006,(5):97-100
我国曾经在不少方面模仿苏联构建起自己的司法制度。虽然解体后出现的俄罗斯是资本主义国家,但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密切合作,中俄双方的理解与信任进一步加强,双方经济合作进一步拓展,双方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得到了丰富。了解俄罗斯司法制度对促进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也为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一、巨变后重构俄罗斯联邦司法系统是在原来苏联的司法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领域混乱动荡,民族矛盾激化,武装动乱难以平息。因此营造新的法律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