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宿迁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营管理为生命线,创新发展思路,把提高地市级报业品牌影响力和发展壮大报业实力有机结合起来,在塑造报业品牌效应的前提下,开拓新闻市场,占领发行市场,营销广告市场,使集团(报社)经营管理水平上了一  相似文献   

2.
《党建》1999,(5)
3月25日,中宣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署、全国记协在京联合召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在一些地方的部分新闻单位"两不分"(新闻报道和经营活动不分开,新闻采编队伍和经营队伍不分开)现象仍然存在,今年要进一步推进"两分开",落实"两分开"。要抓住关键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查处力度。新闻采访制度、广告经营制度、记者管理制度等,不仅要建立,还要完善,更要严格执行。今年将依据有关政策法规,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追究"两不分"单位领导的责任,坚决禁止有组织的集体有偿…  相似文献   

3.
据悉,中国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将启动退出机制。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级电台、电视台推介了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深圳电视台经营与管理分开,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公开、透明、阳光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日前在京联合召开2000年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国新闻系统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报刊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工作,着力于总结经验、分类指导、巩固提高、扩大成果,继续推进“两分开”(新闻报道活动和经营活动分开;新闻采编队伍和经营队伍分开)。充分发挥全国新闻系统43家精神文明示范单位的作用,树立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1999,(3)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四分开一完善”。四个分开是实行政企分开.储备和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粮食财物控账分开;一个完善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一是政企必须分开。就是要把政府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各自的职责界定清楚,明确分开。从政府方面来说,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进行管理,要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不得参与粮食经营,不得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企业方面来说,所有国有粮食企业,包括乡镇粮站、粮库,都要实…  相似文献   

6.
新闻创新主要有新闻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技术(方法)创新三个方面。必须按照政企分开、报企分开、办报与经营分开的要求,引进资本运营,在新闻体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新闻体制创新必须有相应的机制作保障,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创新是基础要在实践中建立新闻体制创新的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7.
殷德才 《党建文汇》2002,(15):12-12
乡镇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体操作中有很多的难题和阻力需要解决。第一。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灵活多样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人员分流形式,不搞“一刀切”:坚持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分开的原则,政法、工商、税务等站所不能创办、领办经济实体,经济技术部门创办、领办的经营服务实体必须把行政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坚持不与农民争利的原则,各类经营服务实体都要正确处理创收与服务的关系,既要严格按市场规律办事,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保证服务质量不降。  相似文献   

8.
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与我国存在根本差异,决定了其传播理念、新闻体制与我国截然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坚持私有化的"独立媒体",强调媒介与公权力形式上的分治,以及采编分开、采编与经营分开等。这些理念与制度安排,有些可以合理借鉴,但更多的只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契合,服务于其特定的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并不具有所谓的普适性。一在所有理念与制度当中,最具有迷惑性的当属所谓的媒体"独立性"问题。西方传播学  相似文献   

9.
央视新闻联播曾经播出一条新闻,经济日报社所有驻外记者站全部不再从事广告经营活动。此消息之所以成为新闻,并受央视新闻联播重视,说明眼下各报记者站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对于新闻工作者能否从事广告经营活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早有明文规定,但是虽然禁令一再重申,但记者拉广告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如果说禁止新闻记者从事广告经营活动还比较容易执行的话,那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经济类专版专刊的记者编辑,正在不断投身于广告经营活动中去,越来越多的报社对这些经济专版提出创收要求,并一揽子考核。坚守,就是像办新闻…  相似文献   

10.
报纸策划是实现新闻采编与广告经营互动发展的新形式,是报纸拓展自营广告业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报纸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服务广告客户和读者的新举措,并有利于报纸提高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此,我们在推进新闻与广告互动发展中,必须切实抓好以下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报纸策划是实现新闻采编与广告经营互动发展的新形式,是报纸拓展自营广告业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报纸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服务广告客户和读者的新举措,并有利于报纸提高良好的市场形象。为此,我们在推进新闻与广告互动发展中,必须切实抓好以下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声明     
正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一直遵守国家新闻出版法规,严格坚持采编与经营分开,严禁搞有偿新闻。近期发现有人冒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盖章的认刊书开展组稿活动,并收取组稿费,给杂志社造成不良影响。现声明,凡持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认刊书进行组稿、广告活动的一律无效。今后,凡联系广告业务,需同时持有本杂志社开具的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月,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这是在总结我国新闻实践、借鉴外国对媒体的管理办法以及深入研究媒体运行规律,尤其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媒体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所颁布的一项重要规定,标志着我们党对媒体的管理逐渐走向成熟,也表明我国在规范新闻从业、新闻发布和媒体管理等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经调查,国内一些媒体仍然存在采编人员搞发行、拉广告、搞其他经营活动,营销人员从事与采编相关工作的现象。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和新闻敲诈事件时有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08,(10):57-57
自治区劳教所始建于1972年,2004年迂至吴忠市。全所共设科、室、处11个,劳教人员管理大队4个,护卫队、会见中心各1个。现有干警102人,工人76人。 2001年。新一届党委到任后。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场所安全稳定为中心,坚持依法治所、从严治警,在队伍建设、管理教育、生产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时代在发展,媒体格局在变化,但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始终不能变.新闻媒体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就必须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党...  相似文献   

16.
高小平 《新视野》2007,1(6):45-47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新时期党执政方式转变的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政府自身建设的内在规律。加强和改善政府作风建设,从体制上入手,更接近本质。政府作风建设必须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基本方向,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适当分开和相互协调机制,推进行政民主和政务公开,这些举措都将有效地促进政府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广播电视局成立于1983年,辖武汉人民广播电台、武汉电视台(分别成立于1949年和1984年)。2004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成立武汉广播电视总台。目前武汉厂播电视总台实行局台合一的体制,是以广播电视为主业,兼营网络传输、报刊出版、影视艺术、音像制作、文化娱乐、科技开发、广告与节目经营、物业管理等相关产业的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传媒实体。武汉广播电视总台(局)现有新闻综合、经济、交通、文艺4个广播频率和新闻综合、文艺、科教生活、影视、体育休闲、外语、少儿、消费指南8个电视频道。现有职工1931人,其中236人具有高级…  相似文献   

18.
一、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闻工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坚持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心系群众,体察民情民意,反映群众心声。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  相似文献   

19.
乌日娅 《实践》2010,(10):21-21
<正>抓好班子建设,塑造企业坚强团队核心。从选优配强党委(支部)领导班子和加强党员自身建设入手,在党建工作中坚持抓"内治",以强内功、抓管理、促发展作为主要工作思路,致力于自身建设和企业发展。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精简增效,有利协调,便于管理"的工作思路,把那些党性强、懂经营、会管理、善谋事、勤思考的党员骨干选配到班子中来,充实到企业中层干部岗位上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客观上要求将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以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文章分析了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制的积极意义,阐述了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收支项目的确立,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预算平衡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