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旭 《民主与法制》2014,(23):66-66
编辑同志:王某是职业作家,与妻子小丽于2002年结婚,他在婚前发表过小说《全村公敌》,婚后获得该小说的稿酬。其在婚姻存续期间又发表了小说《俺,机器人儿》,王某与妻子因感情不和于2006年离婚,并在离婚后的第二天获得该笔稿酬。  相似文献   

2.
婚前,为了保证爱情的纯正,妻子以断交要挟“花心”男人写下“处男保证书”。婚后,妻子却发现丈夫不仅婚前与多名女子有暧昧关系,还在其怀孕期间与多名女子发生性关系。于是,悲愤的妻子上法院诉请离婚,并以丈夫欺骗其感情为由,提出精神赔偿费10万元。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法制》2011,(32):69-69
编辑同志: 刘某与田某在登记结婚前购买房屋一套,刘某单方面交了首付款40万元,并将房产登记在自己名下。婚后夫妻两人一起归还贷款。但因性格不合他们选择了离婚。离婚时,田某主张房子应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刘某则称房屋是他婚前购买的,但因婚后两人一起按揭还贷,  相似文献   

4.
同居作为年轻男女开始住在一起的经验,正在取代着婚姻的神圣誓盟。美国90年代最终走上红地毯去举行婚姻庆典的新娘,有一半已经与男朋友同居过了。在美国“离婚爆炸”年代(70年代)里出生的孩子,今天已到达结婚年龄。他们认为,同居是一种好办法,它既可提供婚姻的某些好处,又可避免离婚的危险。然而,仔细考察社会科学的研究资料便可发现,同居并不是婚前准备和避免离婚的好办法。而且,同居者的增多不是一种积极的家庭趋势。同居关系削弱了婚姻制度,给妇女和儿童带来明显的和现实的危险。研究表明婚前同居增加了婚后离异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一本文研究资料取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研究中心所作的“中学生生活及态度研究”的问卷调查。该调查的1464个样本是从全港中学生中随机抽取的。据香港官方统计,1985年16岁以下的青少年有3146人被检控,其中男性2772人,占88%;女性374人,占12%,男女之比约为9:1(皇家香港警务署,1985)。香港教育署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有违法行为的学生中,男性占73%;女性占27%(香港教育署,1984)。  相似文献   

6.
近日,最高法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三)》征求意见稿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可将该不动产认定为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财产。将婚前首付房贷所屋归于付款一方,  相似文献   

7.
法律信箱     
《新疆人大》2014,(5):42-42
库尔勒市的王海龙咨询:我与现役军人李某于2002年登记结婚,2004年生育一子。婚前我们彼此了解较少,婚后因性格不合经常吵架,孩子出生后,双方矛盾更加突出.婚姻实在无法挽回,我多次提出离婚,李某均不同意。请问,如果我去法院起诉离婚,是否会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8.
一对再婚夫妻,男方原有一套房改房是其婚前财产。婚后,男方将其婚前房产出售,用该房产的变卖款又购买了一套房产。后因双方感情破裂。女方起诉离婚,并以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为由。要求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该套房产。男方则认为,购房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其出售婚前房屋所得价款,其性质应为其婚前财产,故不同意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那么,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夫妻一方婚前个人房产变卖款购买的新房,是仍属于该方的一方财产。还是属于夫妻双方的财产?婚前财产形态的转化,会导致婚前个人财产变成夫妻共同财产吗?  相似文献   

