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理解伟大建党精神,须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分析。从历史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救亡图存的艰难探索,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建党的历史实践,弘扬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从理论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创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和斗争性。从实践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通过内化为科学理论、外化为优良作风、固化于制度体系,反作用于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和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发展的探索史。从三重逻辑考量党的理论创新,就理论逻辑而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就历史逻辑而言,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基本前提;就实践逻辑而言,“两个结合”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在新征程中,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握发展规律、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定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遵循与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3.
北京精神,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我经过学习和亲身体会,深深感到:宣传、学习、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决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4.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品质,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精神底色。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及实践逻辑。其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其生成提供了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生成提供了文化逻辑,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则为其提供了实践逻辑。历史主动精神具有丰富的基本内涵,包括积极有为的担当意识、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以及人民主体地位意识。在实现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弘扬并践行历史主动精神必须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以及坚持党的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5.
摆脱精神贫困,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理论逻辑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文明对精神生活向往的思想承续;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百年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从实践逻辑看,实现人民精神共同富裕应该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精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耦合和构筑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人民至上是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伟大事业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人民至上既是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在新时代从理论、实践、历史、文化四重维度深入审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至上的坚持,对赓续党的人民性精神血脉和推进新时代人民至上相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伟大建党精神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8.
刘建 《前线》2012,(7):113-113
北京精神,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我经过学习和亲身体会,深深感到:制定宣传、学习、实践“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决策和举措,也是对我们每个人世界观的深刻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革命精神是党的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伟大实践中所留下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呈现出不同的精神形态,既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实践的历时性形态,又包括党带领人民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历程中的共时性形态。在新的征程上,要继续发扬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开拓精神、奉献精神、自我净化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等革命精神,不断向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做贡献的伟大梦想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10.
古田会议以其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回答解决了我们党和军队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开辟了我党我军历史上诸多先河,成为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座不朽丰碑,是我党我军历史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成功典范。学习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必须立足新的实际,以勇于担当精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发展,为实现强军目标汇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1.
刘晨光 《先锋》2022,(9):30-34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可以说,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领导人民团结奋斗,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共同驱动、良性互动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实践上和理论上双重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内化于党的精神谱系中,是党的精神谱系的鲜明底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斗争精神的理论源泉,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和拥护是斗争精神的力量源泉,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接续奋斗是斗争精神的实践源泉,党坚定不移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是斗争精神的活力源泉。  相似文献   

13.
论时代和实践发展赋予党的先进性的新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党的先进性也被赋予了一系列新的内涵,其中包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领导科技事业、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人民提供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党的建设上走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之路等等。只有不断丰富、充实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党才能永葆生机,不断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与“江山”的关系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了“人民江山论”的重要论断。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情感逻辑是把握“人民江山论”的三个重要维度。理论逻辑表明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论渊源、发展历程和理论创新;实践逻辑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民心”的历史脉络和百年成就;情感逻辑诠释了党与人民血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缘由。“人民江山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重要准则和实践智慧,值得一代代共产党人传承下去,在新的征程中继续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强党兴国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21,(10)
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地区军民在28年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信仰、革命行动、革命品质的总和,既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也是历史演进、文化传承、实践创新的结果。厘清大别山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总结党带领人民在大别山地区奋斗的宝贵经验,并探寻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邹磊 《奋斗》2013,(2):17-18
正作为一名党员,能够参加党的十八大,心情十分喜悦和激动,备感光荣而神圣。党的十八大报告通篇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前与长远的统一,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坚定的实践决心,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是我们党继往开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  相似文献   

17.
所谓改革的精神,就是创新的精神。改革是政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保持党的先进性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客观审视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担负的历史任务,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远保持先进性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英雄观的生成是具有深层次的根源逻辑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其理论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人英雄文化构成其文化之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英雄和英雄精神的时代践履筑成其实践之基。新时代英雄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时代阐释的一个面向,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英雄文化的精神精华,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英雄观的赓续与创新。从根源上厘清新时代英雄观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新时代英雄观的理论渊源、逻辑生成和核心要义,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广泛凝聚英雄精神与英雄力量。  相似文献   

19.
阮青 《理论学刊》2008,(3):10-13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要按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原则,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站在当今时代发展的高度,紧紧围绕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科学揭示对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执政党建设三大规律的认识成就,充分体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依照理论构建的一般规律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焦裕禄是我党历史上涌现出的杰出干部代表。新时期学习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对于当前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党的建设增加助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结合县级政府实践,焦裕禄精神更可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县级党的建设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