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东盟五个成员国中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一向是工业国家的原料供应者,新加坡则一直作为在远东地区对英国服务和其它东南亚国家对外服务的中心。过去十多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东盟五个国家的经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新加坡已变为一个出口现代工业制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心,但是,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和转口贸易对于新加坡的经济仍然不是微不足道的,其它四个国家也继续大力加强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相似文献   

2.
18个月以前,印度尼西亚就已经开始加强它的武装力量,特别是着重加强空军和海军。印度尼西亚曾不断从各国,包括美国、英国、西德、意大利、法国、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方面獲得武器、飞机和第二手船只。直至印度尼西亚接受  相似文献   

3.
直至最近为止——从西德经济界的观点来看,菲律賓似乎对他们反常地“疏远”,这种情况现已有显著的大改變,而帮助这种改變的最得力原因,是1960年初西德工业联合会派了一个代表團至菲律賓作为期2个星期的调查。 目前,西德是菲律宾貿易对手的第四位国家,次于美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而在英国之上。然而菲律宾、美国的關系大部分仍受特惠協定所控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填补绿色经济资金缺口,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政府面临的共同任务,而政策性银行发挥的引领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聚焦于绿色经济领域扮演关键角色的欧盟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典型代表——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 W)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GIB),基于现阶段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障碍与困难构建了一个简明的分析框架,进而梳理对比两者承担的绿色金融功能。分析表明,作为本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龙头"机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分别以独特的方式承担着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拉动私人投资以及从技术和规则层面推动本国构建与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比较而言,英国绿色投资银行发挥的政策信号作用更加明确,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在可投资金规模上更有优势。这两家银行在投资方式和所有权上的差异还体现了德国和英国在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路径。上述发现对中国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正在兴建化学工业基地。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东努沙登加拉的一批工业地区已被确定为化工发展区。该工程设计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强调兴建基础化学工业,是出于改善农业的需要,而农业则是政府发展计划中的首要部门。印度尼西亚企图减少对进口半成品货物的依赖,这一点同其第三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6.
1996年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以金融资本优势,压倒工业资本并迅速崛起,构成俄罗斯经济的基础。这种发展态势,日益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目前,俄已组建的金融工业集团有三类:非政府 金融工业集团、控股金融工业集团和“帝国”型集团(即控股公司的银行)。其中,“帝国”型集团是俄市场上真正有潜力的力量。属于这一类的大型集团现有7个,其中外贸银行和工业建筑银行代表着国家利益,还有5个是全权委托者中最大的银行。这种集团应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华人企业文化初探许利平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华人企业从本世纪40、50年代的中小企业发展到80、90年代的企业集团,其经营范围从食品、服装等日用品工业扩展到钢铁、建筑和化学等现代工业部门,有的甚至在某一行业已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北加里曼丹包括文萊、沙捞越和北婆罗洲三个地区。其中文萊是受英国“保护”的苏丹国,沙捞越翻北婆罗洲则是英国的直辖殖民地,到目前为止,这三个地区还是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故也统称为英属北婆罗洲。 北加里曼丹三邦位于加里曼丹岛的北部。西北临南中国海,遥望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半岛和中国大陆;东北隔苏祿海与菲律宾相邻;东南则是苏拉威西海并与印度尼西亚为毗邻,恰居于东南亚的中心地带。三邦不僅同外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而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论是从金融危机前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波动还是从在工薪收入缓慢增长时的消费萎缩看,造成欧洲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似乎都应该是心理上的冲击。周期性下降的投资和由于美国经济减速造成的出口下降只是加重了危机的程度。由于英国房地产泡沫很严重,因此危机给英国造成的冲击更大。从欧元区银行主要资产和负债的情况看,银行信贷紧缩不会非常严重,银行对公司部门和居民的贷款增速也并没有下降。美国投资银行的去杠杆化和向银行持股公司的转变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欧洲全能银行制度在稳定金融体系方面的优势。欧洲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救市措施将以宏观经济刺激为主,并且最先提出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这样的长期行动倡议。  相似文献   

10.
金姬 《新民周刊》2013,(1):50-53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风险无处不在,中国市场是否也能引进类似的"吹哨人项目"?人们似乎很容易记住某个令银行倒闭的魔鬼交易员(例如终结英国巴林银行的尼克·里森),而总是忘了拯救一家银行或者挽回客户损失的金融英雄的名字。在金融界,及时止损和修正错误是保持屹立不倒的金科玉律,而很多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1.
引言 印度尼西亚由大约一万三千六百个大小岛屿组成。从现代一直追溯至掘沟筑壕的古代,可以说每个岛屿都有其特定人口、方言和它自己的文化。在这些岛屿上,许多信仰泛灵论、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和基督教的人们都在相互宽容中和睦相处。印度尼西亚拥有一亿四千二百万人口,居世界第五位。其中学龄儿童占三千万,印度尼西亚当局  相似文献   