9.
声音     
漫画:"零家务"一族成长于父母呵护下的年轻一代,虽然婚前浪漫无比,但轮到婚后生活时,他们却难以因婚姻"速成"为家务能手。于是乎,不少年轻夫妻选择了"零家务"的生活方式,把家庭琐事交给家政服务人员打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有关立法对婚前一方首付婚后共同按揭房产的权属界定未作明确规定。婚前一方首付婚后按揭房产的权属界定是立法界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之规定顺应了这一要求,对其权属界定做出了明确规定,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治安民警,从警10多年了,结婚已有7年,并有一个5岁的女儿,十分可爱。在婚前,我对女性不是十分感兴趣,反而对男孩有好感,特别是漂亮男孩。结婚之后,我这个行为并没有多大变化,由于治安民警接触的人很杂很多,每当我见到漂亮的男孩,我都控制不住,总想多看他几眼,但没有亲密和越轨行为,婚后性生活也正常。请问:我这是不是同性恋?同性恋是不是心理疾病?该怎样矫正?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处社会心理学专题组资助下,自1987年起对上海市某两区近8000对夫妇自登记结婚起就分阶段定期随访。至今已近8年,详细了解该队列夫妇于新婚及婚后5年时避孕、生育、性生活、婚烟、家庭及社会状况等多方面的动态变迁。5年随访率达98.4%。经过近10年的资料收集及整理分析,包括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多种统计措施,现已获得大量一手资料,为了解当代东方夫妇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群来源。本次我们对上海夫妇新婚及婚后5年时对各自婚姻及性满意状况及自我评价等作动态描述,分析是在所有完成有关夫妇性生活问卷的7207位妻子及6780位丈夫中进行的,它为我们展现了东方夫妇特有的婚姻及性爱地图,也为开展婚前后期性健康教育,婚姻与性功能障碍咨询,提高我国夫妇性与婚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冠  容骅 《当代广西》2010,(9):50-50
【案情】陈某和兰桌于1995年相识后同居.至2002年5月24日才办理婚姻登记。婚前,虽然双方相处七年,但是由于彼此性格志趣不投,婚后仍不能和睦相处,常为家庭琐事争吵不断。2009年8月,陈某诉至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依法解除与兰某的婚姻关系,兰某表示同意离婚,但双方对同居期间。以兰某名义购买的南宁市新阳路房屋权属争持不下。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婚前,父亲将家中一套房产赠与我。他在1996年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1997年建造了这套房屋。婚后,该房产登记到我名下,但一直由父母使用。现在。我同妻子准备离婚。她认为该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要求分割。请问,该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吗?妻子有权参与分割吗?  相似文献   

15.
“陈大妈,又到社区呀?”“是呀!和代表‘约会’去!”花园路街道居委会的居民陈大妈风趣地和行人打着招呼,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如今,在郑州市金水区,像陈大妈一样习惯每月10日到社区与人大代表“约会”的人很多。沟通感情、解决民生问题成为每次“约会”不变的主题。这项活动自2010年年初开展以来,全区16个“代表之家”、57个...  相似文献   

16.
借鉴新加坡之经验 建设武汉“和谐”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我作为武汉市赴新加坡(香港)“社区建设与管理”研讨班的一名学员,在新加坡、香港接受专家培训,实地进行考察,与两地基层社区工作者座谈共20余天,收获颇丰,现总结分析新加坡构建“和谐社区”的若干经验,提出进一步建设武汉“和谐社区”的若干建议:一、新加坡构建“和谐社区”的经验(一)倡导“共同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全民的思想舆情基础新加坡是一个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多族移民、多元文化的热带岛国,424万总人口中,华人占77%,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占1%,而且处于伊斯兰教国家的地理包围…  相似文献   

17.
法律信箱     
离婚时能要求对方补偿吗编辑同志:我1999年同现在的丈夫结婚,由于我们都是再婚,所以我们婚前约定婚后财产收入归各自所有。婚后,他一直在外地经商,据说收入还不错。多年来,我在家一直尽心照顾有病的公婆,并以写作取得微薄收入。现在他让我搬出去,并要和我离婚。可是我没有地方可去,我父母去世已经多年了,而且这几年我的收入也不是很多。请问,我能要求法院分割他的财产吗?王春华王春华读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妇女对依照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婚姻法》中,知识产权得到了与其他财产权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一规定存在着模糊性和不合理性。从知识产权的特征和夫妻共同财产制角度出发,婚前取得的知识产权婚后收益属于知识产权人个人财产,但应当考虑到婚后经营管理对收益的贡献;婚后取得知识产权及其收益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在离婚时应当将知识产权按照财产权的一般分配规则进行分割,但应当注意人身权的专属性和未发表作品著作权的特殊分割规则。  相似文献   

19.
易靖茗 《台声》2013,(3):86-89
幸福的女人都知道,好丈夫并不是最好的那个男人,而是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像自己那双穿起来最舒服的鞋子。爱情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婚前多是激情,而婚后则多是亲情,看起来完全是两样,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就像蝌蚪与青蛙、毛毛虫与蝴蝶的关系。走进婚姻与恋爱时最大的不同,在于——  相似文献   

20.
对于“婚前财产公证”的定义,有关专家这样作解:它是指公证机关依法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和权利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婚前财产公证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未婚夫妻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第二种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协议,办理公证。广义的婚前财产公证还包括夫妻财产约定,即夫妻对婚后双方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归属等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