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在我国应用多年,对鸡新城疫疫病防治,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生产方法方面,近年来,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和为了适应养鸡业大发展的需要,由用鸡胚生产疫苗改为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疫苗。这种方法,比起鸡胚疫苗有很多优点,但仍存在严重的缺点,带有危险性。因为有些禽病,如鸡白血病、鸡伤寒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等,除了通过其他方式传播外,还可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商品肉鸡饲养迅速发展,但由于商品仔鸡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地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1998年笔者对本校试验鸡场15.5万只不同批次的鸡进行跟踪调查,其中发病死亡鸡10075只,肾有病理变化的鸡6045只,占死亡鸡的59.9%。因此,我们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由于重组痘苗病毒在应用时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如散毒、发生接种并发症等,使其一直难以投入实际应用之中。于是,人们又发展了其它具有宿主特异性的痘病毒载体,如兔痘病毒、羊痘病毒和鸡痘病毒载体等。特别是近几年来,对鸡痘病毒的某些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构建了多种重组鸡痘病毒,为鸡痘病毒载体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1978年以来,在我省部分地区发生一种鸡的跛行、麻痹和眼睛失明等症状的疾病。经对40例病鸡的剖检,组织学检查以及对部分鸡场进行血清学检查和雏鸡接种实验,证明属于慢性型马立克氏病(MD),并初步查明了MD在河南的分布概况。现报告如下。 (一)病鸡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1.病鸡的品种和年龄:本病多见于白来航、星杂288、仙居、芦氏、中原红、青岛花等鸡种,本地土种鸡也有发生。病鸡多在3~12月龄,较大的鸡也有发病。  相似文献   

6.
本校实习牧场自1974年以来,鸡马立克氏病流行严重。仅1976年有3000只中雏发生马立克氏病,最后只幸存700只,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于1982年,笔者采取了检疫与免疫相结合的有效防制措施,仅用半年时间,控制了本病流行。(一)定期检疫及时淘汰病鸡1.对感染过马立克氏病的鸡群用MD沉淀抗原和阳性血清进行定期检疫,无临床症状鸡隐性感染率高达86.7%,对阳性鸡全部扑杀。  相似文献   

7.
鸡长鼻分咽线虫(Dispharynx hasuta Rudolpni 1819)寄生于鸡的腺胃中,1976年在新疆石河子市区流行,相继在新疆奎屯、伊犁地区发现,鸡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严重威胁童鸡的健康和养鸡事业的发展。为了防治本病,作者对其流行规律和临床病理学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狼山鸡、海兰W-36鸡、AA肉用种鸡、南京当地鸡研究了各血型系统因子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狼山鸡、南京当地鸡的CR1花环率显著高于海兰W-36、AA肉用种鸡,但红细胞免疫物花环率在各品种与血型因子相关性无显著差异(P>0.05);带有B2、B21、B365、B614因子的鸡,其红细胞CR1花环率高于带D15、A653、B13因子的鸡,但在各品种鸡中有很大差异;本文还分析了红细胞免疫功能与遗传抗性的关系,提示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CR1花环率与鸡的抗马立克氏病(MD)特性呈一定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山东省一些地区的鸡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 ,尤以秋冬季节多发 ,且多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或几种病原混合感染 ,严重影响了本地区养鸡业的发展。1 致病性物理因素1.1 氨 氨气被鸡吸入后 ,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 ,使黏膜发生充血、水肿 ,分泌物增多而阻塞气管 ;同时氨气可麻痹呼吸道纤毛或损害黏膜上皮 ,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 ,从而使鸡的抵抗力降低。若氨气的浓度达到 2 0mL/L持续 6周以上 ,可使肺部发生充血、水肿。1.2 硫化氢 硫化氢对鸡有强烈的毒害作用 ,与鸡的呼吸道黏膜中的碱性化合物生成硫化钠 ,刺激黏膜。硫化钠进…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对鸡的致病性,采用滴鼻、点眼和滴口方法,用QXIBV、DYIBV、FCIBV分离毒株对未免疫鸡和SPF鸡进行了攻毒致病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未免疫的10日龄鸡攻毒后致死鸡的剖检变化与20日龄未免疫的被攻毒鸡相似,均有腺胃肿大,腺胃黏膜出血、溃疡,肾肿大、尿酸盐沉积等病变;20日龄(高日龄)攻毒鸡较低日龄(10日龄)攻毒鸡死亡率偏高。被攻毒的SPF鸡均出现精神沉郁、羽毛蓬乱、腹泻等与自然发病鸡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腺胃肿大,黏膜出血、溃疡,肾肿大、尿酸盐沉积等病变);被攻毒的未免疫鸡、SPF鸡与自然发病鸡死亡率相似。试验结果表明,用这3株腺胃型IBV分离株均能人工复制出与自然发病鸡基本一致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赭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其产生的赭曲霉毒素包括OA、OB、OC及O_2,其中OA含量高,毒性强,动物食入会引起中毒病。在我国,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鸡的霉菌毒素性饲料中毒病也不断发生。近来在我省就发生了鸡的赭曲霉中毒病,为掌握鸡中毒后的症状,病理变化及中毒鸡体内毒素残留量情况,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2.
1983~1985年,我们在调查贵州鸡住白虫的过程中,在血涂片中见有一种体态弯曲柔和、着色深的大型线状虫体,经鉴定为鸡丝虫微丝蚴。国内关于鸡丝虫的报道不多,杉本(1935)在台湾家鸡血液中首次查到微丝蚴,陈国清等(1960)曾报道了福建的鸡丝虫成虫及微丝蚴,刘国章等(1984)在广州对鸡丝虫微丝蚴进行了描述。 (一)材料和方法 鸡来自市场、专业户和养鸡场,品种有本地鸡和贵农黄鸡。取血部位为鸡冠和翅下小静脉,消毒后用小针刺破,取血推制成薄血膜涂片。血片干燥后,用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20~30分钟。随机取各地微丝蚴10条,测量其大小。  相似文献   

