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论工人阶级与工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科学总结,是推动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强大的思想武器。贯穿全书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是领导青年运动的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它紧跟革命形势,回顾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成败,宣传介绍了大革命中不同时段各地工人运动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其中的成功经验,展望了未来目标,在与中国工人阶级一同成长壮大中推动着工人运动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工人运动史学者国际会议第30届林茨会议述要常欣欣工人运动史学者国际会议(ITH)第30届林茨会议前不久在奥地利林茨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近30个国家的近百名代表。中国与会的7名代表分别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广播学院和山东大学。ITH名誉委员苏珊娜·米勒...  相似文献   

4.
1992年9月15日—19日,第28届国际工人运动史学者国际会议在奥地利林茨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学者来自50多个国家共148名。中国有2名学者出席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工人运动与妇女。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阶级、性别与民族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1990年9月11—14日在奥地利林茨举行了工人运动史学家国际会议第26届年会,来自30个国家的145名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将这次会议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作简要综述。 一、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工人运动 与会代表在谈到战后统一的国际性工会组织——世界工联成立时都认为,这是一个可  相似文献   

6.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国内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由苏联波诺马廖夫主编、即将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工人运动—历史和理论问题》一书的第六卷,比较系统地阐述了1945—1979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极严厉的控诉和对现代无产阶级状况的最好描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蕴含了五大逻辑要点:一是英国工人阶级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工人阶级意识和人类意识的觉醒,三是资本的压迫必然导致工人的反抗,四是社会主义思想是英国工人运动的必然选择,五是英国工人运动的目标是建立无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8.
工人运动史学者国际会议(ITH)第29届年会,前不久在奥地利林茨市召开。与会学者110多位,他(她)们分别来自德、荷、英、美、法、匈、波、俄、中和奥地利等国。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工人运动与民族特点”。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80年前的 1 92 2年 7月 1 6— 2 3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决定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民主的联合战线” ,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从工人运动 (“一大”)转向国民革命 (“三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力量基础。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并运用“联合战线” ,在党的统战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决议案》统一了全党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策略思想 ,为尔后推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建立 ,实现第一次国…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以及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建设处于关键时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共产党宣言》的指引,《共产党宣言》在新时代依然闪光。  相似文献   

11.
林育南是党的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先后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大罢工等工人运动。结合斗争活动,他分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工人运动的策略、工人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对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2.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同马克思一样,一生十分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观恩格斯的一生,我们就会发现,科学技术发展问题,在其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马克思终生忙于《资本论》的创作等原因,比较系统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工作,多是由恩格斯完成的。通过《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和书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可以说,如果恩格斯不参加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就不可能配合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对其作出基本阐  相似文献   

13.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他组织和领导了长辛店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上海日本纱厂工人罢工和省港大罢工等,长期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要领导,有丰富的从事工人运动的经验。在工人运动中,邓中夏要求工人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并对工人阶级如何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4.
工人运动史学者国际会议(德语简称ITH)第27届年会前不久在奥地利林茨召开。54个国家的20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国际工运史教研室范玉传、朱良才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议主持人、ITH主席赫·康拉德首先介绍了提交会议的论文内容,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马列主义是否过时了;②中、东欧剧变的性质;③中、东欧剧变的原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在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世界革命的中心还在德国,而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国已兴起了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孕育着的革命程度,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大些,解决这样的革命任务,需要正确的革命理论来指导。《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怎么办?》、《我们的纲领》等重要著作,就是列宁在这一时期撰写的。通过这些著作,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了正确的阐述,为解决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课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唯物史观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是中国最早关注欧美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知识分子,他曾经在《大同书》中介绍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学说。但是由于康有为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了解不深,从而对傅立叶的学说产生了一系列误解,并且将傅立叶的农村协同合作构想同孟子的“井田制”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17.
本书是苏联已故著名历史学博士、教授C.C.萨雷切夫的一部遗著.全书共7章,314页,1988年由苏联思想出版社在莫斯科出版。萨雷切夫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当代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斗争和争取民主斗争历史的研究,在对工人运动中改良主义思想史的研究方面造诣尤深,曾发表过大量著述。他还对八卷本的《国际工人运动:历史和理论问题》一书作出过重要贡献。在本书中,他概括性地研究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80年初的70年里社会民主党思想的演变,并对社会民主党在当代社会发展一系列最重要问题上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革命的领导人,同时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在中国革命初期的工人运动中,他不仅表现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领导才能,而且为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造就了一批才能卓越的领导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刊登高放先生文章《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科学第一次应运诞生》(以下简称《诞生》)。该文全面而精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应运诞生的诸多主客观条件。文章中至少有以下六个创新点和闪光点。一、突出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诞生》一文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概括为五个"三":即"科学三大发现惊人,技术三大发明震世,资本主义三大矛盾凸显,工人运动三大浪潮叠起,思想理论三大成果凝聚"。这一概括把"科学三大发现惊人,技术三大发明震世"列为前两位的客观条  相似文献   

20.
建党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兴起并不断发展,说明中国工人运动 离不开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