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镇化发展中深层制约因素 ,包括人口转移、产业结构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实证分析 ,可以提供探索和解决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是“就地城镇化”,其重点在于推进县(镇)的城市化,而后者的推进需要改革“市管县”、“县管镇”的行政体制,这就必须调整行政区划,以行政区划调整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即邻近较发达城市的县(镇),宜“撤县设区”或“撤镇设区”;而远离大城市的县(镇),宜“撤县设市”或“撤镇设市”.  相似文献   

3.
颜世颀 《理论探索》2011,(6):120-122,126
政治权利是保障公民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权利,它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合格的公民是其个体基础,独立的公民社会是其社会基础,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其制度基础。但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应的公民素质,公民社会组织相对脆弱,法律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难以充分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充分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应培育具有相应文化和技能的合格公民;发展各种民间组织,培育独立的公民社会;从法律上健全各种制度,确保公民真正享有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4.
张润泽  禹辉映 《理论导刊》2014,(3):71-72,77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问题的积极回应,有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基本经验教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四化两型"同步推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走一条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一个制度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十二五规划"注重的是通过城镇化建设创造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和谐的转移需要建设有承载能力的城镇体系。促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完成,制度变革是关键,而这种变革是包含产权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劳动保障制度以及若干外围支撑制度在内的一个制度束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大背景下,较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影响云南人口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独特的地理、历史与文化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落后、心理封闭和劳动者素质的低下,越来越成为云南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可忽视的制约性因素。只有在找准云南人口城镇化发展制约性因素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扬长避短,励精图治,才能有效制定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也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人的城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在推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面临一些障碍,主要包括传统发展模式占主导,一味追求以物为中心的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主导下的旧有体制阻碍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公共产品供给不到位,公共服务均等化受阻;城市病问题突出,人们的宜居环境遭到破坏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保障农民的权利,注重改善民生;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人的城镇化的制度性障碍;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满足人们的多层次需求等,乃是消除重重障碍、实现人的城镇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郑红彩 《学理论》2010,(17):11-13
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也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内在要求。近年来,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在加强执行力建设方面成效很大,但政府执行力弱化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新时期提升政府执行力依然紧迫而艰巨。本文首先阐述了政府执行力的重要价值,接着剖析了制约政府执行力的五大因素,进而从六个方面指出政府执行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对于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仍显滞后,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体制束缚,因此必须真正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来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城镇化发展是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可以分为根本动力、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以此对照分析武陵山片区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具备的优势以及不足,发现武陵山片区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先天优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如:绿色城镇化发展要素支撑不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城镇化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协同推进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缓慢等。因此,应从促进人的城镇化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绿色城镇化的要素支撑体系等方面着手,推进武陵山片区绿色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严治党就是要"严"字当头,从严教育、管理和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就是要标本兼治,以"零容忍"的态度惩处党内的腐败分子。当前,从严治党难点主要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对从严治党带来不利影响;滋生腐败的土壤没有被根除,党依然面临着消极腐败的危险;从严治党的体制机制亟待改革与完善;部分党员干部对从严治党存在思想认识误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教育,夯实从严治党的基础;坚持依法治党,将从严治党纳入法治轨道;让权力回归公共服务的本位,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从严治党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在空间地域布局、资源人口密度分布、时代发展背景等时空维度上均呈现出发展特性,这也导致我国城镇化进程下生态危机的特殊性。通过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特殊性探究,来系统总结出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内涵、意义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就是基于对腐败和反腐败现象和问题的科学研究,积累和创新反腐倡廉的知识,进而应用反腐倡廉的科学知识指导具体实践活动,以提高反腐倡廉效率和效力的过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有助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于反腐败斗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将有助于提高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支撑反腐倡廉战略功能的发挥,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赢得国际支持。当前,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在制度、教育、监督和惩治等方面存在着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依托科学调查和研究、系统改进、经验提炼和学习借鉴等途径深入全面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保持合理的粮食储备水平等。但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不高,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面临着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制定和完善与粮食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粮食的替代产品,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引导国民节约用粮,加强粮食安全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通过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得出金融发展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特点,金融强国具有主权货币国际化、金融体系完备化、金融服务高效化、金融风险低少化等标志特征。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17.
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从各个层面考察弥合老年数字鸿沟的社会治理方略。数字包容理念是全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对于老龄社会治理尤其重要。基于社会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方向需要厘清“数字包容的老龄社会”概念内涵,并从加强观念培育、增进协调治理、引导产业发展、鼓励社群支持和开发主体潜能五个方面构建数字包容老龄社会的制度框架。考察对老年人友好的数字包容社会的建设,弥合老年数字鸿沟,有利于及时回应老龄社会新形态和老龄群体的需要,助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有利于发挥我国基础设施优势,丰富数字中国战略新时代尊老孝老的内涵。建设“数字包容的老龄社会”,应全面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切实践行积极老龄观,增进多元主体协商共治,采用生命历程视角前瞻性规划与布局,提升互联网服务和内容适老化水平,有效发挥互联网使用的辐射效应,加强建设效果评估,完善数字包容社会建设政策。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6)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实现其目标需要多要素的交集与整合,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丰富,涵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科学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化等三个方面。与此相适应,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就大体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主客体的平等对话,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化的价值观理论为导向以及要厘清学科体系构建进程中继承性与现代化的关系等三个层面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举报在预防、发现及惩处腐败环节具有显著的效力和潜力,表现出对腐败思想的深层震慑、对腐败行为的合力发掘以及对腐败分子惩处的实时监督等明显效用。为了保证这些反腐效用能真正产生实际效果,克服网络举报的利益相关者、媒介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反腐效用发挥的影响因素,需要从网络文化建设和信息素养培育、管理模式创新和平台功能建设以及举报制度规范和反腐法律完善等路径入手发力应对。  相似文献   

20.
居继清 《理论探索》2007,2(5):63-65
党内和谐是指党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形成的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一种关系状态,是党组织的存在状态与工作的运行状态。党内和谐的内涵从宏观角度看,包括政治上的和谐、思想上的和谐、组织上的和谐、作风上的和谐、制度上的和谐、能力上的和谐;从主体的角度看,包括党员与党员之间的和谐、干部与干部之间的和谐、党员与干部之间的和谐;从组织的角度看,包括党组织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衡量党内和谐的标志有:认同感、归属感、协调性、亲和力与执行力等。实现党内和谐,要以伟大事业来统领,以创新理论来武装,以科学制度来规范,以优良作风来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