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行政的合法性原则贯穿于依法行政的始终 ,然而 ,在目前我国行政的合法性理论中 ,仅仅把行政合法性限制在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范围内 ,而不把行政组织的合理性存在作为合法性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无疑是行政合法性原则的一个错位。行政的合法性变成了合法的行政性 ,导致行政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将不当利益合法化 ,严重阻碍了依法行政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现代行政责任制度对行政的控制已经从简单的合法性审查发展到对合法性、合理性的全面审查,法治行政也从合法行政延伸到合法合理行政。行政机关不仅要依法行政,而且在行政过程中负有谨慎行事、避免不当地侵害他人权益的义务。针对我国行政侵权责任制度方面的不足,提出借鉴英美侵权法关于谨慎义务制度的概念和原则完善我国的行政过错侵权制度,促进依法行政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依法行政的主要环节是程序合法问题 ,做到程序合法才能实现行政合法。为此 ,建立一套行政程序法规体系 ,让政府的管理有序可循 ,防止权力的扩张与腐败就成了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依法行政的内容要求行政程序合法。依法行政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个是形式要件 ,一个是实质要件。依法行政的形式要件要求有三个 :一是行政行为的主体要合法 ;二是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合法 ;三是行政行为的程序要合法。也就是说 ,形式合法是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之一。行政主体合法的要件要求行政程序合法。行政主体合法的要件有四。其一 ,做出行政行为的机关、…  相似文献   

4.
合理行政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对行政活动的要求,它与合法行政原则构成依法行政观念的全部内容。我国对合理行政原则的研究和探讨也很多年了,但对合理行政的涵义和内容的认识和表述未形成一致。本文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的出台为契机,再次对合理行政与公平、公正原则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服务行政是行政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权力运行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秩序行政有着本质差别。服务行政作为公权力的一种形态,必然要遵守行政合法性原则,但又受到自身特性、公众需求、法律制度的影响,存在着突破合法性的张力。这就需要在准确厘清合法性、合理性关系的前提下,在合法——不合法、合理——不合理的二维标准中准确评价服务行政,寻求服务行政在合法性与合理性之间的平衡点,并在法制上、司法上给予服务行政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于富伟 《工会论坛》2008,14(3):121-122
我国行政诉讼基本原则采用合法性审查原则。而在司法实践中却对“合法性”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局限于现有法律明确例举的行政行为,人为地缩小受审查的范围。这不仅违背合法性审查原则确立的初衷,更严重阻碍了人权保障的路径。同时基于我国现有制度的考量,对于合法性与合理性关系,我国应采用合法性审查单一原则;而此处的合法性意指实质意义上的合法性,而非简单的形式上的合法。  相似文献   

7.
行政复议是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行政复议机关往往更注重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对裁量性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审查不够重视,使现实中大量形式上合法实则内容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得不到纠正,导致"案结事不了"。在行政复议中加强合理性审查,能够弥补司法审查对裁量性行政行为审查的不足,契合《行政复议法》的价值诉求,也适应了现实中解决行政争议的需要。合理性审查应当遵循比例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和正当裁量原则。同时,对于合理性审查所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若申请人不服该决定,可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救济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申诉专员制度。  相似文献   

8.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行政机关执法违法 ,滥用行政权 ,就会极大地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鉴于此 ,为了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有必要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研究。行政行为的合法不仅应当符合实质要件而且应当符合形式要件 ,违反任何一个都会导致违法行政行为的产生。违法行政行为的具体表现为违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体违法、程序违法、做出行政行为的依据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合法等。  相似文献   

