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游九寨沟     
第一次知道世间还有这么绿的山这么美的水,是缘自于容中尔甲的那首充满激情而又抒情的歌曲《神奇的九寨》,歌中唱道:“离天很近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有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到底是谁的呼唤,那样真真切切,到底是谁的心灵,那样寻寻觅觅,噢……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每当听到这首歌,就诱发我要游览九寨沟的梦想,从那以后我很刻意地留意关于九寨沟的点点滴滴:什么“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  相似文献   

2.
《统一论坛》2010,(4):80-80
中国有一句谚语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是,在没去黄山之前,游览过中国最有特点的五座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之后,  相似文献   

3.
登山正当时     
任春 《今日广西》2010,(20):44-46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古人对三山五岳之一的黄山给予的最高评价。但如果你不曾真正徒步爬过黄山,恐怕很难理解徐霞客写下这段话的情怀。  相似文献   

4.
影像     
《创造》2016,(1)
正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博海内外之名山,无故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相似文献   

5.
黄山游记     
仲夏的天空瓦蓝瓦蓝,鲜有一丝云彩,空气中弥漫着炎热的气息。我们乘坐缆车上了黄山的后山,在车上欣赏黄山后山风貌,感觉真是"在雄伟中寓秀丽,于豪迈处寄温柔"。黄山对我们今天来讲并不是十分陌生:在电视里看过无数次黄山的风光,云雾缭绕,山峦秀丽,但是人工选取的角度,多了几许匠气;在山水泼墨画中,欣赏了无数次的黄山独特的山貌,亲眼见了之后,觉得跟画别无二致,仿佛先有画而后有山;在文学作品中细细咀嚼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憧憬着"登黄山天下无山"的美景,而今真是体会到此言不虚,由衷地感受到不枉此行。  相似文献   

6.
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徐宏祖,尽道黄山集五岳之雄奇幽险于一身。其实,峨眉之秀,匡庐之瀑,武夷之旖,何尝不被黄山搜罗殆尽!泱泱中华,名山最美者,当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的黄山。五岳名头大,一至封王、称帝、敕神,然与"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的黄山相较,终还是稍逊风骚。名山形胜荟萃的黄山,为何名气不敌泰、华、衡、嵩、恒诸岳?并非古人不识至美黄山,盖在皖南黄山远离中原黄河文明中心,  相似文献   

7.
黄山,雄峙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之大成,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又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1979年7月,一代伟人邓小平,以75岁高龄徒步游览、视察了黄山。当时中国正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带着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旅游经济的深沉思考,发表了对黄山、对安徽乃至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讲话。他说,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  相似文献   

8.
彭匈 《当代广西》2004,(8):46-46
常听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这话说得太满。我要说,相看两不厌,还有圣堂山。很早就从地理课本里看到“丹霞地貌”这个词,今日终于领教了。圣堂山,比之瘦骨嶙峋的喀斯特地貌来,山体庞大,峦势陡峻,赤崖丹壁,树木葱茏,便是它的最大特点。民国《象县志》说,圣堂山“高可六百丈,周约百五十里”。说的只是约数,它的最高峰是海拔1979米,堪称桂中第一峰——圣堂山以磅礴大气立世,绝不以小巧示人。从金秀县城驱车45公里便达杨梅坪。朝上看去,周遭烟笼雾锁,峰峦时隐时现,圣堂之巅,高可接天!我辈今日,不只是要“高山仰止”,而是要登临绝顶!这是勇者的行程,一旦举步,义无反顾!所幸者,有石板路径,绕山穿林,履幽探微,可通霄汉。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到九寨沟去看了看,与我十多年前第一次去九寨沟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九寨沟景点的管理井然有序,园区内清洁、方便。负责园区清洁的藏族同胞十分尽职尽责,如果有人踩了草地,他们会直截了当地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10.
神奇的九寨     
这是一个令人向往而又神奇的地方。早就听过“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回来不看水”的说法,到九寨沟去看看是我许久的愿望。特别是当我知道“九寨之春,花团锦簇;九寨之夏,绿水青山;九寨之秋,色彩斑斓;九寨之冬,银装素裹”的描绘的时候,这种渴望便更加强烈了。在很久以前,一个叫达戈的男神,热恋着美丽的女神沃洛色嫫。一次,达戈用风月磨成一面宝镜送给心爱的女神色嫫。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宝镜,宝镜的碎片散落人间,变成了114个晶莹的海子,像宝石一样镶嵌在山谷幽林之中。从此,人间便有了这处童话般的梦幻仙境——九寨沟。我靠在一块巨石旁,仔细品味眼前的景色: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于宛如明镜的湖中;散落的湖泊又如同造物主镶嵌在这片净土上的莹莹宝石,映照着阳光璀璨生辉,夺人心魄。一个个湖泊,古树环绕,奇花簇拥,宛若精心绣制的美丽花边,然而,又个个不同,独具魅力,就像一群漂亮的少女,争俏却又令人羡慕地和睦相处,互映成辉。归途中,九寨仙境般的印象始终萦绕脑际,那山,那水,那情……  相似文献   