13.
鸡的内寄生螨病,国外早有报道,但对病原的分类、形态、生态及其致病性、流行因素、防制等方面的研究很不细致,还有许多疑点。目前国内对该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近期,我们在进行鸡的活体屠宰检验时,发现了鸡的内寄生螨寄生‘感染量很大,鸡体内多达数万条虫体。经过虫体标本的反复观察研究,现将所发现的两种内寄生螨的形态记述如后。  相似文献   

14.
家禽嗜眼吸虫病是由寄生在结膜囊内嗜眼科的某些吸虫机械性的刺激和分泌毒素的作用所引起的家禽以结膜-角膜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我国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均有过鸡、鸭、鹅感染鸡嗜眼吸虫的报道,1938年徐锡藩、周同钦在江苏省清江浦的家鸭眼内发现过鸡嗜眼吸虫。1981年10月出诊时,发现了家鹅嗜眼吸虫病,随后进行了调查研究,虫体鉴定为鸡嗜眼吸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鼻炎系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llinarum)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流水样鼻涕,面部水肿和流泪为主要特征。本病现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给养鸡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我国虽未见有本病的详细报道,但资料表明,一些地区曾有类似于本病的鸡病发生。为建立SPF鸡群的检测方法,我们对人工感染本病鸡只进行了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88年引进AA种雏鸡12000只,至30日龄时死亡300余只。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羽毛无光。病初头颈歪扭,但不后仰;随病情发展,歪扭的头颈不定时或受外界刺激时低首作旋转运动,同时病鸡呈现急速短步盲目后退运动,每次发作时间持续8~42秒钟,并发出尖叫声;病鸡死前仍有饮、食欲;有的病鸡眼半闭,角膜浑浊或流泪。  相似文献   

17.
通过形态学观察、动物回归试验、鸡胚接种试验、病毒干扰试验以及血凝试验分离鉴定了1株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病毒粒子多呈球形,直径为80~120 nm,有囊膜,表面有冠状突起。鸡胚连续盲传至第 1~2 代,开始出现死亡或出现侏儒胚;分离株可显著干扰NDV在鸡胚中的增殖;病毒尿囊液无凝血活性,但经5 g/L胰蛋白酶处理后,能够凝集10 mL/L的鸡红细胞。利用RT PCR技术对分离株的N基因进行了扩增,经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证实分离株为肾型IBV,命名为AH3 04株。  相似文献   

18.
临夏地区12种鸡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姬学谦(甘肃省临夏州畜牧兽医站731100)近年来,我州养鸡业迅速发展,良种鸡、蛋的引进频繁,由于兽医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检疫把关不严,一些新的传染病随之传入,对养鸡业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查清本州鸡传染病的感染、流行...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西郊农场知青鸡场,1984年三月中旬,在两群共9400只正处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鸡中发现部分鸡只神情不安,痒觉难忍,不停地啄咬翅膀下、胸部两侧、尾荐部和泄殖腔周围皮肤。检查病鸡见被啄咬处羽毛蓬乱,有不少脱落的碎羽毛,皮肤上有小米粒大至绿豆大、暗红色小点或斑,其上覆盖多量麸皮样脱屑。疾病蔓延迅速,病鸡不断增加,到5月底,已有大约2/3的鸡只罹患此病。病鸡日渐消瘦,产蛋量下降。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内,一群鸡的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ILT )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鸡的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 ,ILT在全国许多地方发生或流行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也呈现典型的地方性流行 ,病死率达 10 %— 70 % ,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为此 ,我们对这些地区ILT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采集病料 ,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1 发病情况1992年以来 ,河北省各地一年四季都发生ILT ,冬春季节发病尤为严重。部分地区表现为地方流行性 ;一些地区的鸡群症状较温和 ,表现为流泪、流涕、眼睑肿胀、食欲减退、产蛋量稍有下降 ,少有死亡现象 ,2— 4周可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