12.
在面临目前印度尼西亚仍遭遇着的經济困难的情况下,必須继續注意輸出問題,因为輸出問題仍然是印度尼西亚人民經济生活决定性的問題。我們利用輸出所換取的外汇,輸入資本物资,輸入国內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及輸入消費物資。用所換取的外汇來輸入物資,除了是增加消費品的的庫存以滿足  相似文献   

13.
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島北部的加里曼丹,是世界的第三大島,那里直到目前依然存在着大不列顛帝国的三个殖民管轄区——沙捞越、文莱和沙巴(北婆罗洲),1962年底爆发了紧张的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北加里曼丹人民开始了反对英国殖民統治的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14.
印尼最大的工业公司──帕塔米纳王凤琛一印度尼西亚国营石油公司,又叫帕塔米纳(Pertamina),是印尼最大的工业公司。它是1968年合并PN帕塔米和Pl帕米纳等两个国营石油公司而组成的。它拥有的资产达数目亿美元,1993年仅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就收入1...  相似文献   

15.
中印(尼)两国人民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友好关系。这种友好关系的主要缔造者是长期居留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数百年来,华侨和印度尼西亚人民一道披荆斩棘,开发这个国家,并且还把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及先进的生产技术传过去,对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发展作了伟大的貢献;华侨又是印度尼西亚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的亲密战友。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去年底以来,印度尼西亚一小撮有势力集团竟在美帝国主义的唆使下,不顾国内外舆论的谴责,掀起一股排华的逆流。排华的后果是破坏不了中印(尼)人民的友谊,但相反却使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情况越来越恶化。印度尼西亚人民是坚决反对排华活动的。因为这违反整个印度尼西亚的根本利益。这一期,我们选登了三篇有关印度尼西亚有势力集团排华问题的文章供读者参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侨对印度尼西亚发展的貢献”一文。今年6月23号,“人民日报”介绍了印度尼西亚著名作家阿南达·托尔的著作“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雅加达,1960年3月出版)。本书作者以真正印度尼西亚人的声音,严正地谴责排华活动,以洋溢的感情畅谈华侨与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友谊以及华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发展的貢献。这对于有势力集团搞排华活动所持的巅倒是非的谬论“华侨是第五纵队”。“华侨经济是殖民主义经济残余”,是个很好的驳斥。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出有势力集团的伎俩是如何地无耻。现在我们发表该书第六章,即“华侨对印度尼西亚发展的貢献”,以后将继续发表其他一些章节。此外,配合这个专輯,我们发表了四篇有关印度尼西亚财政和历史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美國垄断資本早就对印度尼西亚极其丰富的资源发生兴趣了。①可是,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總危机进一步尖銳化的时期,印度尼西亚才對美帝国主义具有其特殊意义。 美国国会指出印度尼西亚对美國的意义如下:“就領土与人口而言,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因为它地处东南亚海空交通孔道,所以它对美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印度尼西亚出产大量橡胶、錫礦和石油”。②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九点六(根据一九八一年八月十六日苏哈托总统的演说),在亚洲地区这是仅次于新加坡的百分之十点二的高经济增长率;由于石油出口收入的增加,一九八○年印度尼西亚的外汇储备额已经超过了七十亿美元。一九八一年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开发更趋活跃,大型工程项目纷纷兴举:尿素工厂、石油精炼工厂、液化天然气厂、水力发电站、水泥厂等等。作为日本的出口市场,印度尼西亚来自日本的进口额已达七十亿美元,在一段短暂的期间内,印度尼西亚可能会成为日本最大的成套设备出口市场。 本文概述在印度尼西亚这样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一九八○年日本在印度尼西亚的企业投  相似文献   

18.
近代意义上的银行在法国发展缓慢,远远落在英国之后①,这是不难理解的。大革命前,法国行政区划混乱,共同的民族经济生活尚未完全定形,交通阻塞,关卡林立,捐税繁多而且远不统一,基本上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这都是妨碍银行业发展的消极因素。进入十八世纪下半叶,法国在海外争霸中最终败于英国,银行业向国外的拓展更遭到决定性打击。  相似文献   

19.
印度尼西亚从各面方衡量,一九八○年对于印度尼西亚都是一个“吉年”。大米丰收、石油的勘探活动量和产量有所回升、建筑业繁荣、制造业生产迅速增长,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印度尼西亚一九八○年获得了七年来最高经济增长率。同时,物价上涨率比一九七九年有所减缓;由于油价上涨,一九八○年印度尼西亚获得相当巨额的国际经常收支盈余。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國家垄断了印度尼西亚的石油生产几乎一个世紀以后,印度尼西亚人現在重新經營石油企業。自1949年12月27日荷兰把政权移交給印度尼西亚政府以來,印度尼西亚政府在西方石油公司——荷印石油公司中拥有了一半的股份,并且它也一直在設法開采原屬于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在北苏門答腊的油田。荷印石油司公現在在印度尼西亚油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