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对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实现私权救济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信访制度本身的缺陷,当前信访制度存在许多问题,成为阻碍法治进程的重要因素,信访制度改革也因此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对于信访及其问题的研究,关键在于对信访功能的认识和定位问题。通过了解信访制度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我国信访功能的嬗变,并对信访功能重新定位,从而完善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信访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有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必然出现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而信访制度存在体制不顺、机构庞杂、功能错位、程序缺失等缺陷,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功效。为此,文章指出,作为信访制度一部分的人大信访制度更应发挥依法监督的实效,建立领导接待来访制度,建立倾听民意制度,建立重要信访个案交办制度。  相似文献   

3.
姜明安 《前线》2016,(7):40-44
本文研究供给侧改革与信访立法的关系,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供给侧改革对信访立法提出了什么样的需求,或者说供给侧改革导致了或将可能导致哪些社会问题需要通过加强信访立法来进行规范,引发了或将可能引发哪些社会关系需要通过加强信访立法来进行调整。其二,信访立法作为对社会的一种制度供给,其本身应该进行怎样的结构性改革。文章根据我国信访制度供给侧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和弊端,以及当今中国社会现实对信访的需求,从扩大信访立法调整的范围、改革信访体制与确立信访制度的基本原则、重构信访机构与信访程序、改进信访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应通过立法推进信访制度的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4.
信访制度承担了利益表达、民主监督、权利救济的功能,本质上作为一种行政救济手段的信访制度人治色彩浓厚,客观上消解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其制度的内在困境也日渐凸显。要解决信访问题,就必须重构其制度功能、整合信访组织机构、创新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陈耕 《理论与当代》2003,(12):26-2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世贸组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垄断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性弊端逐渐暴露,垄断行业靠行政垄断获得垄断利益,既阻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公平有效竞争,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平。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已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水风 《廉政瞭望》2005,(9):10-12
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条例》明确规定: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和公共场所聚集,堵塞、阻断交通等六种禁止性行为。并与刑法等法律作了衔接,规定对上述行为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张平 《廉政瞭望》2012,(2):47-47
《信访条例》第七条规定了“信访工作责任制”,要求追究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但被各级政府、机构、官员误读了,更在执行层面发生了异化。现实中,过于严苛的问责机制造成了对基层官员的额外压力,引发对访民的围追堵截,信访难题恶性循环,甚至激发群体性或暴力性事件,正常的信访制度已然遭到破坏。现实的做法应是允许公民合法上访,不做特别限制,逐步取消基层政府到上级机关接访,取消排名,取消只重数量的绩效考核机制;同时严格追究违法行政行为,对失职、渎职等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违法犯罪的官员严格依法惩处,对访民违法上访的行为也要严厉制止,因信访发生的治安案件由信访地公安机关断然依法处理,让访民维权、政府维稳和信访制度在法治的轨道上正常行驶。如是,包括访民和维稳官员在内的“好人”才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8.
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观点,户籍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存在的必然产物。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我国形成了以控制人口迁移为基本特征的户籍制度。这种户籍管理制度,是由当时的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对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城乡分隔、管得过宽、限制太多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障碍,有必要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10.
10年前,国务院颁布第一部《信访条例》;10年后,新《信访条例》亮相。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信访条例》。5天后,温家宝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31号令。有心人注意到,这是新年伊始出台的第一部法规。10年间,新《信访条例》较之原《信访条例》出台的背景,已发生了诸多颇费思量的深刻变化——10年间,全国信访数量连续数年一路高涨,几成“信访洪峰”态势;  相似文献   

11.
许前飞 《唯实》2014,(11):4-6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庄严宣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支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强化责任与担当,不失时机又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访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人大常委会监督法》的逐步实施,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的基本框架已逐渐明晰,党中央进一步加强权力监督、加强反腐败的决心更加坚定。这将更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了解和研究中国特色的监督机制,对于搞好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采取的又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决定》强调,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我们要按照全会提出的要求,教育引导官兵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条令条例,确保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在部队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4.
深化法治福州建设,必须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章以福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为分析视角,在总结福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当前制约福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提出了与深化法治福州建设相适应的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重大创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等。习近平同志的指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根本路径和努力方向,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市管县体制指的是在行政区划上,根据行使国家政权和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把同一经济区内的若干县或自治县划归为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进行管理,以期达到带动周围农村发展的一种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早期,市管县体制的推行,对于密切城乡关系,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这种体制也逐渐失去存在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的弊病。  相似文献   

18.
改革总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改革。过去30年.中国改革的对象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市场化改革”即是指将计划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到目前为止.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但已基本建立起了初级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还存在许多残余.但作为一个整体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今后改革的主要对象已不再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是30年改革后形成的“过渡性体制”。也就是说.中国改革的对象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刘尚希 《前线》2013,(12):52-55
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了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并为中国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过去35年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他改革都与此相配套;而这次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郑昌华 《学习导报》2012,(24):24-26
政治体制改革要依据“三大方面”的组成部分考量。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