11.
常常听人说,九寨沟风光十分美丽,这种美丽用语言说出来,没有触感。在电视片中看到过介绍九寨沟风景的纪录片,那只是几个动人的镜头,水是真清,天是真蓝,森林真茂盛,镜头一闪也就过去了,回忆一下似乎什么也记不住。今年四月中旬,我有幸去了九寨沟,看了九寨沟的风景,真的不敢用语言去描写它了,它的奇特与隽美,是语言无法形容的,任何语言去描述它,哪怕你用尽辞海里最华丽优美的辞藻,也不能极尽九寨沟的旖旎风光。我们乘环保车进入九寨沟,两旁是高耸入云的大山,非常陡峭,像刀劈一般整齐。汽车在沟中行驶,其实公路下还有更深…  相似文献   

12.
九寨沟读水     
赏过"来从万山中"的长江之水,听过"浪淘风簸自天涯"的黄河之水,品过"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之水。然有幸到了九寨沟,我才真的发现,水是过于激烈或是柔情了,美得让人噤声。九寨沟读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九寨沟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九寨沟海拔在2000  相似文献   

13.
以“爱我家乡,冬游黄山”为主题的黄山市台胞台届冬令营活动,历时两天,干1996年12月13日圆满结束。黄山是我国著名风景区,素来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这次冬令营是由黄山所在的安徽省黄山市台办组织的。拉开冬令营活动帷幕12月12日,天气晴朗,阳光和煦。来自黄山市直属单位及所属区县的近50名台胞台商兴致勃勃地聚集在市政府大院内参加“黄山市台胞台商冬令营”开营仪式,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臧世凯,副市长李仁说,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新太参加了开营仪式,并与大家合影留念。臧世凯高举起一面鲜红的冬令营旗交给市台办主任杨建…  相似文献   

14.
李辉 《乡音》2014,(11):49-49
华山,黄山,富春山,即便是远在欧洲的圣维克多山,如果真的渴望旅行和美景,并不会比想象中难以到达。不过,我们以多快的速度到达,就可能以多快的速度离开,并且,即使我们有意多做停留,这片昨日风景,也抵不过下一场未知的诱惑。所以,千仞而下,万里归来,我们攀登过欣赏过险峻的山,奇绝的山,秀美的山,异域风情的山,可我们从来都只是一个游人过客。山还是山,你还是你,那美景,终究会在记忆中随时光褪色。  相似文献   

15.
梦系黄山     
我是一个黄山人,祖居安徽歙县。黄山,是我家乡的骄傲。在父辈们对它的赞美和崇敬中,黄山就成为我心灵中的一个仙山梦境。登览黄山这个梦伴随着我长大,但非常遗憾,到我十八岁参军时,仍未登上过这座离家百里不到的"天下第一奇山"。 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我喜欢上了摄影。驾机翱翔在祖国的万里云天,锦  相似文献   

16.
淮水寻根     
淮水寻根冯金声,苍生李根淮先生从海外归来省亲,一见面就说“冯世叔,我这次回来,第一件事要办的是想看看准源,家父在世时曾多次讲,没有淮源之水就没有修李家,所以把我的名字起作李根谁”。我看着他那认真劲,立刻明白,是李老先生始终没有忘记几十年前他在桐柏山淮...  相似文献   

17.
看了黄山还看山一篇论文的审读笔记及后记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一家报社做总编辑。适逢传达贯彻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谈话,报纸需要发表一系列评论文章。有一天我把写好的两篇文章送给市委书记审阅,他只看了一篇,便说:“我不看了,也不用再送给别人看,你是总编辑,小平同志的谈话也学了,今后就由你终审。”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  相似文献   

20.
<正>父亲会答允到阿里山的理由,与我的设想是不同的。他没搭过高铁、没去过阿里山,我因此安排旅游,他大约是被"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载歌载舞的情境给骗了,以为阿里山上,该有歌舞表演,没料到登山一看,尽皆苍翠。山与山、树与树,都是他看惯了的。与父亲同游机会不多,前一次到日月潭,他没有什么旅游经验,我兴奋地说订好房间、订好车票,还有下周就要出发,该带的衣物莫忘了……没料到我的叮咛造成他的紧张,才住进饭店就病倒。出远门,我都会带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