9.
国家行政管理必须遵循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目前我国对不合法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已比较健全,但对不合理行为的监督却很不够,本文在对合法性和合理性行为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对不合理行为进行审查监督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先后提出了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范畴,引发了执政的合法性、行政的合法性之思考。执政的合法性与行政的合法性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但彼此之间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不能混同。对之进行分析比较,对于深入地理解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提高相应的执政和行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的法律属性决定了监狱管理必须坚持法制原则。依法管理是监狱管理法制原则的具体体现,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人民警察是执行刑罚的主体,也是监狱管理的主体,监狱管理的法制原则能否得到贯彻关键在于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2.
依法行政必须建立在科学行政的基础之上。当前我国科学行政的实现程度比较低,落后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构成了阻碍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主要矛盾。二者的冲突主要表现为职权法定化原则与管理权限实际界定的非规范性的冲突,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优先原则与“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冲突,责权统一原则与权限界定模糊的管理体制之间的冲突。为此必须从实现职权界定的科学化,正确处理垂直管理与地域化管理的关系,强化对抽象政府行为的审查等来实现依法行政与科学行政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警察治安行政是指公安部门及其人民警察行使治安行政职权维护社会治安的行政工作。其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途径。警察行政规范化的前提是依法行政,包括行政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公安部门内部管理的规范化能促进警察治安行政的规范化,有利于强化警察治安行政规范化,可对警察治安行政进行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管理。警察的武装性质使得警察治安行政的职权扩张和职权限制成为特别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需要严格限制警察行政的强制功能和处罚功能,尤其是要严格限制强制和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并加强警察治安行政的监督控制。  相似文献   

14.
依法行政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行政的内涵包括职权法定、法律保留、法律优先、依据法律和权责统一。依法行政必须以适当的行政法为前提 ,建立健全政府责任制 ,强化监督机制 ,依法行使职权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实行行政公开。  相似文献   

15.
依法行政主体无论是在观念意义还是在法律规定上,在我国行政法制度建设中都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厘清和清晰的概念。依法行政主体不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整体的权利义务主体,而仅仅指公共行政事务的承担者,从行政法治角度而言,凡承担公共行政事务的主体,都必须依法行政,都是依法行政主体。法律学上的主体无非有组织和个人两类,依法行政的主体也限于组织和个人两种。但是,那些组织和个人能够承担公共行政事务,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情况,就是相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情况也是不同的。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30年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远没完成,其中对公共行政概念、范围的理解,公共行政组织社会形态的定型,传统上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管制行政向治理行政转变等等的改革成功,都是确立依法行政主体理论定型化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我国的依法行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规则作为全球多边贸易规则,其规范的对象乃是缔约成员方政府的行政行为.我国加入WTO后,受影响最大的将不是"企业"而是"政府",传统的"依法行政"将受国际经济全球化更多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加入WTO后,WTO规则将成为我国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履行WTO协定的法律依据,成为依法行政的重要法律依据;行政的公开、透明将被充分重视,行政行为方式将更加多样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行政行为的法律救济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实现依法行政作为重点,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而能否依法行政的关键又在于能否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要实现依法行政,既要依靠行政机关的自我约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对行政活动的监督控制。  相似文献   

18.
在大陆法系长期扮演重要角色的特别权力关系已不断变异和逐渐式微,应当积极探索和发展更符合行政法制实践要求的行政法律关系理论和行政法规范体系.实践证明,仅用一般法规范调整特别权力关系有许多局限和无力感,重新认识条理法已成为行政法制建设的新课题,不仅运用一般法规范而且兼用条理法来调整特别权力关系就体现出特殊优势并具有特殊功用.公立高校管理行为关系尚属具有特殊性的一类特别权力关系,许多典型事例表明公立高校管理行为争议解决具有复杂性和特殊困难.积极运用条理法有助于系统和妥善地解决公立高校管理行为争议,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推动公立高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与行政法治相互结合、同步推进,做到转变政府职能与实现政府职权法定、创新管理方式与规范政府行为、推进改革与拓展个体权利、改革过程与正当法律程序、巩固改革成果与法律创制相结合.完善行政法体系,宜按照确立个体的行政法主体地位、造就有限政府、加强行政内部民主等要求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制度为人民法院判断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依据,其实质反映了不同国家权力的配置及其相互关系。目前,我国该项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问题的解决不仅要完善立法技术,而且要在合乎宪政体制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关系及其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